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岁,2岁时发现内斜视。检查:右眼视力0.3,左眼视力0.1;眼位,左眼15°;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像清晰未发现明显异常;同视机检查不合作;睫状肌麻痹下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下一步如何处理()A、门诊观察B、配戴全屈光矫正眼镜C、戴低矫眼镜D、戴减去总屈光量1/3的眼镜E、手术矫正眼位

女,5岁,2岁时发现内斜视。检查:右眼视力0.3,左眼视力0.1;眼位,左眼15°;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像清晰未发现明显异常;同视机检查不合作;睫状肌麻痹下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下一步如何处理()

  • A、门诊观察
  • B、配戴全屈光矫正眼镜
  • C、戴低矫眼镜
  • D、戴减去总屈光量1/3的眼镜
  • E、手术矫正眼位

相关考题:

女,5岁,两岁发现内斜视。检查:视力为右0.3,左0.1,眼位为左眼+15°,眼球运动为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像清晰未发现明显异常,同视机检查不合作,睫状肌麻痹下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戴镜一年后的检查结果记录:眼位为左眼+15°,戴镜为内隐斜。确切诊断应为( )A、先天性内斜视B、非调节性内斜视C、部分调节性内斜视D、屈光调节性内斜视E、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女,5岁,2岁时发现内斜视。检查:右眼视力0.3,左眼视力0.1;眼位,左眼+15°;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未发现明显异常;同视机检查不合作;睫状肌麻痹下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为观察眼位变化情况,至少戴镜多长时间A、1个月B、2个月C、3~6个月D、3个月E、1年

患儿,女,5岁,2岁时发现内斜视。视力:右眼0.3,左眼0.1。眼位:左眼+15°。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未发现明显异常。同视机检查不合作。睫状肌麻痹下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对于此类患儿,矫正眼位的方法是A、早期手术B、坚持戴屈光矫正眼镜C、单眼遮盖D、如患儿不愿戴镜,可不戴镜观察E、成人后手术

患儿,女,5岁,两岁发现内斜视。视力:右0.3,左0.1。眼位:左眼15°。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像清晰,未发现明显异常。同视机检查不合作,睫状肌麻痹下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戴镜1年后检查,眼位:裸眼15°;戴镜时,内隐斜。确切诊断应为A、先天性内斜视B、部分调节性内斜视C、非屈光调节性内斜视.D、非调节性内斜视E、屈光调节性内斜视

作视力检查以下正确的是( )。A.两眼同时进行视力检查B.先检查右眼视力,再检查左眼C.先检查左眼视力,再检查右眼D.二眼交替进行视力检查

查视力时规范的操作()A、先右眼后左眼B、0.3的视标与被检者眼部平行检查C、眯眼查视力D、用手去遮盖眼睛

作视力检查以下正确的是()。A、两眼同时进行视力检查B、先检查右眼视力,再检查左眼C、先检查左眼视力,再检查右眼D、二眼交替进行视力检查

某女,12岁,双眼自幼视物不清,眼部检查:右眼矫正视力:0.2,左眼矫正视力:0.1。该患者诊断为()A、双眼低视力B、单眼低视力C、单眼盲D、视力正常E、双眼盲

5岁小儿,发现内斜视半年,裸眼视力右0.3,左0.7。验光结果右眼+3.50D→0.3,左眼+3.50D→1.0。患儿散瞳前检查斜视度为20°,散瞳后眼位为正位,应诊断为()A、调节性内斜视B、非调节性内斜视C、部分调节性内斜视D、残余性内斜视E、进一步检查,才可确定

患儿,女,5岁。2岁时发现内斜视。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1。眼位:左眼+15°。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未发现明显异常。同视机检查不合作。睫状肌麻痹下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对于此类患儿,矫正眼位的方法是()A、早期手术B、如患儿不愿戴镜,可不戴镜观察C、坚持戴屈光矫正眼镜D、成人后手术E、单眼遮盖

患儿,女,5岁。2岁时发现内斜视。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1。眼位:左眼+15°。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未发现明显异常。同视机检查不合作。睫状肌麻痹下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为观察眼位变化情况,至少戴镜多长时间()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3~6个月E、1年

患者,女,18岁,自幼眼斜,检查见: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1,+3.00DS+2.00DC×80→0.1。诊断为共同性内斜视。如合并有左眼DVD,第2次手术最佳时间()A、1周后B、2周后C、3周后D、1个月后E、2个月后

患者,女,50岁,突然出现视物成双一周。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1.0,外眼前节未见异常。眼位;映光;+25°,右眼外转刚过中线。最可能的诊断()A、麻痹性上斜视B、麻痹性外斜视C、麻痹性内斜视D、共同性外斜视E、共同性内斜视

患者,女,18岁,自幼眼斜,检查见: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1,+3.00DS+2.00DC×80→0.1。诊断为共同性内斜视。该患者予以左眼内直肌后徙十外直肌缩短术,术中切断睫状前动脉几支()A、2支B、3支C、4支D、5支E、6支

患者,女,18岁,自幼眼斜,检查见: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1,+3.00DS+2.00DC×80→0.1。诊断为共同性内斜视。第2次手术要相隔一段时间的原因是()A、防止肌肉滑脱B、预防眼心反射C、防止瘢痕形成D、预防眼前节缺血E、稳定斜视度数

问答题患者,女性,5岁,2岁发现内斜视。体格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1;眼位,左眼+15°;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未见异常;散瞳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该病人下一步该如何处理?

问答题患者,女性,5岁,2岁发现内斜视。体格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1;眼位,左眼+15°;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未见异常;散瞳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为了观察该病例的眼位变化情况,该病人戴镜至少应该多久?

单选题患者,女,18岁,自幼眼斜,检查见: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1,+3.00DS+2.00DC×80→0.1。诊断为共同性内斜视。第2次手术要相隔一段时间的原因是()A防止肌肉滑脱B预防眼心反射C防止瘢痕形成D预防眼前节缺血E稳定斜视度数

单选题患者,女,50岁,突然出现视物成双一周。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1.0,外眼前节未见异常。眼位;映光;+25°,右眼外转刚过中线。最可能的诊断()A麻痹性上斜视B麻痹性外斜视C麻痹性内斜视D共同性外斜视E共同性内斜视

单选题5岁小儿,发现内斜视半年,裸眼视力右0.3,左0.7。验光结果右眼+3.50D→0.3,左眼+3.50D→1.0。患儿散瞳前检查斜视度为20°,散瞳后眼位为正位,应诊断为()A调节性内斜视B非调节性内斜视C部分调节性内斜视D残余性内斜视E进一步检查,才可确定

单选题患者,女,18岁,自幼眼斜,检查见: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1,+3.00DS+2.00DC×80→0.1。诊断为共同性内斜视。该患者予以左眼内直肌后徙十外直肌缩短术,术中切断睫状前动脉几支()A2支B3支C4支D5支E6支

问答题患者,女性,5岁,2岁发现内斜视。体格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1;眼位,左眼+15°;眼球运动,各方向均不受限;眼底未见异常;散瞳验光结果为中度远视。该病人戴镜1年后的检查记录为:眼位,裸眼+15°;戴镜,内隐斜。试述其确切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