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2岁。偶尔发现左乳包块半个月余,无自觉症状,未见增大。检查,左乳头外上象限有一约2.0cm×1.5cm×1.5cm包块,质地硬、无压痛。与皮肤有轻度粘连。左腋下可扪及直径1cm大小结节。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乳腺囊性增生病B、乳管内乳头状瘤C、乳房脓肿D、乳腺癌E、乳腺结核

女,42岁。偶尔发现左乳包块半个月余,无自觉症状,未见增大。检查,左乳头外上象限有一约2.0cm×1.5cm×1.5cm包块,质地硬、无压痛。与皮肤有轻度粘连。左腋下可扪及直径1cm大小结节。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乳腺囊性增生病
  • B、乳管内乳头状瘤
  • C、乳房脓肿
  • D、乳腺癌
  • E、乳腺结核

相关考题:

女,36岁。发现颈部包块2年,包块逐渐增大,无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目前有憋闷感。查体:右侧甲状腺可触及4cm×3cm包块,光滑,质韧,随吞咽上下移动,无压痛,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核素扫描:甲状腺右叶温结节。建议手术治疗,最主要的依据是A、易发生继发感染B、用力后包块易破裂C、可继发甲亢D、有压迫症状E、易发生恶变

女性,42岁,偶尔发现左乳包块半月余,无自觉症状,未见增大。检查,左乳外上象限有一约2.0cm×1.5cm×1.5cm包块,质地硬、无压痛,与皮肤有轻度粘连,左液下可扪及直径1cm大小结节。如:术中病理检查证实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A、乳房部分切除术B、乳房单纯切除术C、简化乳癌切除术D、乳癌根治术E、同位素扫描

女,36岁,发现颈部包块2年,包块逐渐增大,无甲亢表现,目前有憋闷感。查体:右侧甲状腺可触及4em×3cm包块。光滑,质韧,随吞咽上下移动,无压痛,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核素扫描:甲状腺右叶温结节。建议手术治疗,最主要的依据是A.易发生继发感染B.用力后包块易破裂C.可继发甲亢D.有压迫症状E.易发生恶变

患者,女,右上颈部包块发现5年,增长不明显。近3天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肿物突然增大,伴疼痛。检查见肿物位于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质软,有波动感,无搏动,体位试验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女性,42岁,偶尔发现左乳包块半月余,无自觉症状,未见增大。检查,左乳外上象限有一约2.0cm×1.5cm×1.5cm包块,质地硬、无压痛,与皮肤有轻度粘连,左液下可扪及直径1cm大小结节。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乳腺囊性增生病B、乳管内乳头状瘤C、乳房脓肿D、乳腺癌E、乳腺结核如:B超检查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块直径1.5cm,提示左乳肿块,乳癌可能。首先应进一步的检查是A、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查B、结核菌素试验C、乳房包块穿刺活检D、乳房包块切除活检E、同位素扫描如:术中病理检查证实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A、乳房部分切除术B、乳房单纯切除术C、简化乳癌切除术D、乳癌根治术E、同位素扫描

女性,43岁。偶尔发现左乳包块半个月余,无自觉症状,未见增大。检查,左乳头外上象限有一约2.0cm×1.5cm×1.5cm包块,质地硬、无压痛。与皮肤有轻度粘连。左腋下可扪及直径1cm大小结节。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乳腺囊性增生病B、乳管内乳头状瘤C、乳房脓肿D、乳腺癌E、乳腺结核

女性,25岁,腹部包块一年余,无明显增大,月经正常,1天前突然左下腹剧痛,伴恶心,检查发现左下腹囊性包块16cm×14cm×8cm,不活动,有压痛,X线平片可见点状钙化阴影,包块可能的诊断为 ( )。

患者女,20岁,天自觉症状,乳腺超声检査发现左乳12点乳晕旁可见一包膜完整,边界光滑的椅圆形泫回声,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增强.CDFI未见明确血流信号,最可能的诊断是()A、乳腺囊肿B、乳腺囊性增生C、乳腺纤维腺瘤D、乳腺囊性肉瘤E、乳腺癌

男性患者,26岁,广东人,发现左颈部包块6个月,无痛及无其他自觉症状,自行抗炎治疗半个月,未见好转反而增大,来诊。检查:左胸锁乳突肌上中交界处深部可扪及一约3.0cm×4.0cm大小的包块,质地偏硬,活动度差,与周边组织边界尚清,头颈部其他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耳鼻咽喉检查,双侧咽隐窝不对称,左侧稍浅,黏膜稍粗,余未见异常。颈部包块的诊断思路。

男性患者,26岁,广东人,发现左颈部包块6个月,无痛及无其他自觉症状,自行抗炎治疗半个月,未见好转反而增大,来诊。检查:左胸锁乳突肌上中交界处深部可扪及一约3.0cm×4.0cm大小的包块,质地偏硬,活动度差,与周边组织边界尚清,头颈部其他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耳鼻咽喉检查,双侧咽隐窝不对称,左侧稍浅,黏膜稍粗,余未见异常。根据目前的资料,你的初步诊断。

患者,女,36岁,发现颈部包块2年,包块逐渐增大,无甲亢表现,目前憋闷感。查体:右侧甲状腺可触及4cm×3cm包块,光滑,质韧,随吞咽上下移动,无压痛,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建议手术治疗,最主要的依据是()。A、有压迫症状B、易发生癌变C、易发生继发感染D、用力后包块易破裂E、可继发甲亢

女性,37岁,发现左乳包块1月余。无疼痛不适,无粘连增大,与月经有关。手术切除包块送检。此病的特点是()A、分叶状外观B、由腺上皮与纤维组织共同构成肿瘤实质C、易发生恶变D、肿瘤实质无腺腔形成E、包膜不完整,切除后易复发

女性,37岁,发现左乳包块1月余。无疼痛不适,无粘连增大,与月经有关。手术切除包块送检。下列哪项不是该病镜下特征()A、间质纤维增生B、导管内出血坏死明显C、导管扩张伴小囊肿形成D、导管内上皮增生伴乳头形成E、上皮异型增生

患者男性,9岁,因"发现双颈部包块1月余"入院。患儿近1月来现双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以左侧为甚,无发热、咳嗽、胸闷、腹痛、乏力、消瘦、盗汗等症状。入院查胸片,肝脾B超均未见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病理报告: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细胞为主型),骨髓活检示幼稚淋巴细胞占25%,示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若该患者其他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该患者的疾病分期为()。A、ⅠA期B、ⅡA期C、ⅢA期D、ⅣA期E、ⅣB期F、ⅠB期

单选题女性,37岁,发现左乳包块1月余。无疼痛不适,无粘连增大,与月经有关。手术切除包块送检。下列哪项不是该病镜下特征( )A间质纤维增生B导管内出血坏死明显C导管扩张伴小囊肿形成D导管内上皮增生伴乳头形成E上皮异型增生

单选题患者,女,36岁,发现颈部包块2年,包块逐渐增大,无甲亢表现,目前憋闷感。查体:右侧甲状腺可触及4cm×3cm包块,光滑,质韧,随吞咽上下移动,无压痛,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建议手术治疗,最主要的依据是()。A有压迫症状B易发生癌变C易发生继发感染D用力后包块易破裂E可继发甲亢

单选题女性,42岁,偶尔发现左乳包块半月余,无自觉症状,未见增大。检查,左乳外上象限有一约2.0cm×1.5cm×1.5cm包块,质地硬、无压痛,与皮肤有轻度粘连,左液下可扪及直径1cm大小结节。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乳腺囊性增生病B乳管内乳头状瘤C乳房脓肿D乳腺癌E乳腺结核

问答题男性患者,26岁,广东人,发现左颈部包块6个月,无痛及无其他自觉症状,自行抗炎治疗半个月,未见好转反而增大,来诊。检查:左胸锁乳突肌上中交界处深部可扪及一约3.0cm×4.0cm大小的包块,质地偏硬,活动度差,与周边组织边界尚清,头颈部其他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耳鼻咽喉检查,双侧咽隐窝不对称,左侧稍浅,黏膜稍粗,余未见异常。颈部包块的诊断思路。

单选题女性,37岁,发现左乳包块1月余。无疼痛不适,无粘连增大,与月经有关。手术切除包块送检。此病的特点是( )A分叶状外观B由腺上皮与纤维组织共同构成肿瘤实质C易发生恶变D肿瘤实质无腺腔形成E包膜不完整,切除后易复发

单选题女性,42岁,偶尔发现左乳包块半月余,无自觉症状,未见增大。检查,左乳外上象限有一约2.0cm×1.5cm×1.5cm包块,质地硬、无压痛,与皮肤有轻度粘连,左液下可扪及直径1cm大小结节。如:B超检查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块直径1.5cm,提示左乳肿块,乳癌可能。首先应进一步的检查是().A乳腺钼靶X线摄片检查B结核菌素试验C乳房包块穿刺活检D乳房包块切除活检E同位素扫描

问答题男性患者,26岁,广东人,发现左颈部包块6个月,无痛及无其他自觉症状,自行抗炎治疗半个月,未见好转反而增大,来诊。检查:左胸锁乳突肌上中交界处深部可扪及一约3.0cm×4.0cm大小的包块,质地偏硬,活动度差,与周边组织边界尚清,头颈部其他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耳鼻咽喉检查,双侧咽隐窝不对称,左侧稍浅,黏膜稍粗,余未见异常。根据目前的资料,你的初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