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强在华获取领事裁判权始于()A、1843年B、1864年C、1868年D、1876年

西方列强在华获取领事裁判权始于()

  • A、1843年
  • B、1864年
  • C、1868年
  • D、1876年

相关考题:

近代在中国实行的列强领事裁判权制度规定在华不同国家间的诉讼按照( )来确定管辖。A.被告主义原则B.中国政府权威C.英国领事D.各国领事协商

西方列强在华获取领事裁判权始于()A.1843年B.1864年C.1868年D.1876年

列强在华总投资结构中()。A.列强在对外输出的资本中,一般间接投资比重较大B.列强在华投资中,直接投资比重极高C.列强在华投资中,间接投资比重低D.列强在华企业全部是直接投资E.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的间接投资占重要地位

近代在中国实行的列强领事裁判权制度规定在华不同国家间的诉讼按照()来确定管辖。A被告主义原则 B.中国政府权威 C.英国领事 D.各国领事协商

下列有关会审公廨的说法,错误的是、A、会审公廨是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的观审制度B、会审公廨是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扩张和延伸C、凡涉及外国人案件,必须有领事官员参加会审D、观审租界内纯属中国人之间的诉讼

清末宣布修订法律后,西方列强放弃了在华领事裁判权。 (  )

列强争相借款给中国修筑铁路,目的是()。A、利用铁路赚钱B、占领中国市场,扩大在华投资利益C、获取土地D、迁移本国人口

列强在华总投资结构中()。A、列强在对外输出的资本中,一般间接投资比重较大B、列强在华投资中,直接投资比重极高C、列强在华投资中,间接投资比重低D、列强在华企业全部是直接投资E、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的间接投资占重要地位

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在华下列行业中投资最少的是()A、金融业B、机器制造业C、航运业D、贸易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一再谋求扩大在华的传教权,其根本目的是传播西方文化。

下列关于列强在中国获取下列特权的先后顺序是()①领事裁判权②公使驻京权③协定关税权④设厂权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①居住和租地②领事裁判权③关税自主权④最惠国待遇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在华领事裁判权”

第一次确认了西方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A、中美望厦条约B、中英烟台条约C、中英五口通商章程D、中俄天津条约

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

1928年6月国民党政府与西方列强“重订新约”的主要内容是()A、关税自主B、收回租界C、废除领事裁判权D、收回租界地

下列选项中,第一个规定列强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的是()A、《虎门条约》B、《五口通商章程》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孙中山先生的新民族主义的具体主张包括()A、取消列强在华特权B、废除领事裁判权C、恢复关税自主权D、保障人民的直接民权E、收回租界和失地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华获得的特权有()。A、大肆掠夺中国的领土和赔款B、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C、控制中国的海关D、享有领事裁判权E、获有驻军权

单选题下列有关会审公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会审公廨是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的观审制度B会审公廨是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扩张和延伸C凡涉及外国人案件,必须有领事官员参加会审D观审租界内纯属中国人之间的诉讼

名词解释题“在华领事裁判权”

判断题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一再谋求扩大在华的传教权,其根本目的是传播西方文化。A对B错

多选题1928年6月国民党政府与西方列强“重订新约”的主要内容是()A关税自主B收回租界C废除领事裁判权D收回租界地

单选题第一次确认了西方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A中美望厦条约B中英烟台条约C中英五口通商章程D中俄天津条约

多选题列强在华总投资结构中()。A列强在对外输出的资本中,一般间接投资比重较大B列强在华投资中,直接投资比重极高C列强在华投资中,间接投资比重低D列强在华企业全部是直接投资E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的间接投资占重要地位

单选题西方列强在华获取领事裁判权始于()A1843年B1864年C1868年D1876年

单选题甲午战争前西方列强在华下列行业中投资最少的是()A金融业B机器制造业C航运业D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