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将更大幅度提高减排力度、宣布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我国更大幅度提高减排力度,表明()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B、世界走向了多极化,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D、我国积极履行主权国家义务,承担国际责任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将更大幅度提高减排力度、宣布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我国更大幅度提高减排力度,表明()

  •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 B、世界走向了多极化,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 D、我国积极履行主权国家义务,承担国际责任

相关考题:

2009年12月7日至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119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回答3~4题。3.这次会议的召开表明A.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B.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C.气候变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D.各个国家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A、哥本哈根气候会议B、《京都议定书》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联合国宣言》

2009年12月,在丹麦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的主要议题是()。A.防核扩散 B.粮食问题 C.金融危机 D.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将更大幅度提高减排力度、宣布到2020 年实现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我国更大幅度提高减排力度,表 明( )。A.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B.世界走向了多极化,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D.我国积极履行主权国家义务,承担国际责任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第1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告》C、《哥本哈根协议》D、《气候公约》

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气候变化会议上,发表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讲话。A、芝加哥B、北京C、多伦多D、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会议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率先做出大规模减排的承诺,这对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起到推动作用。这表明() ①解决国际问题必须通过国际组织 ②联合国积极致力于人类环境保护事业 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应该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997年12月在()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A、丹麦哥本哈根B、美国纽约C、日本横滨D、日本京都

哥本哈根会议决议设立()用以支持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A、蓝色基金B、绿色基金C、共同基金D、低碳基金

2009年12月,()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A、胡锦涛B、温家宝C、吴邦国D、贾庆林

材料: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2009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强调加强国家间的沟通,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坚定地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共同利益,敦促发达国家切实履行承诺和义务,增强互信,力促会议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2009年12月7-18日,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声明: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依据材料回答: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世界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是因为()A、气候变化改变了当今时代的主题B、在国际事务中各国承担相同责任C、一国不能单独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D、气候变化影响到各国的共同利益

推动()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和资源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各国必须以()、()的姿态在()、()新技术方面开展互利合作,保护创新的动力,以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世界面临的(),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A、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B、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C、贫富分化日益严重D、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气候变化是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应对。2018年11月30日,中国、法国、联合国共同举行了有关活动,重申落实()的坚定承诺,发出了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强烈信号。

气候变化是我们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积极开展与各方的合作与对话,应对气候变化的已经成为中国外交当前重要的任务。中国政府认为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中国政府确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与此同时,中国加大了同欧盟、非洲、太平洋岛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外交和合作力度。联系材料,说明中国政府应如何开展气候外交。

在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前夕,中国政府提出要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A、16%B、32%C、40%~45%D、45%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形成了什么文件A、《哥本哈根议定书》B、《哥本哈根协议》C、《京都议定书》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单选题()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A哥本哈根气候会议B《京都议定书》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联合国宣言》

单选题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形成了什么文件A《哥本哈根议定书》B《哥本哈根协议》C《京都议定书》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单选题哥本哈根会议决议设立()用以支持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A蓝色基金B绿色基金C共同基金D低碳基金

填空题“各国必须以()、()的姿态在()、()新技术方面开展互利合作,保护创新的动力,以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填空题推动()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和资源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单选题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第1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告》C《哥本哈根协议》D《气候公约》

单选题在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前夕,中国政府提出要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A16%B32%C40%~45%D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