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齿缘距角膜缘的距离平均为()A、3mmB、4mmC、6mmD、8mmE、10mm

锯齿缘距角膜缘的距离平均为()

  • A、3mm
  • B、4mm
  • C、6mm
  • D、8mm
  • E、10mm

相关考题:

锯齿缘距角膜缘的距离平均为A、3mmB、4mmC、6mmD、8mmE、10mm

正常成年人的锯齿缘在角膜缘后的距离正确的描述是A、鼻侧、颞侧均在角巩膜缘后2mm左右B、鼻侧在角巩膜缘后6~7mm,颞侧在角巩膜缘后6~8.5mmC、鼻侧、颞侧均在角巩膜缘后14mm左右D、鼻侧在角巩膜缘后5.5mm,颞侧在角巩膜缘后6.9mm左右E、鼻侧、颞侧均在角巩膜缘后18~20mm

角膜缘外2/3可见放射状排列的乳头样突起,称为A.Vogt栅B.锯齿缘C.虹膜小环D.Zinn环E.虹膜隐窝

单眼瞳距是指从右眼或左眼角膜缘内侧到鼻梁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使用瞳距仪测量近用瞳距时,应先将注视距离旋钮调整到30cm(或其它近用距离)标记,再根据( )位置确定数据。A.瞳孔反光点B.巩膜反光点C.角膜缘内侧D.角膜缘外侧

使用瞳距仪测量单眼瞳距时,应使用遮盖板遮盖单眼,再根据( )位置测量数据。A.角膜缘内侧B.角膜缘外侧C.瞳孔反光点D.结膜反光点

对于显斜视,瞳距定量一眼的角膜内缘至另一眼()的距离。A.角膜外缘B.角膜内缘C.瞳孔内缘D.瞳孔外缘

瞳距仪上“R”数值表示( )A.鼻梁中心至角膜内缘的距离B.鼻梁中心至角膜外缘的距离C.鼻梁中心至右眼瞳孔中心的距离D.鼻梁中心至左眼瞳孔中心的距离

瞳孔距离的指的是:()。 A.角膜之间的距离B.瞳孔中心的距离C.角膜缘的距离D.巩膜缘的距离

测量斜视眼的瞳距方法是()。 A.平视时右眼瞳孔内缘到左眼瞳孔外缘的距离B.平视时右眼角膜内缘到左眼角膜外缘的距离C.交替遮盖法检查右眼瞳孔内缘到左眼瞳孔外缘的距离D.右眼角膜内缘到鼻中线距离与左眼角膜内缘到鼻中线距离和

对于显斜视,瞳距定量一眼的角膜内録至另一眼()的距离。 A、角膜外绿B、角膜内绿C、瞳孔内缘D、瞳孔外绿

眼球破裂伤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 A、角膜中央部B、角巩膜缘处C、锯齿缘部D、视神经周围E、前巩膜部

锯齿缘距角膜缘的距离平均为A.3mmB.4mmC.6mmD.8mmE.10mm

叶缘可分为,全缘、锯齿缘、凹波缘等。

近用瞳距是指视近时()之间的距离。A、瞳孔中心B、角膜内缘C、瞳孔内缘D、巩膜中心

使用瞳距仪测量近用瞳距时,应先将注视距离旋钮调整到30cm(或其它近用距离)标记,再根据()位置确定数据。A、瞳孔反光点B、巩膜反光点C、角膜缘内侧D、角膜缘外侧

分别从右眼或左眼的瞳孔中心到()之间的距离称为单眼瞳距。A、左眼或右眼的瞳孔中心B、左眼或右眼的角膜缘外侧C、角膜中心线D、鼻梁中心线

在双眼瞳孔大小不等的情况下,通常须测定第一眼的瞳孔内缘至第二眼()的距离。A、角膜内缘B、角膜外缘C、瞳孔内缘D、瞳孔外缘

上直肌肌止线距角膜缘6.0mm。

通常定量一眼的角膜内缘至另一眼角膜外缘的距离,因为角膜缘的位置较之瞳孔中心的位置更容易明确定位。

对于显斜视,远用瞳距是定量一眼的角膜内缘至另一眼()的距离。A、角膜外缘B、角膜内缘C、瞳孔内缘D、瞳孔外缘

肌肉止点距角膜缘最近的是内直肌。

正常成年人的锯齿缘在角膜缘后的距离正确的描述是()A、鼻侧、颞侧均在角巩膜缘后2mm左右B、鼻侧在角巩膜缘后6~7mm,颞侧在角巩膜缘后6~8.5mm左右C、鼻侧、颞侧均在角巩膜缘后14mm左右D、鼻侧在角巩膜缘后5.5mm,颞侧在角巩膜缘后6.9mm左右E、鼻侧、颞侧均在角巩膜缘后18~20mm左右

视网膜赤道部距角膜缘的弦距是()mm,高度近视眼可达()mm。

单选题对于显斜视,远用瞳距是定量一眼的角膜内缘至另一眼()的距离。A角膜外缘B角膜内缘C瞳孔内缘D瞳孔外缘

单选题角膜缘外2/3可见放射状排列的乳头样突起,称为()。AVogt栅B锯齿缘C虹膜小环DZinn环E虹膜隐窝

单选题锯齿缘距角膜缘的距离平均为()A3mmB4mmC6mmD8mmE10mm

单选题使用瞳距仪测量近用瞳距时,应先将注视距离旋钮调整到30cm(或其它近用距离)标记,再根据()位置确定数据。A瞳孔反光点B巩膜反光点C角膜缘内侧D角膜缘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