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8岁,因“左耳郭反复溃疡、结痂1年”来诊。患者为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查体:左耳郭不规则丘疹,边缘欠清,中部角化,最长径约1.5cm,初步诊断为皮肤癌。下一步的治疗手段有()。(提示临床检查未见转移征象,重要脏器功能正常。)A、瘤内注射氟尿嘧啶B、放射治疗C、液氮冷冻治疗D、电灼术E、刮除术F、常规手术切除G、显微外科

患者男,68岁,因“左耳郭反复溃疡、结痂1年”来诊。患者为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查体:左耳郭不规则丘疹,边缘欠清,中部角化,最长径约1.5cm,初步诊断为皮肤癌。下一步的治疗手段有()。(提示临床检查未见转移征象,重要脏器功能正常。)

  • A、瘤内注射氟尿嘧啶
  • B、放射治疗
  • C、液氮冷冻治疗
  • D、电灼术
  • E、刮除术
  • F、常规手术切除
  • G、显微外科

相关考题:

患者男,68岁,因“左耳郭反复溃疡、结痂1年”来诊。患者为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查体:左耳郭不规则丘疹,边缘欠清,中部角化,最长径约1.5 cm,初步诊断为皮肤癌。应进行的检查有A、临床触诊B、耳镜检查C、超声D、颅脑MRIE、全身PET扫描F、穿刺活检其高转移风险有(提示 穿刺活检:浸润性鳞状细胞癌。)A、男性B、68岁C、肿瘤位于耳郭D、肿瘤不规则E、肿瘤最长径约1.5 cmF、长期服抗排斥药物下一步的治疗手段有(提示 临床检查未见转移征象,重要脏器功能正常。)A、瘤内注射氟尿嘧啶B、放射治疗C、液氮冷冻治疗D、电灼术E、刮除术F、常规手术切除G、显微外科行手术治疗,下列过程中错误的有A、手术安全切缘为4 mmB、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C、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D、术前行全身化学治疗E、术后行全身化学治疗F、术中发现切缘不干净,行激光消融

患者男,45岁,帆船运动员,因“面部白色瘢痕样皮损7个月”来诊。幼年曾患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吸烟指数30,有长期饮酒史。病理:硬皮病样基底细胞癌。患者没有转移征象,其首选的治疗手段是()。A、局部药物治疗B、液氮冷冻C、激光消融D、显微外科切除E、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患者男,68岁,因“左耳郭反复溃疡、结痂1年”来诊。患者为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查体:左耳郭不规则丘疹,边缘欠清,中部角化,最长径约1.5cm,初步诊断为皮肤癌。其高转移风险有()。(提示穿刺活检:浸润性鳞状细胞癌。)A、男性B、68岁C、肿瘤位于耳郭D、肿瘤不规则E、肿瘤最长径约1.5cmF、长期服抗排斥药物

患者男,68岁,因“左耳郭反复溃疡、结痂1年”来诊。患者为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查体:左耳郭不规则丘疹,边缘欠清,中部角化,最长径约1.5cm,初步诊断为皮肤癌。应进行的检查有()。A、临床触诊B、耳镜检查C、超声D、颅脑MRIE、全身PET扫描F、穿刺活检

患者男,68岁,因“左耳郭反复溃疡、结痂1年”来诊。患者为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查体:左耳郭不规则丘疹,边缘欠清,中部角化,最长径约1.5cm,初步诊断为皮肤癌。行手术治疗,下列过程中错误的有()。A、手术安全切缘为4mmB、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C、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D、术前行全身化学治疗E、术后行全身化学治疗F、术中发现切缘不干净,行激光消融

多选题患者男,68岁,因“左耳郭反复溃疡、结痂1年”来诊。患者为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查体:左耳郭不规则丘疹,边缘欠清,中部角化,最长径约1.5cm,初步诊断为皮肤癌。其高转移风险有()。(提示穿刺活检:浸润性鳞状细胞癌。)A男性B68岁C肿瘤位于耳郭D肿瘤不规则E肿瘤最长径约1.5cmF长期服抗排斥药物

多选题患者男,68岁,因“左耳郭反复溃疡、结痂1年”来诊。患者为肾移植术后,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查体:左耳郭不规则丘疹,边缘欠清,中部角化,最长径约1.5cm,初步诊断为皮肤癌。下一步的治疗手段有()。(提示临床检查未见转移征象,重要脏器功能正常。)A瘤内注射氟尿嘧啶B放射治疗C液氮冷冻治疗D电灼术E刮除术F常规手术切除G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