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由谁验收?用什么方法验收?

基坑(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由谁验收?用什么方法验收?


相关考题:

对有内支撑的基坑,开挖的顺序应按照( )的方法确定开挖顺序,应减小基坑无支撑暴露时间和空间。混凝土支撑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进行下层土方开挖;钢支撑应在质量验收并施加预应力后进行下层土方开挖。 A、先撑后挖B、限时支撑C、分层开挖D、严禁超挖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的要求,地基处理工程的地基验槽,应在下列时间实施()。 A、基坑开挖前B、基坑开挖后C、地基处理完成、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D、基础垫层施工后

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超挖,宜开挖至设计标高()cm以上。

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超挖,宜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以上。

施工现场基坑支护在()完成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填写验收结论。A、土方开挖B、降水C、基坑支护D、回填

基坑开挖完毕后,应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并进行安全使用与维护技术交底后,方可使用。

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时,基桩的验收应待基桩施工完毕后进行;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时,应待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进行验收。A、相近B、高于C、低于D、等于

挖至设计标高,终孔后应清除护壁上的(),并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灌注桩身混凝土。A、泥土B、模板C、积水D、孔底残渣E、灰尘

下列地铁车站施工顺序中属于盖挖顺作法的是()。A、先从地表面向下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再由下而上建造主体结构B、先建临时结构顶板,再向下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由下而上建造主体结构C、先建临时结构顶板,根据主体结构层数,自上而下分层挖土与建造主体结构D、分块建筑临时结构顶板,再向下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由下而上建造主体结构

关于土方开挖的说法,正确的有()。A、基坑开挖可采用机械直接开挖至基底标高B、基坑开挖方案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C、土方开挖前应先进行测量定位,设置好控制点D、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E、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验槽,减少暴露时间

基坑机械开挖的控制标高应高于设计标高(),机械开挖后,再用人工清槽。A、5-10cmB、10-20cmC、15-25cmD、20-30cm

地基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由质量监督、建设、设计、勘察、监理及施工单位共同进行()。A、设计交底B、地基验槽C、基础验收D、图纸会审

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设置验收控制点应包括()。A、基坑开挖前B、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C、基坑施工至±0.00D、施工至主体E、全部支撑结构拆除后

关于基坑(槽)开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分段开挖,每段一次挖到设计标高B、应分层开挖,挖到设计标高以后再作好土壁支撑C、挖到设计标高(基底)以上应预留15~30cm的土层,待下道工序开始时再行挖去D、开挖到设计标高以后应过一两天时间再浇筑混凝土垫层

下列关于基坑(槽)开挖施工工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15~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B、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C、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D、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基槽(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必须通知()会同验槽,经检查合格,填写基坑(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时办理交接手续。A、主管部门B、勘察C、设计D、监E、建设单位

土方开挖至槽底后,应对地基进行验收。当槽底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制定处理方案。

多选题关于基坑开挖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开挖时基坑顶边应留有护道,弃土或静荷载距基坑上口边缘不小于0.5m;B基坑深度大于5m时,可采用二次放坡,在边坡中段加设宽约0.5—1.0m的护道;C用机械挖土时,快挖至设计标高时应保留0.1—0.2m,在基础施工前用人工开挖并修平;D基坑开挖不得扰动基底土,开挖后的基坑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或浸泡;E开挖好后,在基础施工前应及时组织验槽,验槽应有设计单位参加,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判断题土方开挖至槽底后,应对地基进行验收。当槽底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制定处理方案。A对B错

多选题施工现场基坑支护在()完成后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填写验收结论。A土方开挖B降水C基坑支护D回填

问答题基坑(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由谁验收?用什么方法验收?

判断题基坑开挖完毕后,应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并进行安全使用与维护技术交底后,方可使用。A对B错

单选题关于基坑(槽)开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分段开挖,每段一次挖到设计标高B应分层开挖,挖到设计标高以后再作好土壁支撑C挖到设计标高(基底)以上应预留15~30cm的土层,待下道工序开始时再行挖去D开挖到设计标高以后应过一两天时间再浇筑混凝土垫层

问答题1. 背景某工程整体地下室2层、主楼地上24层、裙房地上4层,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填充墙为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基础为整体筏板,地下室外墙为整体剪力墙混凝土刚性防水,外加SBS卷材防水层。平整场地结束后,施工单位马上进行了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然后即进行土方开挖工作,整修基坑采取大放坡开挖,土方开挖至设计要求时,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监理进行基坑验槽。经钎探检查,发现基坑内裙房部位存在局部软弱下卧层,项目总工召开现场会议,经协商决定采取灌浆补强,并按要求形成相关验收记录。2.问题(1)工程定位及放线应检查的内容?(2)土方开挖时应检查的内容?开挖后应检查哪些内容?(3)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程序是否得当,简述理由。(4)基坑验槽的重点是什么?本案例中基坑验槽做法是否妥当?简述理由。(5)本案例中基坑验槽相关验收记录主要有哪些?

单选题下列关于基坑(槽)开挖施工工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标高以上预留30~50cm的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B在基坑(槽)四侧或两侧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以利于土方开挖C雨期施工时,基坑(槽)需全段开挖,尽快完成D当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30~50cm的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多选题基槽(坑)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必须通知()会同验槽,经检查合格,填写基坑(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时办理交接手续。A主管部门B勘察C设计D监E建设单位

多选题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设置验收控制点应包括()。A基坑开挖前B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C基坑施工至±0.00D施工至主体E全部支撑结构拆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