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标准孵育时间为()。A、4hB、6hC、10hD、18hE、24h

大肠埃希菌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标准孵育时间为()。

  • A、4h
  • B、6h
  • C、10h
  • D、18h
  • E、24h

相关考题:

有关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试验,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菌悬液只能使用肉汤,不能用生理盐水B.流感嗜血杆菌的药敏试验选用M-H平皿C.将菌悬液涂布于M-H平皿后应立即贴纸片D.无乳链球菌的药敏试验的菌液浓度应配至1.0麦氏比浊标准E.本法不能直接读取MIC值

可造成K-B纸片法抑菌圈直径减小的因素有A.接种细菌浓度超过规定标准B.孵育时间超过规定标准C.药敏纸片超过有效期D.M-H平板琼脂厚度5mmE.测量抑菌圈直径未经过纸片中心

下列可使K-B法抑制圈直径扩大的因素是A、测量时未经过纸片中心B、接种细菌浓度为1麦氏比浊C、孵育时间36小时D、药敏纸片失效E、培养基厚度为3mm

可用于纸片扩散法的质控菌株是A、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铜绿假单胞菌D、流感嗜血杆菌E、淋病奈瑟菌

E试验与纸片琼脂扩散法的不同之处是:A、接种菌准备B、平板接种C、测出药物的MICD、孵育时间E、孵育温度

用于纸片扩散法的质控菌株有: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铜绿假单胞菌D、流感嗜血杆菌E、结核分枝杆菌

厌氧菌药敏方法应采用()。 A、K-B纸片扩散法B、稀释法C、E-test法D、纸片法

大肠埃希菌正常情况药敏试验的孵育时间为 A.5~6小时B.8~10小时C.16~18小时D.20~24小时E.48小时

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接种细菌浓度超过规定标准,会导致A.抑菌圈直径不变B.抑菌圈直径变小C.抑菌圈直径变大D.MIC不变E.MIC变小

使纸片扩散法抑菌圈直径减小的是A.接种细菌浓度超过规定标准B.孵育时间超过规定标准C.药敏纸片超过有效期D.M-H平板琼脂厚度5mmE.测量抑菌圈直径未经过纸片中心

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各纸片中心间距不可小于()。A、15mmB、4mmC、10mmD、24mmE、20mm

能使K-B纸片法抑菌圈直径增大的因素有()。A、接种细菌浓度超过规定标准B、孵育时间超过规定标准C、药敏纸片超过有效期D、M-H平板琼脂厚度3mmE、测量抑菌圈直径未经过纸片中心

下列哪种细菌的药敏试验应孵育在CO环境中?()A、大肠埃希菌B、产酸克雷伯菌C、淋病奈瑟菌D、铜绿假单胞菌E、鲍曼不动杆菌

哪些因素可影响K-B纸片扩散法的药敏结果?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在贴药敏纸片前平皿放置时间过长,会使抑菌圈_____。

下列可使K-B纸片扩散法抑菌圈增大的因素是()A、测量抑菌圈直径时未经过纸片中心B、接种细菌浓度为1麦氏浊度C、孵育时间36hD、药敏纸片过期失效E、浇制培养基时M-H琼脂厚度为3mm

下列哪种细菌的药敏试验应孵育在CO2浓度提高的空气中()A、大肠埃希菌B、产酸克雷伯菌C、淋病奈瑟菌D、铜绿假单胞菌E、鲍曼不动杆菌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失控的原因有()A、标准菌株被污染B、接种的菌悬液浓度太高或太低C、量取抑菌环直径时读数错误D、孵育温度不正确E、0.5麦氏管标准管未摇匀或过期失效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菌的药敏试验应孵育在CO2浓度提高的空气中()A大肠埃希菌B产酸克雷伯菌C淋病奈瑟菌D铜绿假单胞菌E鲍曼不动杆菌

单选题E试验与纸片琼脂扩散法的不同之处是()A接种菌准备B平板接种C测出药物的MICD孵育时间E孵育温度

单选题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各纸片中心间距不可小于()。A15mmB4mmC10mmD24mmE20mm

单选题下列可使K-B纸片扩散法抑菌圈增大的因素是A测量抑菌圈直径时未经过纸片中心B接种细菌浓度为1麦氏浊度C孵育时间36hD药敏纸片过期失效E浇制培养基时M-H琼脂厚度为3mm

填空题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在贴药敏纸片前平皿放置时间过长,会使抑菌圈_____。

单选题下列可使纸片扩散法抑菌圈增大的因素有(  )。A测量抑菌圈直径时未经过纸片中心B接种细菌浓度为l麦氏浓度C孵育时间36小时D药敏纸片过期失效E配制培养基时M-H琼脂厚度为3 mm

单选题大肠埃希菌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标准孵育时间为()。A4hB6hC10hD18hE24h

单选题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接种细菌浓度超过规定标准,会导致()。A抑菌圈直径不变B抑菌圈直径变小C抑菌圈直径变大DMIC不变EMIC变小

多选题可用于纸片扩散法的质控菌株是()A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埃希菌C铜绿假单胞菌D流感嗜血杆菌E淋病奈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