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柔性接触网线岔时,测量、调整柔性接触线相距()mm处两工作支接触线水平、非工作支接触线抬高值。

检修柔性接触网线岔时,测量、调整柔性接触线相距()mm处两工作支接触线水平、非工作支接触线抬高值。


相关考题:

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标准值: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等高。 A、10mmB、20mmC、25mmD、30mm

在线岔交叉接触线相距500mm处,当两支均为工作支,侧线线岔接触线高差不大于()mm。A.50B.40C.30D.20

在线岔交叉接触线相距450mm处:两工作支接触线应水平,误差不超过10mm。()

在柔性网中,线岔的始触点一般在两接触线相距()处。A.350mmB.400mmC.450mmD.500mm

当线岔处两支均为工作支时,在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正线线岔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的限界值为()。A、0~30mmB、10~30mmC、0~20mmD、10~20mm

柔性线岔中,由正线与侧线组成道岔时,两工作支在相距500mm处接触线应等高,允许侧线高于正线接触线()mm。A、5~10B、10~15C、15~20D、20~25

交叉线岔两接触线相距 500 处的高差,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标准值高 50mm,侧线岔两接触线等高。

柔性线岔中,侧线与侧线组成道岔时,相距500mm处两支接触线的相对位置应满足()要求。

在柔性网的线岔处,当两支接触线均为工作支时,其始触点处距轨面的高度应相等,高差不超过()毫米;两支接触线中有一支为非工作时,则非工作支接触线抬高不小于()毫米。

由正线与侧线组成线岔时,两支接触线相距 500mm 处非工作支接触线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 50~100mm。

在柔性网中,线岔的始触点一般在两接触线相距()处。A、350mmB、400mmC、450mmD、500mm

当线岔处两支均为工作支时,在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的安全值为()。A、0~30mmB、10~30mmC、0~20mmD、10~20mm

交叉线岔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标准值: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等高。A、50B、30C、10D、20

提速区段接触网运行检修补充规定:正线线岔两支接触线相距500mm处,非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不少于()mm。A、20B、30C、50D、80

交叉线岔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标准值: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20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等高。

单选题提速区段接触网运行检修补充规定:正线线岔两支接触线相距500mm处,非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不少于()mm。A20B30C50D80

判断题交叉线岔两接触线相距 500 处的高差,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标准值高 50mm,侧线岔两接触线等高。A对B错

填空题在柔性网的线岔处,当两支接触线均为工作支时,其始触点处距轨面的高度应相等,高差不超过()毫米;两支接触线中有一支为非工作时,则非工作支接触线抬高不小于()毫米。

单选题当线岔处两支均为工作支时,在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外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抬高的标准值为()。A20mmB30mmC50mmD80mm

判断题交叉线岔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标准值: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20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等高。A对B错

单选题交叉线岔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的高差标准值:当两支均为工作支时,正线线岔的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mm,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等高。A50B30C10D20

填空题柔性线岔中,侧线与侧线组成道岔时,相距500mm处两支接触线的相对位置应满足()要求。

单选题当线岔处两支均为工作支时,在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侧线线岔两接触线的高差的安全值不大于()。A20mmB30mmC50mmD80mm

判断题由正线与侧线组成线岔时,两支接触线相距 500mm 处非工作支接触线应高于工作支接触线 50~100mm。A对B错

单选题当线岔处两支均为工作支时,在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侧线线岔两接触线高差的限界值不大于()。A20mmB30mmC50mmD80mm

单选题柔性线岔中,由正线与侧线组成道岔时,两工作支在相距500mm处接触线应等高,允许侧线高于正线接触线()mm。A5~10B10~15C15~20D20~25

填空题检修柔性接触网线岔时,测量、调整柔性接触线相距()mm处两工作支接触线水平、非工作支接触线抬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