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A、领导太平天国运动B、倡导戊戌变法C、领导义和团运动D、领导辛亥革命

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

  • A、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 B、倡导戊戌变法
  • C、领导义和团运动
  • D、领导辛亥革命

相关考题:

第三党

西方国家行政科学化始于()A19世纪中叶B20世纪初期C19世纪初期D20世纪后期

20世纪初,清政府派出考察西方政治的五大臣中,谁是金石学家?

20世纪初两类歌曲元素是民歌和西方歌曲。

人类学于20世纪初由()倡导传入中国,习称()。

法国在二十世纪初有那五大报纸报纸?

以下哪个词语最能形容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艺术?()A、守旧B、创新C、浮躁D、美感

19世纪晚期,某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所指的维新党是()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日本“五五体制”的典型特征是()A、一党独大B、两党竞争C、三党轮流坐庄D、多党轮流坐庄

十四世纪未至十七世纪初是西方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一般称这个时期为()时期,也称()时期。

1870年以后,两党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互抗衡的两党是()。A、自由党、保守党B、托利党、辉格党C、工党、保守党D、民主党、共和党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在政治上的核心主张是()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民主和科学

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存现在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C、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西方近代军事思想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理论体系是在()A、17世纪中叶B、18世纪初C、19世纪初D、20世纪初

20世纪初两类歌曲元素是()和西方歌曲。

20世纪初在接受西方冲突的同时,民歌也保存了自己的特色。

下面对西方绘画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初西方绘画由表现走向再现B、20世纪初西方绘画由再现走向表现C、西方现代绘画抛弃了形D、西方现代绘画回到人的主观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和洋务派B、洋务派和维新派C、维新派和革命派D、同盟会和共产党

单选题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中法战争中国的不败而败B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中守旧派的失败C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D《辛丑条约》的签订

单选题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在政治上的核心主张是()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民主和科学

单选题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A领导太平天国运动B倡导戊戌变法C领导义和团运动D领导辛亥革命

填空题20世纪初两类歌曲元素是()和西方歌曲。

单选题日本“五五体制”的典型特征是( )A一党独大B两党竞争C三党轮流坐庄D多党轮流坐庄

单选题西方国家行政科学化始于()A19世纪中叶B20世纪初期C19世纪初期D20世纪后期

单选题1870年以后,两党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互抗衡的两党是()。A自由党、保守党B托利党、辉格党C工党、保守党D民主党、共和党

单选题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A顽固派和洋务派B洋务派和维新派C维新派和革命派D同盟会和共产党

问答题20世纪初,清政府派出考察西方政治的五大臣中,谁是金石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