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堆栈区大小为512字节,栈底单元的物理地址为15230H。将两个字入栈保存后,当前栈指针所指单元的物理地址是多少?堆栈区中还能保存多少个数据?

已知堆栈区大小为512字节,栈底单元的物理地址为15230H。将两个字入栈保存后,当前栈指针所指单元的物理地址是多少?堆栈区中还能保存多少个数据?


相关考题:

在堆栈操作中,当进栈数据全部弹出后,这时SP应指向()。A.栈底单元B.7FH单元C.栈底单元地址加1D.栈底单元地址减1

设(SS)=2250H,(SP)=0140H,若在堆栈中存入5个数据,则栈顶的物理地址为__________,如果再从堆栈中取出3个数据,则栈顶的物理地址为_________。

“删除栈顶元素”、“删除栈底元素”、“判断堆栈是否为空”和“将堆栈置为空栈”这4种操作中,()不是堆栈的基本操作。

在存储器堆栈结构中,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A、栈顶单元地址B、栈底单元地址C、栈顶单元内容D、栈底单元内容

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A、栈顶单元内容B、栈顶单元地址C、栈底单元内容D、栈底单元地址

下列关于堆栈的说法,错误的是()A、以“先入后出”为原则B、栈区最高地址单元的前一个单元为栈底C、运行中SP寄存器动态跟踪栈顶位置D、压栈和弹出都是以字节为单位

在存储器堆栈中,保持不变的是()A、 栈顶B、 栈指针C、 栈底D、 栈中的数据

假设(SS)=2250H,(SP)=0140H,如果在堆栈中存入5个数据,则栈顶的物理地址为()。如果又从堆栈中取出3个数据,则栈顶的物理地址为()

已知堆栈段指针寄存器(SP)=1076H,入栈4个数,再出栈5个数后(SP)为多少?

若当前SS=3500H,SP=0800H,说明堆栈段在存储器中的物理地址,若此时入栈10个字节,SP内容是什么?若再出栈6个字节,SP为什么值?

已知堆栈段指针寄存器(SP)=1076H,入栈4个数后(SP)为多少?

设堆栈段寄存器(SS)=0E4BH,程序中设堆栈长度为200H个字节。试计算出堆栈底部字单元物理地址,堆栈指针SP初始值(即堆栈中没有数据时)和SP初始值指向的物理地址。

堆栈是一个特殊的存储器区域,其操作是以2字节单元为单位按照先进后出原则来处理;采用SP指向栈顶地址,入栈时地址变化为()。

在堆栈中保持不变的是()A、栈指针B、栈底C、栈顶D、栈中数据

在存储器堆栈结构中,在栈底为最大地址的堆栈操作中压栈是指()。A、先使SP减1,再将数据存入SP所指单元B、先使SP加1,再将数据存入SP所指单元C、先将数据存入SP所指单元,再将SP减1D、先将数据存入SP所指单元,再将SP加1

一个堆栈从3000H:0000H开始,最后一个字的偏移地址为0200H,SP内容为0052H,问:栈顶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栈底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SS的内容是多少?存入1234H后,SP内容是多少?堆栈内容如何变化?

因为SP所指栈顶为“实”栈顶,所以在入栈和出栈操作时都要先修改堆栈指针SP,再执行入栈、出栈操作。

设(SS)=0913H,堆栈的深度为40H个字节,则栈底字单元的物理地址是()。A、0916FHB、09170HC、0916EHD、0953H

何谓堆栈?为什么要设置堆栈?栈区是怎样确定的?数据进栈、出栈按照何种规律?进栈用什么指令?出栈用什么指令?进栈、出栈时栈指针如何变化?通常栈底所指是什么内容?

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A、栈顶地址B、栈底地址C、栈顶内容D、栈底内容

填空题“删除栈顶元素”、“删除栈底元素”、“判断堆栈是否为空”和“将堆栈置为空栈”这4种操作中,()不是堆栈的基本操作。

单选题在存储器堆栈中,保持不变的是()A 栈顶B 栈指针C 栈底D 栈中的数据

问答题已知堆栈区大小为512字节,栈底单元的物理地址为15230H。将两个字入栈保存后,当前栈指针所指单元的物理地址是多少?堆栈区中还能保存多少个数据?

单选题下列关于堆栈的说法,错误的是()A以“先入后出”为原则B栈区最高地址单元的前一个单元为栈底C运行中SP寄存器动态跟踪栈顶位置D压栈和弹出都是以字节为单位

判断题因为SP所指栈顶为“实”栈顶,所以在入栈和出栈操作时都要先修改堆栈指针SP,再执行入栈、出栈操作。A对B错

单选题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A栈顶单元内容B栈顶单元地址C栈底单元内容D栈底单元地址

单选题在堆栈中保持不变的是()A栈指针B栈底C栈顶D栈中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