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装置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定位器坡度,定位器限位间隙。维修周期为()。A、一季度1次B、半年1次C、1年1次D、3年1次

定位装置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定位器坡度,定位器限位间隙。维修周期为()。

  • A、一季度1次
  • B、半年1次
  • C、1年1次
  • D、3年1次

相关考题:

采用限位定位器时,定位器与该止钉的间隙d应满足的关系式是()。

接触网定位器按照结构分为( )。A.普通定位器B.限位定位器C.特型定位器D.软定位器E.硬定位器

在保证接触线高度和限位定位器限位间隙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整()使定位器的坡度符合标准,并复核拉出值。A、吊弦B、定位环C、腕臂底座D、软横跨下部定位索

限位定位器的限位间隙,拉出值在200~299(mm)内,定位器长度在900(mm)长时,限位间隙为()mm,允许偏差为±1mm。A、40B、20C、30D、60

定位器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且应满足受电弓最大动态抬升量的限位要求,在()倍最大动态抬升量时限位间隙为()。非限位定位器根部与接触线高差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

属于定位器装置维修作业工前准备材料的有()。A、定位线夹B、定位环C、定位器D、防风支撑

限位定位器的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定位管伸出支持器的长度为30-80mm。

限位装置由定位管、定位器、定位线夹及其连接零件组成。

定位装置的施工有3关键个因素:()。A、拉出值、限位间隙和定位器的允许抬升值B、拉出值、限位间隙、定位偏移C、导高、拉出值、结构高度D、侧面限界、吊弦间距、跨距

用于固定接触线的零件,主要有( )。A、定位线夹B、限位定位装置C、定位器D、支持器

维修作业时,定位器检查项目有()。A、定位管B、定位器C、定位线夹D、定位环

定位器的倾斜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用定位坡度尺检测。定位器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用异径塞钉测量,允许偏差为±1mm。1150mm定位器塞尺直径为17.2mm;1250mm定位器塞尺直径为15.8mm。

高速正线区段限位定位器的定位线夹抬升()mm时定位装置起限位作用,非高速区段抬升()mm时起限位作用。

定位器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且应满足受电弓()动态抬升量的限位要求,在1.5倍最大动态抬升量时限位间隙为()。非限位定位器根部与接触线高差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l0mm。

定位止钉间隙应满足导线最大抬升量为()mm后的定位器坡度要求。

填空题定位器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且应满足受电弓最大动态抬升量的限位要求,在1.5倍最大动态抬升量时限位间隙为()。非限位定位器根部与接触线高差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l0mm;

多选题属于定位器装置维修作业工前准备材料的有()。A定位线夹B定位环C定位器D防风支撑

判断题限位定位器的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定位管伸出支持器的长度为30-80mm。A对B错

填空题定位器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lmm。且应满足受电弓最大动态抬升量的限位要求,在()倍最大动态抬升量时限位间隙为()。非限位定位器根部与接触线高差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mm。

单选题定位装置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定位器坡度,定位器限位间隙。维修周期为()。A一季度1次B半年1次C1年1次D3年1次

单选题限位定位器的限位间隙,拉出值在200~299(mm)内,定位器长度在900(mm)长时,限位间隙为()mm,允许偏差为±1mm。A40B20C30D60

多选题维修作业时,定位器检查项目有()。A定位管B定位器C定位线夹D定位环

填空题采用限位定位器时,定位器与该止钉的间隙d应满足的关系式是()。

多选题在保证接触线高度和限位定位器限位间隙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整()使定位器的坡度符合标准,并复核拉出值。A吊弦B定位环C腕臂底座D软横跨下部定位索

判断题定位器的倾斜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用定位坡度尺检测。定位器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用异径塞钉测量,允许偏差为±1mm。1150mm定位器塞尺直径为17.2mm;1250mm定位器塞尺直径为15.8mm。A对B错

单选题定位装置的施工有3关键个因素:()。A拉出值、限位间隙和定位器的允许抬升值B拉出值、限位间隙、定位偏移C导高、拉出值、结构高度D侧面限界、吊弦间距、跨距

多选题接触网定位器按照结构分为( )。A普通定位器B限位定位器C特型定位器D软定位器E硬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