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麦粒重的途径有()A、增加籽粒干物质来源B、扩大籽粒容积C、延长灌浆时间D、提高灌浆强度E、减少干物质积累消耗

提高小麦粒重的途径有()

  • A、增加籽粒干物质来源
  • B、扩大籽粒容积
  • C、延长灌浆时间
  • D、提高灌浆强度
  • E、减少干物质积累消耗

相关考题:

一个小麦杂交组合的F2,B1,B2三个世代的粒重方差分别为500,400和450,则该杂交组合粒重的狭义遗传率为()。 A、85%B、60%C、30%D、15%

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决定于其构成因素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每粒重量的协调发展。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有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每粒重量构成,所谓产量构成三要素。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小麦产量结构三要素中,粒重的遗传力最高。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小麦的产量由单位面积上的穗数,( )和粒重构成。A.小穗数B.穗粒重C.每穗粒数D.小花数

小麦三个产量构成因素中,( )是构成小麦产量的基础。A.穗数B.穗粒重C.每穗粒数D.千粒重

小麦矮化腥黑穗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是冬小麦后期的主攻目标。A、杆状不倒B、穗大C、粒多D、提高粒重

小麦的产量由单位面积上的穗数,( )和粒重构成。A、小穗数B、穗粒重C、每穗粒数D、小花数

影响冬小麦粒重的主要因素有()、()、()、()等。

千粒重25-30克的农作物为()。A、玉米B、水稻C、小麦D、油菜

小麦高产栽培有几种途径?

属于冬小麦后期主攻目标的选项是()A、秆壮不倒B、穗大C、粒多D、提高粒重

小麦的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构成。

冬小麦后期的主攻目标是提高粒重。

小麦理论产量的计算公式是: 单位面积理论产量(kg)=(   ) ×每穗实粒数×千粒重(g)×10-2

小麦产量结构三要素中,粒重的遗传力最高。

影响小麦籽粒灌浆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提高粒重的途径有哪些?

小麦三个产量构成因素中,( )是构成小麦产量的基础。A、穗数B、穗粒重C、每穗粒数D、千粒重

在小麦灌浆过程中,粒重积累最多的时期是()。A、子粒形成期B、乳熟期C、蜡熟期D、完熟期

试述提高小麦粒重的途径。

()是小麦中的主要成分,占麦粒重的70%,面粉中的75%。

问答题试述提高小麦粒重的途径。

填空题()是小麦中的主要成分,占麦粒重的70%,面粉中的75%。

单选题水稻、小麦、芝麻、油菜等作物收割后不马上脱粒,与杆堆放在一起,有提高粒重的作用。其原理是:()A库源中心B就近供应C同化物再分配D同侧运输

问答题小麦矮化腥黑穗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多选题提高小麦粒重的途径有()A增加籽粒干物质来源B扩大籽粒容积C延长灌浆时间D提高灌浆强度E减少干物质积累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