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0岁。面部皮疹3个月,瘙痒不明显。皮肤科情况:颊部对称分布暗红色浸润斑疹,境界清楚,皮疹边缘略隆起,其上附黏着性鳞屑。主要考虑的疾病是()A、盘状红斑狼疮B、脂溢性皮炎C、接触性皮炎D、多形红斑E、湿疹

患者女,30岁。面部皮疹3个月,瘙痒不明显。皮肤科情况:颊部对称分布暗红色浸润斑疹,境界清楚,皮疹边缘略隆起,其上附黏着性鳞屑。 主要考虑的疾病是()

  • A、盘状红斑狼疮
  • B、脂溢性皮炎
  • C、接触性皮炎
  • D、多形红斑
  • E、湿疹

相关考题:

单侧颞下颌关节强直导致面部两侧不对称,具体表现为A.颊部偏向患侧,患侧下颌支正常,健侧面部丰满B.颊部偏向健侧,患侧下颌支正常,健侧面部丰满C.颊部偏向健侧,患侧下颌支正常,患侧面部丰满D.颊部偏向患侧,患侧下颌支短小,患侧面部丰满E.颏部偏向患侧,患侧下颌支短小,健侧面部丰满

寻常痤疮的主要临床特点不包括A.多发于15至30岁的青年男女B.损害好发于面部,尤其前额、颊部等C.皮疹可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脓丘疹、结节及囊肿等D.皮疹对称分布E.鼻部红斑,浅表毛细血管持A性扩张

湿疹症状的特点是A、多形性皮疹,有渗出倾向,对称分布,瘙痒明显,易复发B、皮疹为风团,发生及消退迅速,消退后不留痕迹C、四肢伸侧为主,轻痒,伴银白色脱屑D、以脱屑为主,开始即有苔藓化表现,瘙痒明显E、皮损局限于某一部位,边界清楚,痒不明显,自限性

关于湿疹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好发于四肢屈侧B、瘙痒剧烈C、对称性分布D、皮疹为多形性改变E、病程约3~6个月

患者女,30岁。面部皮疹3个月,瘙痒不明显。皮肤科情况:颊部对称分布暗红色浸润斑疹,境界清楚,皮疹边缘略隆起,其上附黏着性鳞屑。为明确诊断应首选的检查是A、血、尿常规B、皮肤病理C、血沉D、过敏原E、免疫球蛋白主要考虑的疾病是A、盘状红斑狼疮B、脂溢性皮炎C、接触性皮炎D、多形红斑E、湿疹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小剂量皮质激素B、高蛋白饮食等支持疗法C、免疫抑制剂D、抗组胺药E、非甾体类抗炎药

患者,女性,40岁,心悸、呼吸困难、发绀3个月,以二尖瓣狭窄收入院。护理查体,可见该患者的面容特点是A.两颊部蝶形红斑B.两颊部紫红,口唇轻度发绀C.两颊黄褐斑D.午后两颊潮红E.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口唇樱红

患者,男性,14岁,进行性开口困难9年,面部明显不对称.3岁时曾发生颊部外伤面部不对称可具体表现为A.前牙反B.颏点偏向患侧C.健侧面部丰满D.患侧面部狭长E.颏点偏向健侧

狼疮患者的光过敏指的是()A、患者受日光照射后出现面部皮疹B、患者受其他光源的紫外线照射后出现面部皮疹C、原有的皮疹颜色变红,加重伴灼热、瘙痒或刺痛D、皮损的严重程度与照射光的强度及照射时间成正比E、以上均正确

患者女,30岁。面部皮疹3个月,瘙痒不明显。皮肤科情况:颊部对称分布暗红色浸润斑疹,境界清楚,皮疹边缘略隆起,其上附黏着性鳞屑。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小剂量皮质激素B、高蛋白饮食等支持疗法C、免疫抑制剂D、抗组胺药E、非甾体类抗炎药

患者,男性,14岁,进行性开口困难9年,面部明显不对称.3岁时曾发生颊部外伤治疗方法宜采用().A、局部理疗B、外科手术C、针灸治疗D、张口训练E、以上都不是

圆形脸也称娃娃脸,主要特征有()。A、脸短颊圆,面部骨骼肌肉明显B、脸短颊圆,面部骨骼不明显C、棱角分明,脸短颊圆D、面部骨骼与肌肉不明显

单选题寻常痤疮的主要临床特点不包括()。A多发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B损害好发于面部,尤其前额、颊部等C皮疹可表现为粉刺、炎性丘疹、脓丘疹、结节及囊肿等D皮疹对称分布E鼻部红斑,浅表毛细血管持久性扩张

单选题患者,男性,14岁,进行性开口困难9年,面部明显不对称.3岁时曾发生颊部外伤治疗方法宜采用().A局部理疗B外科手术C针灸治疗D张口训练E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患者女,30岁。面部皮疹3个月,瘙痒不明显。皮肤科情况:颊部对称分布暗红色浸润斑疹,境界清楚,皮疹边缘略隆起,其上附黏着性鳞屑。主要考虑的疾病是()A盘状红斑狼疮B脂溢性皮炎C接触性皮炎D多形红斑E湿疹

单选题患者女,30岁。面部皮疹3个月,瘙痒不明显。皮肤科情况:颊部对称分布暗红色浸润斑疹,境界清楚,皮疹边缘略隆起,其上附黏着性鳞屑。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小剂量皮质激素B高蛋白饮食等支持疗法C免疫抑制剂D抗组胺药E非甾体类抗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