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复位后,根据骨折不同部位而放置压垫,中1/3骨折应放在()A、近端的前方,远端的外侧B、近端的外侧,远端的前方C、近端的前方和外侧D、断端的前方和外侧E、远端的前方和外侧

股骨干骨折复位后,根据骨折不同部位而放置压垫,中1/3骨折应放在()

  • A、近端的前方,远端的外侧
  • B、近端的外侧,远端的前方
  • C、近端的前方和外侧
  • D、断端的前方和外侧
  • E、远端的前方和外侧

相关考题:

骨折功能复位的标准中,不包括A、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必须完全纠正B、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cmC、骨折部位的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纠正D、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3/4左右E、下肢向侧方成角移位必须完全复位

股骨干骨折复位后,根据骨折不同部位而放置压垫,中1/3骨折应放在( )A.近端的前方,远端的外侧B.近端的外侧,远端的前方C.近端的前方和外侧D.断端的前方和外侧E.远端的前方和外侧

股骨干骨折复位后,根据骨折不同部位而放置压垫,中上1/3骨折应放在( )A.近端的前方,远端的外侧B.近端的外侧,远端的前方C.近端的前方和外侧D.断端的前方和外侧E.远端的前方和外侧

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可以将骨折分为 A、骨干骨折B、扁平骨折C、单纯骨折D、骨骺损伤E、关节内骨折

牵引下将伤肢外展,根据断端移位的情况,术者双手置于两断端,运用提按、端挤手法复位,再行前、后、内、外夹挤的整复手法适用于()。A.股骨干上1/3骨折B.股骨干上2/3骨折C.股骨干中2/3骨折D.股骨干中1/3骨折E.股骨干下1/3骨折

关于骨折复位哪项是不正确的A.粉碎性骨折复位骨块应该尽量保留B.前臂双骨折必须解剖复位C.长骨干横骨折、复位如能端端对接、对位应至少达1/3左右D.干骺端骨折侧方移位经复位后、至少应对位达3/4左右E.儿童任何部位骨折都不必要行解剖复位

固定垫的形态、厚薄、大小应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而定。锁骨骨折或复位后不稳定的尺桡骨骨折,适用()A、塔型垫B、高低垫C、横垫D、梯形垫E、分骨垫

骨干骨折横向移位,其压垫应采取()放置。

简述股骨干骨折复位后夹板固定中压垫搁置的情况?

股骨干骨折复位后,根据骨折不同部位而放置压垫,中上1/3骨折应放在()A、近端的前方,远端的外侧B、近端的外侧,远端的前方C、近端的前方和外侧D、断端的前方和外侧E、远端的前方和外侧

股骨干中1/3骨折,复位后压垫应放在()A、断端的前方B、断端的后方C、断端的内侧D、断端的外方E、远端的后方

前臂骨折固定方法中不确切的是:()。A、前臂均应放在中立位B、应用分骨垫C、用三点加压或两点加压法放置压垫D、上1/3骨折前臂于轻度旋后位E、尺侧夹板应超过腕关节

关于骨折复位哪项是不正确的()A、粉碎性骨折复位骨块应该尽量保留B、前臂双骨折必须解剖复位C、长骨干横骨折、复位如能端端对接、对位应至少达1/3左右D、干骺端骨折侧方移位经复位后、至少应对位达3/4左右E、儿童任何部位骨折都不必要行解剖复位

单选题肱骨干上1/3骨折复位后夹板固定应(  )。ABCDE

单选题桡骨干中1/3骨折复位固定后,前臂置于(  )。ABCDE

问答题简述股骨干骨折复位后夹板固定中压垫搁置的情况?

单选题肱骨干中1/3骨折复位后夹板固定应(  )。ABCDE

单选题前臂骨折固定方法中不确切的是:()A前臂均应放在中立位B应用分骨垫C用三点加压或两点加压法放置压垫D上1/3骨折前臂于轻度旋后位E尺侧夹板应超过腕关节

单选题关于骨折复位哪项是不正确的?(  )A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B前臂双骨骨折必须解剖复位C长骨干横骨折、复位如能端端对接、对位应至少达1/3左右D干骺端骨折侧方移位经复位后、至少应对位达3/4左右E儿童任何部位骨折都不必要行解剖复位

填空题骨干骨折横向移位,其压垫应采取()放置。

多选题股骨干中1/3骨折,复位后压垫应放在()A断端的前方B断端的后方C断端的内侧D断端的外方E远端的后方

单选题固定垫的形态、厚薄、大小应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而定。锁骨骨折或复位后不稳定的尺桡骨骨折,适用()A塔型垫B高低垫C横垫D梯形垫E分骨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