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为了对抗英法等强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结成了同盟。

1879年,为了对抗英法等强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结成了同盟。


相关考题:

20世纪30年代,确立法西斯统治,成为欧洲和亚洲策源地的国家是:() A、德国;B、奥匈帝国;C、沙皇俄国;D、日本;E、意大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是( )。A.奥匈帝国B.法国C.沙皇俄国D.意大利

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矛盾集中表现在:()A.德国与俄国的争夺B.俄国与奥匈帝国的争夺C.英国与德国的争夺D.英国与俄国的争夺

战争带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和痛苦。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并都以失败告终的国家是()。A.德国B.意大利C.奥匈帝国D.日本

下列国家没有加入三皇同盟的是(  )A.德国B.奥匈帝国C.俄国D.意大利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人刺杀,被杀害的斐迪南大公是()王储。A、意大利B、英国C、普鲁士D、奥匈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里矛盾复杂,争夺激烈,被称为“战争的火药桶”,当时在这个地区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A、英国与德国B、俄国与奥匈帝国C、德国与法国D、法国与意大利

德意志的纳粹源头可以追溯到奥匈帝国时期

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矛盾集中表现在:()A、德国与俄国的争夺B、俄国与奥匈帝国的争夺C、英国与德国的争夺D、英国与俄国的争夺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核心是()A、德国和英国B、奥匈帝国和美国C、意大利和法国D、德国和俄国

1900年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以保护在华侨民的“利益”为借口组成了()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与联军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各方面都扩大和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A、六国B、七国C、九国D、八国

加速德国投降的因素有①美国参战②奥匈帝国解体③二月革命爆发④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版图,其中变动最大的是()A、爱琴海地区B、奥匈帝国C、德国D、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年爆发,战争在以英国、法国、俄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间展开,主要战场在欧洲。A、1916B、1915C、1914

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B、英国、法国、俄国C、德国、俄国、意大利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是()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C、轴心国集团D、华约集团

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于()年爆发,战争在以英国、法国、俄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间展开,主要战场在欧洲。A1916B1915C1914

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A萨拉热窝事件爆发B德俄英法卷入战争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D凡尔登战役开始

单选题战争带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和痛苦。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并都以失败告终的国家是()。A德国B意大利C奥匈帝国D日本

单选题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矛盾集中表现在:()A德国与俄国的争夺B俄国与奥匈帝国的争夺C英国与德国的争夺D英国与俄国的争夺

判断题1879年,为了对抗英法等强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结成了同盟。A对B错

单选题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维亚人刺杀,被杀害的斐迪南大公是()王储。A意大利B英国C普鲁士D奥匈帝国

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核心是()A德国和英国B奥匈帝国和美国C意大利和法国D德国和俄国

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是()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C轴心国集团D华约集团

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版图,其中变动最大的是()A爱琴海地区B奥匈帝国C德国D法国

单选题加速德国投降的因素有①美国参战②奥匈帝国解体③二月革命爆发④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B英国、法国、俄国C德国、俄国、意大利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