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失踪”退休金如何发? 【案例】刘景秋原系某通风设备厂(以下简称设备厂)的工人,患有轻度精神分裂证,1996年6月退休,退休月工资为462元人民币。刘景秋老伴赵彩霞原系农村居民,1980年办理“农转非”手续后与刘老汉共同生活,一直在家操持家务。老汉退休后,老俩口主要依靠设备厂所发的退休金维持生计。刘老汉夫妇婚后生育一女,女儿长大后在外地成家生活。1997年6月9日,刘老汉得知居住上海的女儿生病住院,遂乘车前去看望,从此,下落不明。1998年4月20日,鉴于退休工人多、负担重,而企业效益不好及刘景秋老人失踪达7个月之久等原因,设备厂遂停发了刘景秋老汉的退休金。 停发退休金后,赵彩霞老人当即找到设备厂,请求设备厂继续发放刘景秋老汉的退休工资,但未得到解决。因女儿生活困难,在多方努力均无结果的情况下,赵彩霞老人于同年8月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被诉人设备厂继续发放刘景秋老汉的退休工资。 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诉后,立即组成仲裁庭,在核实了上述事实的基础上,主持申诉人与被诉人进行了调解,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如下:设备厂每月发给赵彩霞老人生活困难补助费200元人民币,直至2001年7月止;刘景秋老人重新出现,设备厂恢复其退休工资的发放。至此,因老人“失踪”而导致的养老金争议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老人“失踪”退休金如何发? 【案例】刘景秋原系某通风设备厂(以下简称设备厂)的工人,患有轻度精神分裂证,1996年6月退休,退休月工资为462元人民币。刘景秋老伴赵彩霞原系农村居民,1980年办理“农转非”手续后与刘老汉共同生活,一直在家操持家务。老汉退休后,老俩口主要依靠设备厂所发的退休金维持生计。刘老汉夫妇婚后生育一女,女儿长大后在外地成家生活。1997年6月9日,刘老汉得知居住上海的女儿生病住院,遂乘车前去看望,从此,下落不明。1998年4月20日,鉴于退休工人多、负担重,而企业效益不好及刘景秋老人失踪达7个月之久等原因,设备厂遂停发了刘景秋老汉的退休金。 停发退休金后,赵彩霞老人当即找到设备厂,请求设备厂继续发放刘景秋老汉的退休工资,但未得到解决。因女儿生活困难,在多方努力均无结果的情况下,赵彩霞老人于同年8月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被诉人设备厂继续发放刘景秋老汉的退休工资。 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诉后,立即组成仲裁庭,在核实了上述事实的基础上,主持申诉人与被诉人进行了调解,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如下:设备厂每月发给赵彩霞老人生活困难补助费200元人民币,直至2001年7月止;刘景秋老人重新出现,设备厂恢复其退休工资的发放。至此,因老人“失踪”而导致的养老金争议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相关考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刘天下落不明已有5年,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其母亲申请宣告刘天死亡,刘天妻子不同意,申请宣告其失踪,人民法院应()。 A、对近亲属进行调解,促成二人达成一致B、宣告刘天失踪C、因近亲属未达成一致,不做任何宣告D、宣告刘天死亡

刘某出海捕鱼。因遇台风下落不明。现其妻王某向法院申请宣告刘某失踪,因刘某失踪后王某与他人姘居,并与姘夫合用家中财产,在确定刘某的财产代管人时,刘某父母与王某发生争议。本案中法院应依法指定谁为财产代管人?( )A.王某,理由是王某提出了宣告失踪的申请B.王某,理由是王某是刘某失踪后的第一顺序的财产代管人C.刘某的父母,理由是若指定王某则不利于保护刘某的财产D.王某和刘某的父母,理由是他(她)们均为法律规定的财产代管人

刘某系女画家,去沙漠写生,因遇沙暴下落不明。现2年有余丈夫余某向法院申请宣告刘某失踪。在确定刘某的财产代管人时,刘某的父母与王某发生争议,原因余某好吃懒做、嗜赌如命。法院应指定谁为刘某的财产代管人()。A.余某,因为余某提出了宣告失踪的申请B.余某,因为余某是刘某宣告失踪后的第一顺序的财产代管人C.余某和刘某的父母,因为他们都是法律规定的财产代管人D.刘某的父母,因为余某虽为第一顺序财产代管人,但他不利于保护刘某的财产

案例三:刘老伯今年75岁,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需要家人照顾。他的老伴今年71岁,身体条件尚可,在家中独自承担照顾刘老伯生活起居的任务。家中平时只有两位老人,生活十分冷清。两位老人依靠微薄的退休养老金生活,有一个女儿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得有几次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更谈不上照顾老人的生活了,只是每月按时寄回200元钱补贴老人的生活。最近,刘老伯的老伴外出锻炼身体时不慎摔倒,造成腿部骨折,需要卧床静养,两位老人在生活上和经济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困难,一下子陷入了困境。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刘老伯及其老伴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2).针对刘老伯及其老伴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怎样的介入策略?

78岁的老人刘保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负伤老战士,因疾病与灾祸亲人相继离他而去,他现在独自生活在军休所的一套三居室里。近来,刘保国老人的行动能力严重衰退。邻居们反映,平日里,刘保国老人用一只旧扫帚把当拐杖。他在起床的时候多次摔倒。由于行动不便,刘保国老人已经有很长时问没有洗澡了。针对这种情况,军休所的领导多次上门劝刘保国老人到机构中的光荣间人住,以便得到更好的照料和护理,但是都被老人严词拒绝。社会工作者接手这个工作以后,首先对刘保国老人的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初步了解了刘保国老人的情况后,社会工作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对刘保国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不久,医院检查的结果出来了,老人并无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多次摔倒是由颈椎病导致的眩晕所致,病情经过物理治疗已经有所改善,没有生命危险。社会工作者综合各种健康检查的结果,认为应该尊重刘保国老人的意愿,让他仍然留在军休所生活,不去机构中的光荣间入住。在目前的状况下继续让刘保国老人独立生活,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个案工作中,还需提供什么服务?( )A.消防安全评估,局部改造厨房,添置功能简便的微波炉,并教会他使用B.说服老人购买一个合适的多用途手杖C.建议老人,在需要的时候,由军休所食堂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D.带老人参加丧亲哀伤辅导小组E.军休所医务室的医护人员定期到刘保国老人家中探访

李某因债务人刘某下落不明申请宣告刘某失踪。法院经审理宣告刘某为失踪人,并指定刘妻为其财产代管人。判决生效后,刘父认为由刘妻代管财产会损害儿子的利益,要求变更刘某的财产代管人。关于本案程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7年)A.李某无权申请刘某失踪B.刘父应提起诉讼变更财产代管人,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C.刘父应向法院申请变更刘妻的财产代管权,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D.刘父应向法院申请再审变更财产代管权,法院适用再审程序审理

刘某在公众号“案例观止”上署名“法的囚徒”发表题为“法院如何做出强制利润分配最高法院案例”一文。某出版社的《最高法院公司法案例集》收录该文,某教材编写单位将该文反映的案例作为典型案例编入《公司法案例教程》,“法治纵横”公众号转载了该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刘某署名方式不合法B.“法院如何做出强制利润分配最高法院案例”在某出版社的《最高法院公司法案例集》中被正式发表C.某教材编写单位可以使用该案例且无需支付费用D.“法治纵横”公众号转载该文构成侵权,因为未经刘某和“案例观止”同意

李某因债务人刘某下落不明申请宣告刘某失踪。法院经审理宣告刘某为失踪人,并指定刘妻为其财产代管人。判决生效后,刘父认为由刘妻代管财产会损害儿子的利益,要求变更刘某的财产代管人。关于本案程序,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李某无权申请刘某失踪B.刘父应提起诉讼变更财产代管人,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C.刘父应向法院申请变更刘妻的财产代管权,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D.刘父应向法院申请再审变更财产代管权,法院适用再审程序审理

刘某在公众号“案例观止”上署名“法的囚徒”发表题为“法院如何做出强制利润分配?最高法院案例”一文。某出版社的《最高法院公司法案例集》收录该文,某教材编写单位将该文反映的案例作为典型案例编入《公司法案例教程》,“法治纵横”公众号转载了该文。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刘某署名方式不合法B.“法院如何做出强制利润分配?最高法院案例”在某出版社的《最高法院公司法案例集》中被正式发表C.某教材编写单位可以使用该案例且无需支付费用D.“法治纵横”公众号转载该文构成侵权,因为未经刘某和“法律king”同意

高龄老人刘爷爷在生活不能自理后跟着女儿生活,女儿经常责骂老人,而且工作时就将老人锁在房间里,不让他与外界接触。女儿对刘爷爷的行为属于(  )老人。A.虐待B.忽视C.剥夺D.疏于照顾

高龄老人刘爷爷在生活不能自理后,便跟着女儿生活,女儿工作时就将刘爷爷锁在房间里,不让他与外界接触,女儿对刘爷爷的行为属于()老人。A:虐待B:忽视C:剥夺D:疏于照顾

娄底退休人员应该如何申领退休金?需要提供哪些资料?

这月退休金还没有发,不知什么时候到账?如何查询?

干部出国不归、失踪、逃亡后,其档案如何处理?

退休干部失踪后,退休待遇如何处理?

下列()是正确的说法。A、老人退休金少不影响老人生活B、老人没有经济来源也不会生活不便C、老人有一定的积蓄,才会感到人生安全D、老人不再会自己有没有钱

公安部()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线启动仪式5月15日在北京举行,会媒体联合发布了反拐倡议书,号召广大媒体积极参与打拐反拐工作。A、妇女失踪B、儿童失踪C、老人失踪D、学生失踪

刘某出外做生意,因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现其妻王某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刘某失踪。因刘某失踪后王某与他人姘居,并与姘夫合用家中财产,在确定刘某的财产代管人时,刘某父母与王某发生争议。本案中,人民法院应依法指定刘某的父母为财产代管人,因为指定王某不利于保护刘某的财产。

刘某出海打鱼,因遇台风下落不明。现其妻王某向法院申请宣告刘某失踪。因刘某失踪后王某与他人姘居,并与姘夫合用家中财产,在确定刘某的财产代管人时,刘某父母与王某发生争议。法院依法指定财产代管人()。A、王某,理由是王某提出了宣告失踪的申请B、王某,理由是王某是刘某失踪后的第一顺序的财产代管人C、刘某的父母,理由是若指定王某则不利于保护刘某的财产D、王某和刘某的父母,理由是他(她)们均为法律规定的财产代管人

单选题刘老太今年已经70岁了,和大儿子以及大儿媳妇居住在一起。大儿媳妇嫌刘老太退休金太少,自己还要整天照顾她,于是时不时言语上辱骂刘老太,有时甚至打刘老太。在此案例中,刘老太正面临( )问题。A攻击行为B老年歧视和被虐待C家庭暴力D死亡问题

单选题下列()是正确的说法。A老人退休金少不影响老人生活B老人没有经济来源也不会生活不便C老人有一定的积蓄,才会感到人生安全D老人不再会自己有没有钱

问答题案例二  某社区里老街坊、老邻居多,老党员也不少,邻里关系也比较融洽。该社区老龄化程度较高,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9.5%,而且,高龄老人数量较多,社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些老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一些老人没有退休金,生活困难;一些老人经济条件虽好,子女却不在身边,时常感到孤独寂寞;一些老人反映社区文化活动太少,缺少展示才艺的舞台;一些老人被家人忽视,甚至受到虐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针对以上情况,社会工作者拟定了一个社区老人服务计划,内容包括:一是协助贫困老人获得经济补助;二是请青年志愿者为生活不便的老人提供照顾。[2013年真题]  【问题】  1.该服务计划满足了老年人的哪些需求?还有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2.如何构建社区支持网络来满足该社区老人的需求?

单选题高龄老人刘爷爷在生活不能自理后,便跟着女儿生活,女儿工作时就将刘爷爷锁在房间里,不让他与外界接触,女儿对刘爷爷的行为属于()老人。A虐待B忽视C剥夺D疏于照顾

判断题刘某出外做生意,因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现其妻王某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刘某失踪。因刘某失踪后王某与他人姘居,并与姘夫合用家中财产,在确定刘某的财产代管人时,刘某父母与王某发生争议。本案中,人民法院应依法指定刘某的父母为财产代管人,因为指定王某不利于保护刘某的财产。A对B错

问答题老人“失踪”退休金如何发? 【案例】刘景秋原系某通风设备厂(以下简称设备厂)的工人,患有轻度精神分裂证,1996年6月退休,退休月工资为462元人民币。刘景秋老伴赵彩霞原系农村居民,1980年办理“农转非”手续后与刘老汉共同生活,一直在家操持家务。老汉退休后,老俩口主要依靠设备厂所发的退休金维持生计。刘老汉夫妇婚后生育一女,女儿长大后在外地成家生活。1997年6月9日,刘老汉得知居住上海的女儿生病住院,遂乘车前去看望,从此,下落不明。1998年4月20日,鉴于退休工人多、负担重,而企业效益不好及刘景秋老人失踪达7个月之久等原因,设备厂遂停发了刘景秋老汉的退休金。 停发退休金后,赵彩霞老人当即找到设备厂,请求设备厂继续发放刘景秋老汉的退休工资,但未得到解决。因女儿生活困难,在多方努力均无结果的情况下,赵彩霞老人于同年8月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要求被诉人设备厂继续发放刘景秋老汉的退休工资。 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申诉后,立即组成仲裁庭,在核实了上述事实的基础上,主持申诉人与被诉人进行了调解,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如下:设备厂每月发给赵彩霞老人生活困难补助费200元人民币,直至2001年7月止;刘景秋老人重新出现,设备厂恢复其退休工资的发放。至此,因老人“失踪”而导致的养老金争议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问答题这月退休金还没有发,不知什么时候到账?如何查询?

问答题刘某,女,50岁,企业员工。家中有一位80岁高龄,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婆婆;还有一位85岁高龄瘫痪在床的公公,由于家庭经济收入有限,无法聘用专职保姆,照顾老人的重担就落在了刘某与其丈夫的身上。去年,公公在弥留之即交代刘某与其丈夫要照顾好婆婆,面对即将离开人世的公公,刘某与其丈夫有些措手不及,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但是对临终的公公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更好的照顾他,心中留有遗憾。社会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像刘某这样的情况在老旧社区中比较普遍,这些子女不仅要照顾家中老人,还要兼顾工作和家庭生活,往往都会身心俱疲,但是又没有很好的替代措施,所以只好默默的忍受。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他们。问题:1.结合案例,说明开展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内容。2.结合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刘某提供的支持服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