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收住院。入院时T36.5℃,HR89次/分,BP128/78mmHg,二尖瓣面容。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对称,房颤心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均可闻及Ⅲ级以上杂音。患者入院后经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拟在全麻复合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经胸骨入路进胸并顺利建立体外循环,拟在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跳液。体外循环中除灌注高钾冷停跳液行心肌保护外,还可采用下述哪些心肌保护措施?()A、全身低温B、心脏表面局部降温C、心肌诱颤D、药物预处理E、加入钙剂灌注F、使用ATP等心肌营养药

患者女性,4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收住院。入院时T36.5℃,HR89次/分,BP128/78mmHg,二尖瓣面容。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对称,房颤心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均可闻及Ⅲ级以上杂音。患者入院后经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拟在全麻复合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经胸骨入路进胸并顺利建立体外循环,拟在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跳液。体外循环中除灌注高钾冷停跳液行心肌保护外,还可采用下述哪些心肌保护措施?()

  • A、全身低温
  • B、心脏表面局部降温
  • C、心肌诱颤
  • D、药物预处理
  • E、加入钙剂灌注
  • F、使用ATP等心肌营养药

相关考题:

患者,女,28岁。自诉心脏病病史8年。查体: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并向颈部传导,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二尖瓣狭窄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B、主动脉瓣狭窄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二尖瓣狭窄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狭窄D、二尖瓣狭窄并主动脉瓣狭窄E、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替换术,下列方式中错误的是A.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B.与二尖瓣替换术同时进行时,先替换二尖瓣,再替换主动脉瓣C.采用逆行灌注法进行心肌保护D.可以采用不阻断主动脉的方法E.必须注意对冠状动脉开口的保护

女性,42岁,主诉呼吸困难,胸痛伴晕厥1次,拟诊"风湿性心脏病"收入院,心脏听诊:心率86次/分,律齐,心音正常,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粗糙而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该病人应为() A.主动脉瓣狭窄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二尖瓣狭窄D.二尖瓣关闭不全

患者女性,4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收住院。入院时T36.5℃,HR89次/分,BP128/78mmHg,二尖瓣面容。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对称,房颤心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均可闻及Ⅲ级以上杂音。患者入院后经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拟在全麻复合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提问:体外循环应准备的基本装置有哪些?A、泵B、泵压报警器C、氧合器D、热交换器E、气栓控制器F、贮血室G、血面报警器H、滤过器I、各种管道和插管提示: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经胸骨入路进胸并顺利建立体外循环,拟在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跳液。提问:体外循环中除灌注高钾冷停跳液行心肌保护外,还可采用下述哪些心肌保护措施?A、全身低温B、心脏表面局部降温C、心肌诱颤D、药物预处理E、加入钙剂灌注F、使用ATP等心肌营养药提示:患者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后心脏成功停搏,拟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此时患者的心肺功能由体外循环装置(体外循环机)维持,因此生命体征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提问:体外循环期间应监测的主要生理指标有哪些?A、直接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左房压B、温度C、呼气末二氧化碳D、静脉血氧饱和度E、心功能F、心电图G、尿量及其性状H、心率变异性I、周围组织灌注状况J、血气及电解质提示:换瓣手术进程顺利,主动脉阻断90min。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行复跳。辅助循环时间已达1/3主动脉阻断时间,各项指标满意,准备停体外循环。提问: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停止转流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A、畸形矫正或瓣膜置换等手术已完成B、鼻咽温度达33~34℃C、心电图显示良好的心律和心率D、肝素已用鱼精蛋白充分中和E、心脏功能已能维持F、pH、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在正常范围提示:患者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经换瓣后自主循环功能稳定,手术顺利结束,术毕手控呼吸、严密监测下送入ICU病房继续监测治疗。提问:体外循环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A、高热B、甲状腺功能低下C、高心输出量D、胃肠功能亢进E、低阻力性低血压F、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G、溶血反应H、心脏低排综合征I、肾功能衰竭J、脑损伤K、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L、颅内出血

女性,32岁,风湿性心脏病史10年,心脏听诊,心尖区可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和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最可能的诊断是()。A、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B、二尖瓣狭窄C、二尖瓣关闭不全D、二尖瓣狭窄并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二尖瓣狭窄并发主动脉瓣狭窄

患者女性,46岁,51kg。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Ⅲ级,拟行二尖瓣置换术。血压120/70mmHg;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75次/分。一直口服维持量地高辛。术前心超检查发现二尖瓣口面积为1cm,EF38%。经必要的术前准备后,择期在全麻复合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入手术室建立常规监测,轻度头低位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穿刺刚完成患者诉胸闷,随即咳出多量泡沫样痰,血压85/50mmHg,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130次/分,脉搏血氧饱和度83%。提示:患者二尖瓣置换手术经过顺利,主动脉开放后出现室颤,经二次胸内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20min后转为房颤心律,血压85/50mmHg,心室率128次/分。提问:下述哪些措施有助于该患者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A、尽可能缩短并行循环时间B、控制心室率低于100次/分C、充分补液使左心室舒张末期足够充盈D、维持满意的血压保证冠脉灌注压E、维持低体温以降低机体耗氧量F、血液稀释以增加心肌和组织氧供

患者女性,4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收住院。入院时T36.5℃,HR89次/分,BP128/78mmHg,二尖瓣面容。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对称,房颤心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均可闻及Ⅲ级以上杂音。患者入院后经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拟在全麻复合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提示:患者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经换瓣后自主循环功能稳定,手术顺利结束,术毕手控呼吸、严密监测下送入ICU病房继续监测治疗。提问:体外循环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A、高热B、甲状腺功能低下C、高心输出量D、胃肠功能亢进E、低阻力性低血压F、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患者女性,4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收住院。入院时T36.5℃,HR89次/分,BP128/78mmHg,二尖瓣面容。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对称,房颤心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均可闻及Ⅲ级以上杂音。患者入院后经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拟在全麻复合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提示:患者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后心脏成功停搏,拟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此时患者的心肺功能由体外循环装置(体外循环机)维持,因此生命体征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提问:体外循环期间应监测的主要生理指标有哪些?()A、直接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左房压B、温度C、呼气末二氧化碳D、静脉血氧饱和度E、心功能F、心电图

患者女性,4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收住院。入院时T36.5℃,HR89次/分,BP128/78mmHg,二尖瓣面容。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对称,房颤心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均可闻及Ⅲ级以上杂音。患者入院后经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拟在全麻复合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体外循环应准备的基本装置有哪些?()A、泵B、泵压报警器C、氧合器D、热交换器E、气栓控制器F、贮血室G、血面报警器H、滤过器I、各种管道和插管

患者女性,46岁,51kg。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Ⅲ级,拟行二尖瓣置换术。血压120/70mmHg;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75次/分。一直口服维持量地高辛。术前心超检查发现二尖瓣口面积为1cm2,EF38%。经必要的术前准备后,择期在全麻复合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入手术室建立常规监测,轻度头低位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穿刺刚完成患者诉胸闷,随即咳出多量泡沫样痰,血压85/50mmHg,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130次/分,脉搏血氧饱和度83%。患者二尖瓣置换手术经过顺利,主动脉开放后出现室颤,经二次胸内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20min后转为房颤心律,血压85/50mmHg,心室率128次/分。下述哪些措施有助于该患者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A、尽可能缩短并行循环时间B、控制心室率低于100次/分C、充分补液使左心室舒张末期足够充盈D、维持满意的血压保证冠脉灌注压E、维持低体温以降低机体耗氧量F、血液稀释以增加心肌和组织氧供G、应用药物或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H、应用正性肌力药维持适度的心肌收缩力I、增加动脉血中的氧含量

患者女性,4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收住院。入院时T36.5℃,HR89次/分,BP128/78mmHg,二尖瓣面容。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对称,房颤心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均可闻及Ⅲ级以上杂音。患者入院后经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拟在全麻复合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顺利脱离体外循环机,经换瓣后自主循环功能稳定,手术顺利结束,术毕手控呼吸、严密监测下送入ICU病房继续监测治疗。体外循环有哪些常见的并发症?()A、高热B、甲状腺功能低下C、高心输出量D、胃肠功能亢进E、低阻力性低血压F、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G、溶血反应H、心脏低排综合征I、肾功能衰竭J、脑损伤K、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L、颅内出血

女性,42岁,主诉呼吸困难,胸痛伴晕厥1次,拟诊"风湿性心脏病"收入院,心脏听诊:心率86次/分,律齐,心音正常,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闻及粗糙而响亮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该病人应为()。A、主动脉瓣狭窄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二尖瓣狭窄D、二尖瓣关闭不全

女性,40岁。心悸气短8年,心前区疼痛,晕厥发作1年。查体:心尖部可及开瓣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左缘3肋间3/6收缩期杂音。X线片左2弓突出,右侧双弧影。心电PtfV.异常,双峰P,右心室肥大。该患者诊断为()A、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并主动脉瓣狭窄B、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狭窄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并主动脉瓣狭窄E、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主动脉瓣狭窄

男性23岁。心悸气短4年,水肿2周。查体:BP110/30mmHg,面色苍白,颈静脉怒张,心界大,心尖部双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亢进,主动脉瓣区舒张期叹息样杂音,有水冲脉、枪击音。超声:二尖瓣增厚,主动脉瓣关闭欠佳有反流。该患者诊断是()A、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症,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并主动脉瓣狭窄B、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症,二尖瓣狭窄并主动脉瓣狭窄C、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症,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症二尖瓣关闭不全并主动脉瓣狭窄E、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症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并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

患者女性,4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收住院。入院时T36.5℃,HR89次/分,BP128/78mmHg,二尖瓣面容。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对称,房颤心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均可闻及Ⅲ级以上杂音。患者入院后经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拟在全麻复合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换瓣手术进程顺利,主动脉阻断90min。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行复跳。辅助循环时间已达1/3主动脉阻断时间,各项指标满意,准备停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停止转流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A、畸形矫正或瓣膜置换等手术已完成B、鼻咽温度达33~34℃C、心电图显示良好的心律和心率D、肝素已用鱼精蛋白充分中和E、心脏功能已能维持F、pH、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在正常范围

患者女性,4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收住院。入院时T36.5℃,HR89次/分,BP128/78mmHg,二尖瓣面容。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对称,房颤心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均可闻及Ⅲ级以上杂音。患者入院后经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拟在全麻复合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主动脉根部灌注冷停跳液后心脏成功停搏,拟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此时患者的心肺功能由体外循环装置(体外循环机)维持,因此生命体征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体外循环期间应监测的主要生理指标有哪些?()A、直接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左房压B、温度C、呼气末二氧化碳D、静脉血氧饱和度E、心功能F、心电图G、尿量及其性状H、心率变异性I、周围组织灌注状况J、血气及电解质

多选题患者女性,4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收住院。入院时T36.5℃,HR89次/分,BP128/78mmHg,二尖瓣面容。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对称,房颤心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均可闻及Ⅲ级以上杂音。患者入院后经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拟在全麻复合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术。提问:体外循环应准备的基本装置有哪些()?A泵B泵压报警器C氧合器D热交换器E气栓控制器F贮血室

单选题患者,男,73岁。因心力衰竭入院。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一舒张期哈气样杂音,心尖区可闻及Ⅱ级舒张期滚筒样杂音伴递增势及震颤。胸部正侧位片如下图所示。 你认为最可能的诊断是()A 梅毒性主动脉关闭不全伴Austin-Flint杂音B 主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相对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相对性二尖瓣狭窄C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关闭不全伴相对性二尖瓣狭窄D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关闭不全伴二尖瓣狭窄E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F 以上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