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8日,首届全国大学生就业年会在大连召开。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但同时,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用工荒、招工难”现象。要解决就业问题,劳动者应该()①改变观念,树立职业平等观②完善市场就业机制③提高竞争意识,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④改善劳动就业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13年7月8日,首届全国大学生就业年会在大连召开。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但同时,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用工荒、招工难”现象。要解决就业问题,劳动者应该()①改变观念,树立职业平等观②完善市场就业机制③提高竞争意识,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④改善劳动就业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相关考题: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要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是要( )。A.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C.提高劳动者的素质D.转变劳动者的就业观念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要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是要( )。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劳动者应该认识到,只有不断自身素质,才能在市场竞争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告诉我们应该()A、树立自主择业观B、树立职业平等观C、树立竞争就业观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2008年我国有559万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在市场竞争中,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就业机会多。这意味着劳动者应当树立()A、自主择业观B、职业平等观C、竞争就业观D、多种方式就业观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长减速对就业带来负面影响,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促进高校毕业生任务繁重,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 ①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②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素养 ③改善创业环境.鼓励自主创业 ④完善分配制度,国家统筹安排就业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一方面是企业招收不到一线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出现了“用工荒”;另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想找的工作。这要求大学生树立()A、自主择业观B、竞争就业观C、职业平等观D、多种方式就业观

2009年,80多万名考生竞争150个中央国家机关的7000个职位。由于报名人数过多,网络系统一度瘫痪。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应该()①树立竞争就业观②改善劳动就业环境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就业是民生之本,已放在党和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解决就业问题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共同努力。解决就业问题,企业要做的是() 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②通过立法促进就业和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③提高经济效益,承担社会责任,创造就业岗位 ④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创业A、①②B、③④C、③D、④

调查显示:东部沿海地区有70%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用工荒。同时,不少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就业比较困难。要从根本上破解用工荒与求职难并存的难题,就必须()A、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劳动者权益B、更新就业观念,树立职业平等观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D、畅通就业信息,完善劳动力市场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有的学生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工作。这告诉我们()A、要树立自主择业观B、要树立职业平等观C、要树立竞争就业观D、要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既要注重扩大就业规模,更要提高就业质量。目前,我国劳动者在就业环境、劳动报酬、社会保护等方面的就业质量总体不高,就业质量不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从国家角度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的有()A、增加就业岗位,缩短劳动合同期限B、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转变就业观念,多种方式就业D、履行劳动者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就业难”依然是社会的难题。面对难题,就业者可以()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畅通就业信息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④根据自己的专长和条件,实现自主就业和创业A、①④B、②④C、①②D、①③

就业是民生之本。目前我国继续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提倡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解决创业问题就能解决就业问题B、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职业平等观C、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D、积极的就业政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201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报名工作已经结束,从报名情况来看,财政、证券、金融、税务等部门报名火热,有的部门职位只招一人却有千人报考,竞争何等的激烈;而有的部门由于要到边远或野外工作,报名人数很少,有的干脆没人报考。这种现象对劳动者就业的启发是:()A、劳动者应该树立职业平等观B、劳动者应该树立自主择业观C、劳动者就业应该多向政府求助D、劳动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

2012年12月,180多万名考生竞争中央国家机关的相关职位,最热门职位创下3619:1的纪录,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就业话题的广泛议论。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应该()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改善劳动就业环境;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截至2011年10月24日,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68∶1,竞争最激烈的职位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其竞争比例已达到3992∶1。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应该()①树立竞争就业观②改善劳动就业环境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国家角度讲应当() ①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②树立自主择业观,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自主选择职业 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④树立竞争就业观,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素质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为了应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劳动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 ①自主择业观 ②竞争就业观 ③职业平等观 ④多种方式就业观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决我国当前劳动就业问题,最根本的是要()A、国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党和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C、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D、高校转变办学观念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能生产更多的();增加居民(),提高人民();促进人的()。如何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①()必须把()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009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650万,新增劳动力800~1000万,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解决就业问题,作为劳动者应该()A、大力发展生力,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B、树立自主择业和竞争就业观C、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完美市场就业机制D、树立职业平等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十二五”时期,每年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预计约为1500万,就业总量压力很大。与此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就业问题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这要求() ①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②政府应树立竞争就业观,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 ③国家根据劳动者意愿确定经济发展速度 ④劳动者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应该抛弃“不能从‘龙门’再回到‘农门’”的观念,积极走向基层。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应该()A、受到承认和尊重B、改变就业环境C、树立职业平等观D、树立自主择业观

2009—2010年中国的就业形势将比往年要严峻得多。劳动者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就业机会多,这体现了劳动者树立了()A、自主择业观B、职业平等观C、多种方式就业观D、竞争就业观

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各级政府应该() ①发展经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②改善就业结构、加强职业培训 ③制定企业工资方案,保护劳动者权益 ④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现实生活中,有人没活干,可修脚技师等职业却后继无人;不少大学生非高薪不去,非管理岗位不去,脏、累、重活不干。这些现象表明()A、国家应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B、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C、劳动者要树立竞争就业观D、劳动者要树立职业平等观

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其中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20多家。有的企业老总还当起了“星探”,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明星”(),这与当前的“就业难”形成强烈反差。上述材料表明,劳动者()。①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②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③要依法履行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义务④要积极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