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连接后接头与绝缘层的距离越小越好。

导线连接后接头与绝缘层的距离越小越好。


相关考题:

预防电气线路接触电阻过大的措施主要有()。A.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B.铜、铝线相接,宜采用铜铝过渡接头,也可采用在铜线接头处搪锡;C.通过较大电流的接头,应采用油质或氧焊接头,在连接时加弹力片后拧紧;D.要定期检查和检测接头,防止接触电阻增大,对重要的连接接头要加强监视。

现代居民所使用的电流通常是从电站输出后经过长距离输电线路输送后,经过变压器转换为低电压后进入配电箱和配电柜,再从配电箱和配电柜由电力线路输送到各个用电器。下列关于电力线路的安全管理中,说法错误的是( )。A.导线应尽量平滑顺直,工作中应尽可能减少导线的接头B.接头过多导线不宜使用,导线连接必须紧密C.铜导线与铝导线之间连接应尽量采用铜-铝过渡接头D.导线连接处的力学强度不得低于原导线力学强度的60%

导线接头与绝缘层的距离可以是()mm。A0B5C10D15

导线绝缘层破损或导线连接后都要恢复绝缘,恢复后的绝缘强度可低于原有的绝缘层强度。

导线接头与绝缘层的距离可以是()mm。A、0B、5C、10D、15

线芯连接的基本要求中说法正确的有:()。A、导线接头不能增加电阻值B、受力导线不能损坏绝缘层C、受力导线不能降低原机械强度D、不能降低原绝缘电阻

导线绝缘层破损和导线接头连接后均应恢复绝缘层,恢复后绝缘层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原有绝缘层的绝缘强度50%。

架空低压配电线路运行标准:导线连接不允许缠绕,应采用专用线夹、接续管连接;剥离绝缘层时不得损伤导线;导线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排列等符合要求。详见第四章第六节。架空低压配电线路连接,压缩连接接头电阻不应大于等长导线电阻的A.B倍。

用绝缘带包缠恢复导线接头绝缘层时,缠绕时绝缘带与导线保持约()的倾斜角。A、90°B、75°C、55°D、45°

导线连接后恢复绝缘时应从()包起。A、接头中间B、接头的任一端C、绝缘层上D、都可以

轨道接头间隙越小越好。

关于放大射线照相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大倍数存在最佳值B、工件与胶片的距离越小越好C、射线源与工件的距离越小越好D、以上都正确

导线的基本操作有导线绝缘层的剖削、导线的连接、导线的封端和导线绝缘层的恢复等。

导线的绝缘层破损后,必须恢复,导线连接后,也须恢复绝缘。恢复后的绝缘强度不应()原有绝缘层。A、低于B、高于C、等于D、高于或等于

为了保证对地距离,则导线弛度越小越好。

导线连接端绝缘层剥离后,应按规定将裸露的导体表面,用柴油擦洗干净。

小截面导线的直接连接分为()三个环节。A、绝缘层剥离B、导线连接C、绝缘测试D、绝缘层缠绕

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0.5m。

绝缘导线连接完毕后,室内导线接头在包扎时,先用绝缘带在绝缘层上缠绕(),依次包紧裸芯线的连接部分至另一端绝缘层。A、30~50mmB、40~55mmC、40~50mmD、30~55mm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连接质量应符合,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A、0.5B、2.5C、7D、5

户内布线采用塑料槽板布线时,一条槽板内应敷设同一回路或同一相导线,导线在槽板内()。A、接头不应多于一个,盖板不应挤伤导线的绝缘层B、接头不应多于一个,盖板不可接触导线的绝缘层C、不应有接头,盖板不应挤伤导线的绝缘层D、不应有接头,盖板不可接触导线的绝缘层

导线在槽板内不应设有接头,接头应置于接线盒或器具内,盖板不应挤伤导线的绝缘层。

判断题导线连接后接头与绝缘层的距离越小越好。A对B错

判断题为了保证对地距离,则导线弛度越小越好。A对B错

多选题线芯连接的基本要求中说法正确的有:()。A导线接头不能增加电阻值B受力导线不能损坏绝缘层C受力导线不能降低原机械强度D不能降低原绝缘电阻

多选题导线接头与绝缘层的距离可以是()mm。A0B5C10D15

单选题导线的绝缘层破损后,必须恢复,导线连接后,也须恢复绝缘。恢复后的绝缘强度不应()原有绝缘层。A低于B高于C等于D高于或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