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我国商业银行是在()实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A、1998年B、1996年C、1994年D、1992年

改革开放后,我国商业银行是在()实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 A、1998年
  • B、1996年
  • C、1994年
  • D、1992年

相关考题: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在1984-1993年间主要采用的方式是() A.统收统支B.实贷实存C.差额包干D.比例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有()。 A、资本充足率;B、存贷款比例C、中长期贷款;D、资产流动性比例;E、备付全比例。

我国实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25%。()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其中,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 )。A.50%B.60%C.70%D.75%

( )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A.1996B.1997C.1995D.1994

按照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人民币存贷款比例应小于等于( )。A. 70%B.75%C. 80%D. 85%

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在()年。A、1997年B、1998年C、1999年D、2000年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普遍实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A、资产管理理论B、负债管理理论C、资产负债比例管理D、“实存实贷”信贷资金管理办法

试述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内容及其影响。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银行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简述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内容。

据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存贷款比例,即贷款余额/存款余额应小于等于()。A、35%B、55%C、65%D、75%

据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比例,即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应大于等于()。A、30%B、40%C、50%D、25%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在1984-1993年间主要采用的方式是()A、 统收统支B、 实贷实存C、 差额包干D、 比例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理论大体经历了的演变过程()。A、资产管理B、负债管理C、资产负债管理D、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简述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商业银行为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性”统一的目标而采取的经营管理方法是()。A、资产管理B、负债管理C、资产负债管理D、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的监控性指标包括哪些。

下列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主动进取特点最明显的是()。A、资产管理B、负债管理C、资产负债综合管理D、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单选题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在()年。A1997年B1998年C1999年D2000年

单选题商业银行为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性”统一的目标而采取的经营管理方法是()。A资产管理B负债管理C资产负债管理D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问答题简述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内容。

单选题1994年人民银行借鉴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内容,出台了(),标志着我国商业银行正式向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负债管理迈进。A《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的通知》B《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C《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D《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问答题如何看待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践发展情况

单选题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普遍实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是:()A资产管理理论B负债管理理论C资产负债比例管理D“实存实贷”信贷资金管理办法

单选题改革开放后,我国商业银行是在()实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A1998年B1996年C1994年D1992年

单选题按照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人民币存贷款比例应小于等于()。A70%B75%C80%D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