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内儿茶酚胺及VMA升高最常见于()A、嗜铬细胞瘤B、甲状腺功能亢进C、肾炎D、垂体前叶功能减退E、严重贫血

尿内儿茶酚胺及VMA升高最常见于()

  • A、嗜铬细胞瘤
  • B、甲状腺功能亢进
  • C、肾炎
  • D、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 E、严重贫血

相关考题:

常用实验室检查是A.PRA测定B.血儿茶酚胺及尿VMA测定C.尿l7-羟皮质类固醇检测D.肾动脉血管造影E.血醛固酮测定

有关嗜铬细胞瘤检测的实验室特点,错误的是A、血浆醛固酮和尿醛固酮增加B、尿儿茶酚胺超过正常值的2倍C、尿VMA明显增高D、尿皮质醇升高,高于正常2~3倍E、尿HVA明显增高

下列指标中对诊断嗜铬细胞瘤最可靠的是A、尿VMA测定B、尿游离儿茶酚胺C、血肾上腺素D、血儿茶酚胺E、血多巴胺

常用实验室检查A.PRA测定B.血儿茶酚胺及尿VMA测定C.尿17一羟皮质类固醇检测D.肾动脉血管造影E.尿、血醛固酮测定

可选用下列哪项检查有助于诊断A.心电图B.心脏超声C.尿中17一羟皮质类固醇检查D.血、尿中儿茶酚胺及VMA测定E.地塞米松试验

最常用的检查是A.地塞米松抑制试验B.尿儿茶酚胺及VMA测定C.尿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D.肾动脉造影E.尿、血醛固酮测定

实验室检查宜选A.血脂B.尿儿茶酚胺及VMA测定C.尿l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 实验室检查宜选A.血脂B.尿儿茶酚胺及VMA测定C.尿l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D.血清特异性抗体E.尿、血醛固酮测定

患者,男性,30岁,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血压达200/120mmHg,伴头痛、面色苍白、出汗、心动过速,持续半小时,平时血压正常最常用实验室检查A.PRAB.尿儿茶酚胺及VMA测定C.尿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D.肾动脉血管造影E.尿、血醛固酮测定

尿中儿茶酚胺升高见于( )

肾上腺成神经细胞瘤的诊断依据有()。A、儿童,特别是婴幼儿B、CT检查肾上腺肿块巨大并有钙化C、早期发生肺转移D、肝脏和骨的转移E、血中儿茶酚胺、尿中其代谢产物VMA升高

女性,29岁,发作性心悸、头痛1年,洗碗时或手受凉时常有症状,测血压26.6/17.3kPa,本次就诊时血压正常,空腹血糖6.8mmol/L,电解质正常,尿蛋白(+)。下述哪个检查改变通常不会出现()A、24小时尿VMA定量增高近1倍B、8小时尿VMA测定值在正常高限2倍以上C、可乐定试验后3小时,血儿茶酚胺降低2倍D、胰高血糖素试验血儿茶酚胺升高3倍以上E、冷加压试验,血压升高达20.15mmHg以上

患者女,29岁,因“发作性心悸、头痛1年”来诊。常在洗碗或手受凉时诱发。血压不稳定,最高时200/130mmHg。查体:BP正常。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6.8mmol/L;电解质正常;尿蛋白(+)。检查结果中通常不会出现().A、8h尿VMA测定值在正常高限2倍以上B、24h尿VMA定量增高近1倍C、可乐定试验后3h,血儿茶酚胺降低50%D、胰高血糖素试验,血儿茶酚胺升高3倍以上E、冷加压试验,血压升高20.15mmHg以上

单选题下列指标中对诊断嗜铬细胞瘤最可靠的是()A尿VMA测定B尿游离儿茶酚胺C血肾上腺素D血儿茶酚胺E血多巴胺

多选题肾上腺成神经细胞瘤的诊断依据有()。A儿童,特别是婴幼儿BCT检查肾上腺肿块巨大并有钙化C早期发生肺转移D肝脏和骨的转移E血中儿茶酚胺、尿中其代谢产物VMA升高

单选题尿内儿茶酚胺及VMA升高最常见于()A嗜铬细胞瘤B甲状腺功能亢进C肾炎D垂体前叶功能减退E严重贫血

多选题有关嗜铬细胞瘤检测的实验室特点,错误的是( )A血浆醛固酮和尿醛固酮增加B尿儿茶酚胺超过正常值的2倍C尿VMA明显增高D尿皮质醇升高,高于正常2~3倍E尿HVA明显增高

单选题女性,42岁,间断性心悸,四肢冰冷,测血压达220/150mmHg,尿香草扁桃酸(VMA)升高。进行尿VMA检查前,护理指导不正确的是()A停止服用一切影响儿茶酚胺的药物B检查前3天不食用咖啡C检查前3天不食用茄子D检查前3天流质饮食E检查前3天不食用香蕉

单选题下列哪项检查改变不应出现?(  )A24小时尿VMA定量增高近1倍B8小时尿VMA测定值在正常高限2倍以上C可乐定试验后3小时,血儿茶酚胺降低2倍D胰高血糖素试验血儿茶酚胺升高3倍以上E冷加压试验,血压升高达150/110mmHg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