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板内电导管应敷设在上下层钢筋之间,成排敷设的管距不得小于()mm,如果电导管上方无上层钢筋布置时,应参照土建要求采取加强措施。A、20B、25C、30D、35

混凝土板内电导管应敷设在上下层钢筋之间,成排敷设的管距不得小于()mm,如果电导管上方无上层钢筋布置时,应参照土建要求采取加强措施。

  • A、20
  • B、25
  • C、30
  • D、35

相关考题:

关于室内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说法正确的有( )A. 应先安装塑料管道 后钢制应先安装塑料管道B. 热水管道应安装在冷的上方C. 给水引入管与排出的平净距不得小于0.5mD. 室内给水与排管道平行敷设时,净距不得小于0.5mE. 室内给水与排管道交叉敷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5m

塑料阻燃型可挠(波纹)管敷设工艺标准,管路敷设:管路不得有外露现象,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其外壁与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mm。A、15B、20C、25

多孔导管(排管)的敷设应符合()规定。A、多孔导管(排管)安装时,应有倾向人孔井侧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并在人孔井内设集水坑,以便集中排水;B、多孔导管(排管)顶部距地面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时不应小于0.5m;C、多孔导管(排管)沟底部应垫平夯实,并应铺设厚度不小于60mm的混凝土垫层。D、多孔导管(排管)应避开易燃及其它管道。

埋入混凝土中的电气导管应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后方可进行,导管与模板之间距离不得小于15mm,导管可直接敷设在底层钢筋下面模板上面。

电缆与测量管路成排作上下层敷设时,其间距不宜小于()mm。

当在现浇混凝土板内敷设电管时,应走在上、下两层钢筋网的中间,并应贴()

电线保护导管不得敷设在底层钢筋下面;导管上面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成排电线保护管管与管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25mm。

管道同其他埋式光(电)缆同沟敷设之间平行净距不小于100mm,不得与其重叠和交叉。

敷设管道光(电)缆时,子管不得跨人(手)孔敷设,为节约材料,子管在管道内可以有接头。

在上下高程差较大、垂直的多根电缆通道敷设电缆的方式是()A、直埋敷设B、排管敷设C、竖井敷设D、隧道敷设

设计埋地敷设管道在有混凝土地面的区域,管顶距地面应不小于0.2m。

长途塑料管道同其他埋式通信光(电)缆同沟敷设之间平行净距不小于(),不得相互重叠和交叉。

现浇混凝土内成排敷设的电气绝缘导管管距不得小于()。A、50mmB、40mmC、30mmD、20mmE、10mm

板的边缘与钢筋间的净距(保护层)应不小于()m;设置钢筋网时,上下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m。

现浇混凝土板内电气配管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后,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敷设,且检查确认,才能绑扎上层钢筋和浇捣混凝土。

电线保护导管不得敷设在底层钢筋下面;导管上面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成排电线保护管管与管之间的问距不应小于25mm。

利用混凝土排管敷设电缆时,电缆埋设深度不宜小于()m。

混凝土排管敷设电缆时,排管必须水平。

利用混凝土排管敷设电缆时,排管顶部距地面为0.5m。

室内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敷设时,两管之间最小净距不得小于();交叉敷设时,两管之间最小净距不得小于()A、100mmB、300mmC、500mmD、0.15mmE、0.20mm

填空题板的边缘与钢筋间的净距(保护层)应不小于()m;设置钢筋网时,上下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m。

判断题电线保护导管不得敷设在底层钢筋下面;导管上面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成排电线保护管管与管之间的问距不应小于25mm。A对B错

多选题关于电缆水平敷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B电缆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C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支架敷设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0mm正确的为35D敷设方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E高压电缆应敷设在下层

单选题现浇混凝土内成排敷设的电气绝缘导管管距不得小于()。A50mmB40mmC30mmD20mmE10mm

单选题混凝土板内电导管应敷设在上下层钢筋之间,成排敷设的管距不得小于()mm,如果电导管上方无上层钢筋布置时,应参照土建要求采取加强措施。A20B25C30D35

判断题电线保护导管不得敷设在底层钢筋下面;导管上面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成排电线保护管管与管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25mm。A对B错

判断题现浇混凝土板内电气配管在底层钢筋绑扎完成后,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敷设,且检查确认,才能绑扎上层钢筋和浇捣混凝土。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