判断题预应力钢筋屈服强度为σ0.2,抗拉强度为σb,设计强度为抗拉强度。A对B错

判断题
预应力钢筋屈服强度为σ0.2,抗拉强度为σb,设计强度为抗拉强度。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钢材的设计强度取值为(  )。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抗压强度 D、弹性极限

钢筋牌号HRB400表示( )为400MPa的热轧带肋钢筋。A.屈服强度B.抗拉强度C.强度设计值D.比例极限

钢筋牌号HRB400表示为( )的热轧带肋钢筋。A.屈服强度为400MPaB.抗拉强度为400MPaC.强度设计值为400MPaD.比例极限为400MPaE.热轧带肋钢筋

预应力混凝土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为()。A、直径B、屈服强度σ0.2及抗拉强度C、伸长率D、冷弯

ZG310-570的含义()。A、屈服强度为310兆帕,抗拉强度为570兆帕的碳素铸钢B、屈服强度为310兆帕,抗拉强度为570兆帕的碳素结构钢C、屈服强度为310兆帕,抗拉强度为570兆帕的碳素工具钢D、屈服强度为310兆帕,抗拉强度为570兆帕的碳素合金钢

预应力混凝土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为()。A、直径;B、屈服强度ζ0.2及抗拉强度;C、伸长率;D.冷弯;

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规范规定的条件屈服点为()A、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B、0.9倍的极限抗拉强度C、0.85倍的极限抗拉强度D、0.8倍的极限抗拉强度

I级钢筋机械连接I级接头应满足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或1.10倍钢筋(),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A、抗拉强度标准值;屈服强度标准值B、钢筋实际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标准值C、抗拉强度标准值;钢筋实际抗拉强度D、钢筋实际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标准值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强度应满足:()不小于1.25,()不大于1.3。A、屈服强度实测值/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标准值B、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标准值C、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标准值/屈服强度实测值D、屈服强度实测值/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屈服强度标准值/屈服强度实测值

《规定》规定条件屈服强度б0.2为抗拉强度fsn的()。A、0.8倍B、1.0倍C、1.2倍

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规范"规定的条件屈服点为:()A、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B、0.9倍极限抗拉强度C、0.85倍极限抗拉强度D、0.8倍极限抗拉强度

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使钢筋中的应力()。A、小于屈服强度B、大于张拉前钢筋的屈服强度C、等于张拉前钢筋的屈服强度D、接近抗拉强度

热乳钢筋的级别越高,则其()。A、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高,且塑性好B、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高,但塑性差C、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低,但塑性好D、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低,且塑性差

(易)钢筋牌号HRB400表示()为400MPa的热轧带肋钢筋。A、屈服强度B、抗拉强度C、强度设计值D、比例极限

当钢筋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检验所得的强度值应符合()。A、钢筋实测抗拉强度值与实测屈服强度值之比不应小于1.25;钢筋实测屈服强度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大于1.3;B、钢筋实测抗拉强度值与实测屈服强度值之比不应小于1.3;钢筋实测屈服强度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大于1.25;C、钢筋实测抗拉强度值与实测屈服强度值之比不应大于1.3;钢筋实测屈服强度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小于1.25;D、钢筋实测抗拉强度值与实测屈服强度值之比不应大于1.25;钢筋实测屈服强度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小于1.30。

锚板试验时测量残余变形所用的荷载大小为()A、95%预应力筋抗拉强度B、90%预应力筋抗拉强度C、85%预应力筋抗拉强度D、80%预应力筋抗拉强度

预应力钢筋屈服强度为σ0.2,抗拉强度为σb,设计强度为抗拉强度。

屈强比是()A、屈服强度/抗拉强度B、抗拉强度/屈服强度C、设计强度/抗拉强度D、屈服强度/设计强度

用于型式检验的钢筋母材的性能除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应()。A、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实测值不宜大于相应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0倍,当大于1.10倍时,A级接头的单向拉伸强度实测值尚应不小于0.9倍钢筋实际抗拉强度B、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实测值不宜大于相应C、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实测值不宜大于相应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0倍,当大于1.10倍时,A级接头的单向拉伸强度实测值尚应不小于1.1倍钢筋实际抗拉强度D、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实测值不宜大于相应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50倍,当大于1.50倍时,A级接头的单向拉伸强度实测值尚应不小于1.1倍钢筋实际抗拉强度

用于型式检验的钢筋母材的性能除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应()。A、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实测值不宜大于相应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0倍,当大于1.10倍时,A级接头的单向拉伸强度实测值尚应不小于0.9倍钢筋实际抗拉强度B、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实测值不宜大于相应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50倍,当大于1.50倍时,A级接头的单向拉伸强度实测值尚应不小于0.9倍钢筋实际抗拉强度C、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实测值不宜大于相应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0倍,当大于1.10倍时,A级接头的单向拉伸强度实测值尚应不小于1.1倍钢筋实际抗拉强度D、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实测值不宜大于相应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50倍,当大于1.50倍时,A级接头的单向拉伸强度实测值尚应不小于1.1倍钢筋实际抗拉强度

单选题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设计依据是()。A抗拉强度B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C条件屈服强度D0.9倍抗拉强度

单选题热乳钢筋的级别越高,则其()。A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高,且塑性好B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高,但塑性差C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低,但塑性好D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低,且塑性差

单选题屈强比是()A屈服强度/抗拉强度B抗拉强度/屈服强度C设计强度/抗拉强度D屈服强度/设计强度

单选题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规范"规定的条件屈服点为:()A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B0.9倍极限抗拉强度C0.85倍极限抗拉强度D0.8倍极限抗拉强度

单选题《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中fy、fyk、fptk、fpy、fpy′指(  )。[2010年真题]Afy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k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fptk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fpy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py′预应力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Bfy软钢屈服点,fyk软钢极限强度,fptk预应钢筋极限强度,fpy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py′预应力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Cfy普通钢筋的屈服强度,fyk普通钢筋的标准强度,fptk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fpy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py′预应力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Dfy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k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fptk预应力钢筋极限强度,fpy预应力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py′预应力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

单选题预应力筋张拉时,应使钢筋中的应力()。A小于屈服强度B大于张拉前钢筋的屈服强度C等于张拉前钢筋的屈服强度D接近抗拉强度

多选题预应力混凝土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为()。A直径B屈服强度σ0.2及抗拉强度C伸长率D冷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