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时期,采用过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淮一带与汉族人杂居。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民大量渡江南迁。西晋末年以后,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唐朝安史之乱后,又有不少北方人迁移南方。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据1152年统计,南方人口为1684万,到1179年已达2950万,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鲜卑慕容部原居鲜卑山...晋太康十年(289年),慕容率领部落迁居徙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到大棘城(今辽宁锦州),从事农桑和畜牧。永嘉以后,北方农民大批流入慕容部中,士大夫来避难的也不少。...在内徙各胡族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汉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习俗影响汉人。靠近胡族地区的汉人,甚至在生产上也受到胡人的影响,从事畜牧或兼营畜牧。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从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明成祖以后出现了一个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避难海外。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鸦片战争后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据统计,现今居住自东南亚地区的占了将近90%,移民海外的又以广东最多,其次是福建。《文化地理学》 请回答: ①从有无组织来看,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可分为政府移民和自发移民两类,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②在中国古代的自发移民中,主要趋向有哪两种?各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③中国人向海外移民为什么在明成祖以后出现一个高潮?后来又为什么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
材料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时期,采用过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淮一带与汉族人杂居。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民大量渡江南迁。西晋末年以后,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唐朝安史之乱后,又有不少北方人迁移南方。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据1152年统计,南方人口为1684万,到1179年已达2950万,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鲜卑慕容部原居鲜卑山...晋太康十年(289年),慕容率领部落迁居徙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到大棘城(今辽宁锦州),从事农桑和畜牧。永嘉以后,北方农民大批流入慕容部中,士大夫来避难的也不少。...在内徙各胡族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汉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习俗影响汉人。靠近胡族地区的汉人,甚至在生产上也受到胡人的影响,从事畜牧或兼营畜牧。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从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明成祖以后出现了一个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避难海外。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鸦片战争后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据统计,现今居住自东南亚地区的占了将近90%,移民海外的又以广东最多,其次是福建。《文化地理学》 请回答: ①从有无组织来看,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可分为政府移民和自发移民两类,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②在中国古代的自发移民中,主要趋向有哪两种?各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③中国人向海外移民为什么在明成祖以后出现一个高潮?后来又为什么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
相关考题:
自魏晋以来,中国北方地区战乱不息,人民大量向南方迁涉,南方的江淮流域得到开发,经济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已后来居上,超过了遭受战乱破坏的黄河流域。这句话最准确的表达是( )。A.自魏晋以来,中国北方农民回避战乱而大举南迁B.自魏晋以来,北方农民的大量南迁使得江淮流域的经济得到发展C.隋唐两代,南方经济优于北方D.战争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材料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时期,采用过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淮一带与汉族人杂居。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民大量渡江南迁。西晋末年以后,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唐朝安史之乱后,又有不少北方人迁移南方。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据1
以下各项符合我国江南经济开发状况的有()①三国时,江南经济赶上了北方②西晋时,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江南地区③南朝时,江苏南部、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一带,农业比较发达④福建、广东、广西发展很快,超过了长江中下游地区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自魏晋以来,中国北方地区战乱不息,人民大量向南方迁徙,南方的江淮流域得到开发,经济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已后来居上,超过了遭受战乱破坏的黄河流域。这句话最准确的表达是 A. 自魏晋以来,中国北方农民回避战乱而大举南迁B. 自魏晋以来,北方农民的大量南迁使得江淮流域的经济得到发展C. 隋唐两代,南方经济优于北方D. 战争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2)课文摘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南迁。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但是,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长江以南的许多地区还非常落后。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那时候,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15分)
以下各项符合我国江南经济开发状况的有()①三国时,江南经济赶上了北方②西晋时,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江南地区③南朝时,江苏南部、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一带,农业比较发达④福建、广东、广西发展很快,超过了长江中下游地区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自魏晋以来,中国北方地区战乱不息,人民大量向南方迁涉,南方的江淮流域得到开发,经济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已后来居上,超过了遭受战乱破坏的黄河流域。这句话最准确的表达是( )。A、自魏晋以来,中国北方农民回避战乱而大举南迁B、自魏晋以来,北方农民的大量南迁使得江淮流域的经济得到发展C、隋唐两代,南方经济优于北方D、战争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问答题材料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时期,采用过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淮一带与汉族人杂居。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民大量渡江南迁。西晋末年以后,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唐朝安史之乱后,又有不少北方人迁移南方。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据1152年统计,南方人口为1684万,到1179年已达2950万,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鲜卑慕容部原居鲜卑山...晋太康十年(289年),慕容率领部落迁居徙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到大棘城(今辽宁锦州),从事农桑和畜牧。永嘉以后,北方农民大批流入慕容部中,士大夫来避难的也不少。...在内徙各胡族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汉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习俗影响汉人。靠近胡族地区的汉人,甚至在生产上也受到胡人的影响,从事畜牧或兼营畜牧。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从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明成祖以后出现了一个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避难海外。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鸦片战争后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据统计,现今居住自东南亚地区的占了将近90%,移民海外的又以广东最多,其次是福建。《文化地理学》 请回答: ①从有无组织来看,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可分为政府移民和自发移民两类,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②在中国古代的自发移民中,主要趋向有哪两种?各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③中国人向海外移民为什么在明成祖以后出现一个高潮?后来又为什么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
单选题“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对唐朝张籍的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特点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D南北的语言融合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