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专门引下线入地点与机房通信设备接地系统入地点的隔距应()A、1mB、3mC、5mD、8m

避雷针专门引下线入地点与机房通信设备接地系统入地点的隔距应()

  • A、>1m
  • B、>3m
  • C、>5m
  • D、>8m

相关考题:

避雷针专门引下线与机房通信设备总地线平等布线时,两者的隔距应() A.>1mB.>5mC.>15mD.>20m

避雷针专门引下线与机房通信设备总地线平等布线时,两者的隔距应()。 A.1mB.5mC.15mD.20m

通信局(站)防雷接地系统包括()。 A、地网B、直击雷防护设施(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等)C、室内接地系统D、各系统设备安装的防雷设备

在通信机房作业时,应遵守通信机房的管理制度,按照指定地点设置施工的()。 A.设备区B.材料区C.工器具区D.剩余料区

同一通信局(站)内的所有通信设备的工作地和保护地应在同一接地点入地。 A.错误B.正确

避雷针下线和通信机房接地引下线距离应超过5M。 A.错误B.正确

雷电活动特殊强烈地区的主厂房,如装设直击雷保护装置(避雷针),应采取防止反击的措施,在下列捎施中不正确的是()。A.装设集中接地装置;B.加强避雷装置的分流;C.设备的接地点尽量靠近避雷针接地引下线的入地点;D.避雷针接地引下线尽量远离电气设备。

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入口等的距离不宜小于( ),否则应采取均压措施。A、1mB、3mC、5mD、7m

高层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A、1mB、3mC、5mD、8m

为了避免雷击避雷针时主接地网电位升高而造成反击,应保证连接点到()设备接地线的入地点

雷雨天巡视室外高压电气设备距离避雷器和避雷针应大于()以上。A、2mB、3mC、5mD、10m

避雷针的作用是引雷入地。

用联合接地时,弱电接地引出线和强电接地引出线不能从同一点引出,两者要距()以上。A、1MB、3MC、5MD、6M

表层套管实际下深与设计下深标准误差小于()。A、±1mB、±3mC、±5mD、±7m

若通信楼四周难以在地下敷设接地体时,可因地制宜走墙根或线槽过渡到可以入地区域再入地,从而形成沿通信楼房四周的封闭环形接地装置。避雷针专用引下线应接至铁塔地网远离机房一侧。

在进行通信管线吊挂保护时,当人工剖验并标记通信管线位置后,两侧()范围内不得使用机械施工。A、1mB、3mC、5mD、10m

当接地汇集线无法从通信楼机房的接地汇集线上引接时,对通信楼的防雷设施采用笼式避雷网方式的,基站机房设于通信楼顶层的,接地汇集线可从屋顶避雷带上引入,但其引接点应与避雷针专用雷电流引下线、天线支撑体在避雷带上连接点的距离应相隔()以上。A、2mB、3mC、4mD、5m

同一通信局(站)内的所有通信设备的工作地和保护地应在同一接地点入地。

避雷针下线和通信机房接地引下线距离应超过5M。

避雷针专门引下线与机房通信设备总地线平等布线时,两者的隔距应()A、>1mB、>5mC、>15mD、>20m

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A、1mB、3mC、5mD、10m

独立安装的天线避雷针与有线电视系统天线的水平距离应大于()。A、1mB、3mC、5mD、7m

燃气汽车在维修时,应远离火源()以上。A、1mB、3mC、5mD、10m

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不能装设在人、畜经常通行的地方,距道路应在()以上。A、1mB、3mC、5mD、7m

判断题避雷针下线和通信机房接地引下线距离应超过5M。A对B错

单选题避雷针专门引下线与机房通信设备总地线平等布线时,两者的隔距应()。A1mB5mC15mD20m

单选题避雷针专门引下线与机房通信设备总地线平等布线时,两者的隔距应()A>1mB>5mC>15mD>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