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下列表述方式正确的内容是()。A、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税法规定不能在税前扣除,所以其计税基础为零B、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C、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D、通常情况下,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下列表述方式正确的内容是()。

  • A、企业应交的罚款和滞纳金等,税法规定不能在税前扣除,所以其计税基础为零
  • B、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 C、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 D、通常情况下,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

相关考题:

以下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税率变动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余额不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B、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商誉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C、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D、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对合营企业不享有共同控制的参与方应当根据其对该合营企业的影响程度进行会计处理:应当按照()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A、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C、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D、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

对合营企业不享有共同控制的参与方应当根据其对该合营企业的影响程度进行会计处理:对该合营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A、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C、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D、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

合营方应当按照()的规定对合营企业的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A、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C、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D、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企业应当采用()核算所得税。 A.应付税款法B.递延法C.利润表债务法D.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中规定的交易或事项涉及所得税的,应当按照()进行处理。 A.《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B.《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C.《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D.《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规定核算的对子公司、合营安排和联营企业的投资的披露,适用()。 A.《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C.《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D.《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

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有()。 A.与在子公司、合营安排或联营企业中的权益相联系的衍生工具B.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有关投资性主体定义的企业,其根据该准则规定对子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投资C.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规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核算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D.《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规范的股份支付安排中的金融工具以及其他合同和义务

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有关投资性主体定义的企业,其根据该准则规定对子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投资,适用()。 A.《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C.《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D.《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

采用修改其他条款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权人应当按照( )的规定,确认和计量重组债权。 A、《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B、《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D、《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根据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境外营业机构的盈利不可以弥补境内营业机构的亏损B.企业通过买一赠一方式销售商品,属于捐赠行为C.企业按规定为员工统-N作服饰产生的费用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D.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可在设立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税率。( )

下列关于递延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企业应将当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全部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B、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加上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C、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D、企业不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折现

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应当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对合营企业不享有共同控制的参与方应当根据其对该合营企业的影响程度进行会计处理。对该合营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A、《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B、《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C、《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D、《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与《商品期货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相对应的会计准则包括()。A、《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B、《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C、《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D、《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

“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规定,下列属于流动负债的是()。A、应付债券B、应付票据C、专项应付款D、递延所得税负债

不同结算方式下,《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对销售商品收入确认实现的时点规定一致。

企业所得税法所规定的税金,在范围和内涵上对应于《小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其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小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企业所得税法所规定的税金。

单选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规定,下列属于流动负债的是()。A应付债券B应付票据C专项应付款D递延所得税负债

判断题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应当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A对B错

多选题与《商品期货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相对应的会计准则包括()。A《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B《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C《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D《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

单选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经济业务或事项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对于可行权日在首次执行日或之后的股份支付,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规定,按照权益工具、其他方服务或承担的以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将应计入首次执行日之前等待期的成本费用金额调整留存收益,相应增加所有者权益或负债B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将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确认为负债,不调整留存收益C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在首次执行日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不进行追溯调整D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将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含《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的投资),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单选题企业因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确认的预计负债发生变动的,企业应当进一步规范关于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会计核算,根据()应用指南的规定,对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进行会计处理。A《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C《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D《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判断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乘以所得税税率。 ( )A对B错

单选题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应确认()。A时间性差异B递延所得税负债C永久性差异D递延所得税资产

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相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企业承包经营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B公共污水处理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C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减按70%计入收入总额D居民企业从直接或间接持有股权之和达到100%的关联方取得的技术转让所得,不享受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