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9岁,发现左眼上睑肿物5个月,渐增大。体检:左眼上睑外侧睑板见黄白色结节状肿物,实性,质地较硬韧,表面溃烂。显微镜下见:瘤细胞呈巢状排列,细胞多边形、不规则形,细胞质泡沫状,胞核较大,圆形、不规则形,异型明显,核分裂较常见。部分瘤细胞核呈空泡状。正确的诊断是()A、鳞状细胞癌B、基底细胞癌C、睑板腺癌D、睑板腺囊肿E、睑腺炎

患者,女性,59岁,发现左眼上睑肿物5个月,渐增大。体检:左眼上睑外侧睑板见黄白色结节状肿物,实性,质地较硬韧,表面溃烂。显微镜下见:瘤细胞呈巢状排列,细胞多边形、不规则形,细胞质泡沫状,胞核较大,圆形、不规则形,异型明显,核分裂较常见。部分瘤细胞核呈空泡状。正确的诊断是()

  • A、鳞状细胞癌
  • B、基底细胞癌
  • C、睑板腺癌
  • D、睑板腺囊肿
  • E、睑腺炎

相关考题:

患儿5岁,1年前开始出现歪头视物,要求头部放正就伴有左眼上睑下垂。来院就诊,检查发现:左眼上睑遮盖1/2角膜。眼位:左眼有外上斜。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无异常。左眼上睑下垂的病因是A、先天性上睑下垂B、代偿性上睑下垂C、坏习惯D、重症肌无力E、动眼神经不全麻痹

患者,发现左眼上睑一小肿块1周。检查:左眼上睑中央处可触及一圆形肿块,约黄豆大小,与皮肤无粘连,无压痛,病灶对应的睑结膜面为紫红色。应诊断为() A.外麦粒肿B.内麦粒肿C.睑板腺囊肿D.以上均可E.以上都不是

患儿男性,出生5个月,因家长发现其“左眼流泪,有眼屎5个月”就诊。眼部检查:左眼结膜充血(+),挤压泪囊区有黏液性分泌物溢出。泪道冲洗,冲洗液体自下泪小点注入,自上泪小点返流;冲洗液体自上泪小点注入,由下泪小点返流,同时伴有黏液性分泌物流出。该患儿应诊断为( ) A、左眼结膜炎B、左眼下睑内翻倒睫C、左眼泪小管阻塞D、左眼急性泪囊炎E、左眼新生儿泪囊炎

患者,男性,62岁,发现左眼上睑肿物3个月,不伴眼红痛。眼科检查:双眼视力1.0,左眼上眼睑皮下扪及弥漫性结节状不规则、质中肿物,无压痛,无活动性,边界不清。上睑结膜增厚,表面不规则颗粒样、息肉样增生,粉红色,质脆,触之易出血。颞侧睑结膜见肉芽肿性增生,红褐色,未见正常结膜面。右眼前节与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眼眶CT:左侧上睑与眼球间软组织增厚,包绕眼球,与眼上肌群前端分界不清。眼外肌与视神经眼眶壁未见异常。患者的初步诊断是()A、角结膜原位癌B、结膜肉芽肿C、结膜淀粉样变D、结膜皮样瘤E、皮脂腺癌

患者,男性,62岁,发现左眼上睑肿物3个月,不伴眼红痛。眼科检查:双眼视力1.0,左眼上眼睑皮下扪及弥漫性结节状不规则、质中肿物,无压痛,无活动性,边界不清。上睑结膜增厚,表面不规则颗粒样、息肉样增生,粉红色,质脆,触之易出血。颞侧睑结膜见肉芽肿性增生,红褐色,未见正常结膜面。右眼前节与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眼眶CT:左侧上睑与眼球间软组织增厚,包绕眼球,与眼上肌群前端分界不清。眼外肌与视神经眼眶壁未见异常。本病的治疗方案是()A、放射线治疗B、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药物C、手术治疗D、冷凝E、局部应用抗生素

患者,男性,6岁,自出生时即发现右眼比左眼小,不伴晨轻暮重,否认外伤史。右眼视力0.5,不能矫正,左眼视力1.0。睑裂高度:右眼3mm,左眼9mm。眼球运动正常。腾喜龙试验:阴性。咀嚼下颌运动试验:阴性。提上睑肌肌力:右眼2mm,左眼12mm;额肌肌力:右眼10mm,左眼10mm。目前可能的诊断是()A、重症肌无力B、腱膜性上睑下垂C、先天性上睑下垂D、神经源性上睑下垂E、颌动瞬目综合征

单选题患者,男性,6岁,自出生时即发现右眼比左眼小,不伴晨轻暮重,否认外伤史。右眼视力0.5,不能矫正,左眼视力1.0。睑裂高度:右眼3mm,左眼9mm。眼球运动正常。腾喜龙试验:阴性。咀嚼下颌运动试验:阴性。提上睑肌肌力:右眼2mm,左眼12mm;额肌肌力:右眼10mm,左眼10mm。目前可能的诊断是()A重症肌无力B腱膜性上睑下垂C先天性上睑下垂D神经源性上睑下垂E颌动瞬目综合征

单选题患者,女,59岁,发现左眼上睑肿物5个月,渐增大。体检:左眼上睑外侧睑板见黄白色结节状肿物,实性,质地较硬韧,表面溃烂。显微镜下见:瘤细胞呈巢状排列,细胞多边形、不规则形,细胞质泡沫状,胞核较大,圆形、不规则形,异型明显,核分裂较常见。部分瘤细胞核呈空泡状。正确的诊断是()A鳞状细胞癌B基底细胞癌C睑板腺癌D睑板腺囊肿E睑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