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新学制的确立,使工农业余学校及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学生都有可能进入高等学校。

1951年新学制的确立,使工农业余学校及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学生都有可能进入高等学校。


相关考题: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形成()、()、()、()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A、工农互补、城乡互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B、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均衡发展、共同繁荣C、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D、工农互补、城乡互补、均等发展、共同繁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苏区实行的教育类型主要有()。A.工农业余教育B.干部教育C.小学教育D.成人教育

提出了“贯彻面向工农和向工农开门的方向”的口号的是哪一次学制改革?(  )A.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B.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D.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从制度上首次确立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是(  )A.新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

“龙州起义”后成立的红色武装队伍是()。A、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B、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C、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D、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享受什么政策?

全苏区第一所妇女夜校是()A、新泉工农妇女夜校B、苏家坡平民小学C、闽西列宁师范学校D、红色医务学校

1931年7月,我军第一所军事学校在江西瑞金成立,校名()。A、中国工农红军学校B、苏维埃工农红军学院C、工农红军学院

对组织离休干部参观工农业建设项目活动有何规定?

哪一年顺德农民自卫军干部学校的建立,成为促进顺德农民武装建设、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阵地?

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干部学校有()。A、湖南自修大学B、上海大学C、农民运动讲习所D、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

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的确立,是他最伟大的历史贡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A、全面教育B、现代教育C、人民教育D、义务教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苏区实行的教育类型主要有()。A、工农业余教育B、干部教育C、小学教育D、成人教育

苏维埃政府注重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根据地普遍建立了各种学校,分别有()。A、夜校B、半日制学校C、补习学校D、识字班

多选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在苏区实行的教育类型主要有()。A工农业余教育B干部教育C小学教育D成人教育

多选题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其表现对象()A作家要表现性的人物、新的世界B所谓心得人物,就是人民大众首先是工农兵的形象,所谓心得世界就是人民大众首先是工农兵的斗争生C塑造心得人物形象,描写心得斗争生活

多选题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包括()。A干部教育B技术教育C工农群众教育D儿童教育

单选题关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教育总方针,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B学校向工农开放,着重为工农服务C对中国人办的私人学校加强改造、逐步取缔D普及与提高结合,以普及为主

单选题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A全面教育B现代教育C人民教育D义务教育

多选题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干部学校有()。A湖南自修大学B上海大学C农民运动讲习所D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

单选题1931年7月,我军第一所军事学校在江西瑞金成立,校名()。A中国工农红军学校B苏维埃工农红军学院C工农红军学院

单选题全苏区第一所妇女夜校是()A新泉工农妇女夜校B苏家坡平民小学C闽西列宁师范学校D红色医务学校

问答题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享受什么政策?

判断题国民党一大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A对B错

问答题对组织离休干部参观工农业建设项目活动有何规定?

单选题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该学制体现了“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和“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确立了各种形式的干部学校、业余学校应有的地位,使不同程度的学校互相衔接。这初步表现了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的发展,充分验证了( )正在萌芽。A职业教育B业余教育C专门教育D终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