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8岁。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3年。与家人生气后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发麻,头痛,恶心未吐2小时来诊。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高密度灶。考虑本病诊断为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脑栓塞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E.脑肿瘤

患者男,68岁。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3年。与家人生气后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发麻,头痛,恶心未吐2小时来诊。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高密度灶。

考虑本病诊断为
A.脑出血
B.脑血栓形成
C.脑栓塞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脑肿瘤

参考解析

解析:3.此题考点为脑出血的诊断及治疗。头颅CT可明确出血诊断。治疗上按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该患者入院后病情继续加重,出现脑疝,出血量50ml,有手术指征,应手术治疗挽救生命。

相关考题:

男性,56岁。高血压病患者。旅游登山中突然左侧肢体发麻、乏力。急送医院,摄头颅CT片病损部位在A、左侧大脑皮质B、右侧大脑皮质C、左侧基底节区D、右侧基底节区E、小脑CT影像中描述病灶呈A、高信号区B、低信号区C、低密度区D、高密度区E、不等密度区最可能的诊断是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栓塞E、短暂脑缺血发作

患者,男,76岁。高血压病史20余年。3日前出现头晕,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现症见:头痛,呕吐,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头颅CT:脑干处可见低密度梗死灶。最可能的诊断是A、脑出血B、蛛网膜下腔出血C、脑血栓形成D、TIAE、癫痫

患者男,68岁。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3年。与家人生气后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发麻,头痛,恶心未吐2小时来诊。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高密度灶。考虑本病诊断为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脑栓塞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E、脑肿瘤以下治疗不正确的是A、卧床休息B、脱水降颅压C、控制高血压D、扩张血管药物E、必要时手术治疗F、抗凝该患者入院治疗症状持续加重,1小时后患者陷入昏迷状态,查体见双瞳孔不等大,复查头颅CT出血量约50ml,此时为挽救生命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止血B、甘油果糖静滴C、甘露醇快速静滴D、手术治疗E、预防感染F、神经营养剂G、亚低温治疗

男性,56岁。高血压患者。旅游登山中突然左侧 肢体发麻、乏力。急送医院,摄头颅CT片如图CT影像中描述病灶呈A.高信号区B.低信号区C.低密度区D.高密度区E.不等密度区

男性,56岁。高血压病患者。旅游登山中突然右侧肢体发麻、乏力。急送医院,摄头颅CT片如下图。病损部位在A.左侧大脑皮质B.右侧大脑皮质C.左侧基底节区D.右侧基底节区E.小脑

患者男,68岁。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3年。与家人生气后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发麻,头痛,恶心未吐2小时来诊。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高密度灶。考虑本病诊断为()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脑栓塞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E、脑肿瘤

男性,56岁。高血压病患者。旅游登山中突然左侧肢体发麻、乏力。急送医院,摄头颅CT片病损部位在()A、左侧大脑皮质B、右侧大脑皮质C、左侧基底节区D、右侧基底节区E、小脑

患者男,68岁。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3年。与家人生气后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发麻,头痛,恶心未吐2小时来诊。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高密度灶。该患者入院治疗症状持续加重,一小时后患者陷入昏迷状态,查体见双瞳孔不等大,复查头颅CT出血量约50ml,此时为挽救生命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止血B、甘油果糖静滴C、甘露醇快速静滴D、手术治疗E、预防感染F、神经营养剂G、亚低温治疗

患者男,68岁。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3年。与家人生气后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发麻,头痛,恶心未吐2小时来诊。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高密度灶。以下哪项治疗不正确()A、卧床休息B、脱水降颅压C、控制高血压D、扩张血管药物E、必要时手术治疗F、抗凝

59岁男性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左侧偏身痛觉减退1周来诊,头CT示右侧基底节区小低密度灶。诊断为()A、脑出血B、脑栓塞C、短暂性脑缺血D、脑血栓形成E、高血压脑病

病人57岁,有高血压病史6年,与他人发生口角后突然起病,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5分种后意识不清。查体:血压220/120mmHg,中度昏迷,瞳孔不等大,左侧5mm>右侧2mm,左侧对光反射消失,强痛刺激,右侧肢体不活动,右侧:Babinski征(+)。若行CT检查可能出现的影像改变是()。A、右基底节区低密度B、右基底节区高密度C、左基底节区低密度D、左基底节区高密度E、无异常

男性,56岁。高血压病患者。旅游登山中突然左侧肢体发麻、乏力。急送医院,摄头颅CT片CT影像中描述病灶呈()A、高信号区B、低信号区C、低密度区D、高密度区E、不等密度区

女,54岁,突然出现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6h。体检:运动性失语,右鼻唇沟浅,伸舌偏右,右侧肢体肌张力低,肌力2级,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压160/90mmHg,心率80/min。有冠心病、房颤、糖尿病史多年。如果CT发现在左侧基底节区低密度影中有少量点、片状高密度灶,诊断考虑为()A、脑出血B、蛛网膜下隙出血C、出血性梗死D、脑内钙化灶E、脑囊虫病

某患者,男,60岁,与老同学聚餐时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随即摔倒,头痛剧烈,伴有呕吐,神志清醒,无言语不清,高血压13年。头颅CT检查见"左侧基底节区可见2.1cm×4.8cm×4cm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楚",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硬膜下血肿B、出血性梗死C、高血压脑出血D、蛛网膜下腔出血E、自发性颅内出血

单选题患者男,68岁。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3年。与家人生气后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发麻,头痛,恶心未吐2小时来诊。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高密度灶。考虑本病诊断为()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脑栓塞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E脑肿瘤

单选题患者,女,62岁,有高血压病史。左偏身痛觉减退1周来诊。头颅CT示右基底节小低密度灶(5mm)(  )。ABCDE

单选题患者男,72岁,因“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说话含糊不清1d”来诊。患者近1年来经常出现头晕、右侧肢体无力伴麻木感,一般持续10~20min后症状完全消失,未予重视。无其他病史。颅脑CT: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低密度灶。结合病史,考虑患者目前的诊断为()A脑出血B脑血栓形成C脑梗死D腔隙性脑梗死E分水岭梗死

单选题男,68岁,左侧偏瘫1天,血压180/120mmHg,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高密度灶(  )。ABCDE

单选题病人57岁,有高血压病史6年,与他人发生口角后突然起病,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5分种后意识不清。查体:血压220/120mmHg,中度昏迷,瞳孔不等大,左侧5mm>右侧2mm,左侧对光反射消失,强痛刺激,右侧肢体不活动,右侧:Babinski征(+)。若行CT检查可能出现的影像改变是()。A右基底节区低密度B右基底节区高密度C左基底节区低密度D左基底节区高密度E无异常

多选题患者男,68岁。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3年。与家人生气后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发麻,头痛,恶心未吐2小时来诊。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高密度灶。以下哪项治疗不正确()A卧床休息B脱水降颅压C控制高血压D扩张血管药物E必要时手术治疗F抗凝

单选题男性,56岁。高血压病患者。旅游登山中突然左侧肢体发麻、乏力。急送医院,摄头颅CT片病损部位在()A左侧大脑皮质B右侧大脑皮质C左侧基底节区D右侧基底节区E小脑

单选题患者男,68岁。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3年。与家人生气后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发麻,头痛,恶心未吐2小时来诊。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高密度灶。该患者入院治疗症状持续加重,一小时后患者陷入昏迷状态,查体见双瞳孔不等大,复查头颅CT出血量约50ml,此时为挽救生命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A止血B甘油果糖静滴C甘露醇快速静滴D手术治疗E预防感染F神经营养剂G亚低温治疗

多选题患者男,68岁。高血压病史10年、房颤3年。与家人生气后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发麻,头痛,恶心未吐2小时来诊。头颅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一高密度灶。关于此病以下哪些表述正确()A头颅MRI检查有特征性表现B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C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不求全效D服用左旋多巴出现周围性副作用时应立即停药E美多巴由左旋多巴加苄丝肼组成,疗效优于左旋多巴F目前的治疗手段可阻止病情发展G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延缓疾病的进展,控制症状,并尽可能延长症状控制的年限H手术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症状,而且能根治疾病

单选题59岁男性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左侧偏身痛觉减退1周来诊,头CT示右侧基底节区小低密度灶。诊断为()A脑出血B脑栓塞C短暂性脑缺血D脑血栓形成E高血压脑病

单选题男,68岁,左侧偏瘫一天,血压180/120mmHg,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高密度灶(  )。ABCDE

单选题患者,男,76岁。高血压病史20余年。3日前出现头晕,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现症见:头痛,呕吐,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头颅CT:脑干处可见低密度梗死灶。最可能的诊断是()A脑出血B蛛网膜下腔出血C脑血栓形成DTIAE癫痫

单选题男性,56岁。高血压病患者。旅游登山中突然左侧肢体发麻、乏力。急送医院,摄头颅CT片如下图。 病损部位在()A 左侧大脑皮质B 右侧大脑皮质C 左侧基底节区D 右侧基底节区E 小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