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中呼吸链从NADH开始至氧化成水,可形成()分子的ATP,即P/O比是()。如从琥珀酸脱氢生成的FADH2通过泛醌进入呼吸链,则形成()分子的ATP,即P/O比是()。

线粒体中呼吸链从NADH开始至氧化成水,可形成()分子的ATP,即P/O比是()。如从琥珀酸脱氢生成的FADH2通过泛醌进入呼吸链,则形成()分子的ATP,即P/O比是()。


相关考题:

一分子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能量时() A.生成4分子二氧化碳B.生成6分子水C.生成18个ATPD.有5次脱氢,均通过NADH开始的呼吸链生成水E.反应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当氢和电子经NADH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时可生成ATP的分子数是A.1B.2C.3D.4E.5

lmol的NADH通过NADH呼吸链,最终与氧化合生成水,产生的ATP数量为( )A.lmolB.1.5molC.2molD.2.5molE.3mol

当氢和电子经NADH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时可生成ATP的分子数是( )。

关于氧化磷酸化,错误的是()A、氧化磷酸化过程存在于线粒体内B、物质在氧化时伴有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C、氧化磷酸化过程有两条呼吸链D、P/O可以确定ATP的生成数E、电子经呼吸链传递至氧产生3分子ATP

1分子NADH+H+经呼吸链把一对氢交给氧生成水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与合成ATP数为()。A、3B、2C、15D、147

经呼吸链,每个NADH可产生()个ATP。

1对H通过NADH呼吸链氧化可生成()分子ATP。A、0.5B、1.5C、2.5D、3.5

根据生物氧化方式,可将氧化磷酸化分为()和()。从NADH到O2的呼吸链中,释放能量较多可用于ATP合成的三个部位()、()、()。NADH呼吸链的磷氧比值是()。

底物脱下一对H,经NADH呼吸链氧化产生()分子ATP;经琥珀酸呼吸链氧化产生()分子ATP。

一分子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CO2和能量时()A、生成4分子CO2B、生成6分子H2OC、生成18个ATPD、有5次脱氢,均通过NADH开始的呼吸链生成H2OE、反应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当电子从NADH经()传递给氧时,呼吸链的复合体可将()对H+从()泵到(),从而形成H+的()梯度,当一对H+经()回到线粒体()时,可产生()个ATP。

动物线粒体中,外源NADH可经过()系统转移到呼吸链上,这种系统有()种,分别为()和();而植物的外源NADH是经过()将电子传递给呼吸链的。

NADH呼吸链每传递一对氢(或电子)可生成2.5分子ATP。电子的传递与ATP的生成是通过氧化磷酸化而相互联系起来的,在此呼吸链中有三个部位释放能量以合成ATP。它们是()、()和()间。

胞液中的NADH+H+通过α-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两种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并可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或NADH氧化呼吸链,可分别产生()或3分子ATP。

NADH+H+经NADH氧化呼吸链释放的能量可合成()ATP。A、1B、2C、3D、4

单选题NADH+H+经NADH氧化呼吸链释放的能量可合成()ATP。A1B2C3D4

单选题1分子NADH+H+经呼吸链把一对氢交给氧生成水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与合成ATP数为()。A3B2C15D147

填空题根据生物氧化方式,可将氧化磷酸化分为()和()。从NADH到O2的呼吸链中,释放能量较多可用于ATP合成的三个部位()、()、()。NADH呼吸链的磷氧比值是()。

填空题底物脱下一对H,经NADH呼吸链氧化产生()分子ATP;经琥珀酸呼吸链氧化产生()分子ATP。

填空题胞液中的NADH+H+通过α-磷酸甘油穿梭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两种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并可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或NADH氧化呼吸链,可分别产生()或3分子ATP。

填空题线粒体中呼吸链从NADH开始至氧化成水,可形成()分子的ATP,即P/O比是()。如从琥珀酸脱氢生成的FADH2通过泛醌进入呼吸链,则形成()分子的ATP,即P/O比是()。

填空题当电子从NADH经()传递给氧时,呼吸链的复合体可将()对H+从()泵到(),从而形成H+的()梯度,当一对H+经()回到线粒体()时,可产生()个ATP。

填空题经呼吸链,每个NADH可产生()个ATP。

填空题动物线粒体中,外源NADH可经过()系统转移到呼吸链上,这种系统有()种,分别为()和();而植物的外源NADH是经过()将电子传递给呼吸链的。

单选题下列关于电子传递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线拉体内有NADH十H+呼吸链和FADH:呼吸链B电子从NADH传递到氧的过程中有3个ATP生成C呼吸链上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完全按其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从低到高排列D线粒体呼吸链是生物体唯一的电子传递体系

单选题1对H通过NADH呼吸链氧化可生成()分子ATP。A0.5B1.5C2.5D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