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下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作抗浮桩,桩径0.6m,桩长15.0m,承台平面尺寸27.6m×37.2m,纵横向按等间距布桩,桩中心距2.4m,边桩中心距承台边缘0.6m,桩数为12×16=192根,土层分布及桩侧土的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如图所示。粉砂抗拔系数取0.7,细砂抗拔系数取0.6,群桩基础所包围体积内的桩土平均重度取18.8kN/m3,水的重度取10kN/m3。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当群桩呈整体破坏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基桩能承受的最大上拔力接近下列何值(  ) A. 145kN B. 820kN C. 850kN D. 1600kN

某地下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作抗浮桩,桩径0.6m,桩长15.0m,承台平面尺寸27.6m×37.2m,纵横向按等间距布桩,桩中心距2.4m,边桩中心距承台边缘0.6m,桩数为12×16=192根,土层分布及桩侧土的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如图所示。粉砂抗拔系数取0.7,细砂抗拔系数取0.6,群桩基础所包围体积内的桩土平均重度取18.8kN/m3,水的重度取10kN/m3。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当群桩呈整体破坏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基桩能承受的最大上拔力接近下列何值(  )


A. 145kN
B. 820kN
C. 850kN
D. 1600kN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4.5条规定,承受拔力的桩基,应按下列公式同时验算群桩基础呈整体破坏的抗拔承载力:
Nk≤Tgk/2+Ggp
根据第5.4.6条第2款规定,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将数据代入上式,验算群桩基础呈整体破坏,可得:Nk≤Tgk/2+Ggp=294.2/2+679.4=826.5kN

相关考题:

桩基承台的平面尺寸由()确定。 A、桩距、桩长、桩根数B、桩长、桩根数、边桩中C、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桩长、桩距D、桩距、桩根数、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

某办公楼柱下桩基础采用等边三桩承台,桩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直径d=600mm。框架柱为圆柱,直径为8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20kN/m3。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及岩土参数等如题14~17图所示。桩基的环境类别为二a,建筑所在地对桩基混凝土耐久性无可靠工程经验。 为提高桩的承载力及减少沉降,灌注桩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且施工满足《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相关规定。假定,第②层粉质黏土及第③层黏土的后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βs=1.5,第④层细砂的后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βs=1.6,第④层细砂的后注浆端阻力增强系数βp=2.4。试问,在进行初步设计时,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间的经验公式,估算的桩端后注浆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400B. 1500C. 1600D. 3000

某建筑物的地基设计等级为乙级,独立柱基的尺寸及桩的布置见图。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设计值Fk=8000kN,力矩设计值Mk=1200kN·m;基础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d=600mm,承台埋置深度3m,各土层的桩基础设计参数见表。.8.在验算桩身混凝土强度时,下列(  )不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 A. 预制桩的工作条件系数取0.85 B. 灌注桩的工作条件系数取0.7~0.8 C. 取结构重要性系数1.0 D. 取安全系数1.0

承台下为4根直径为600mm钻孔灌注桩,桩长15m,承台平面尺寸及基桩分布如右图所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 94一94)分析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ηc值,正确答案为()。A. 0.297 B. 0.380 C. 0.324 D. 0.421

承台下为4根直径为600mm钻孔灌注桩,桩长15m,承台平面尺寸及基桩分布如图4-2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的值为()。A. 0. 06 B. 0. 08 C.0.07 D. 0. 10

承台下为4根直径为600mm钻孔灌注桩,桩长15m,承台平面尺寸及基桩分布如图所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ηc,其值为( )。(注A. 0.297B. 0.380C. 0.324D. 0.421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关于承受上拔力桩基的说法中,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A.对于二级建筑桩基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桩上拔静载试验确定B.应同时验算群桩呈整体破坏和呈非整体破坏的基桩抗拔承载力C.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与桩自重之和D.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与群桩基础所包围的土的自重之和

某位于季节性冻土地基上的轻型建筑采用短桩基础,场地标准冻深为2.5m。地面以下20m深度内为粉土,土中含盐量不大于0.5%,属冻胀土。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30kPa,桩型为直径0.6m的钻孔灌注桩,表面粗糙。当群柱呈非整体破坏时,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自地面算起,满足抗冻拔稳定要求的最短桩长最接近下列何值?(  )(NG=180kN,桩身重度取25kN/m3,抗拔系数取0.5,切向冻胀力及相关系数取规范表中相应的最小值)A、4、7mB、6、0mC、7、2mD、8、3m

某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0.6m,桩长10.0m。承台底面尺寸及布桩如图所示,承台顶面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的竖向力Fk=6300kN。土层条件及桩基计算参数如表10、图10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用于软弱下卧层④层顶面的附加应力σz最接近下列何值?(  )(承台及其上覆土的重度取20kN/m3)A、8、5kPaB、18kPaC、30kPaD、40kPa

某地下车库作用有141MN的浮力,基础上部结构和土重为108 MN,拟设置直径 600 mm,长10 m的抗浮桩,桩身重度为25 kN/m3,水重度为10 kN/m3,基础底面以下10m内为粉质黏土,其桩侧极限摩阻力为36 kPa,车库结构侧面与土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按群桩呈非整体破坏估算,需要设置抗拔桩的数量至少应大于()。(A) 83 根 (B) 89 根 (C) 108 根 (D) 118 根

如图所示,某泵房按二级桩基考虑,为抗浮设置抗拔桩,上拔力设计值为600kN,桩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d=550mm,桩长l=16m,桩群边缘尺寸为20m×10m,桩数为50根,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群桩基础及基桩的抗拔承载力,下列()组与结果最接近。(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γs=1.65,抗拔系数λi:对黏性土取0.7,对砂土取0.6,桩身材料重度γ=25kN/m3;群桩基础平均重度γ= 20kN/m3) A.群桩和基桩都满足要求 B.群桩满足要求,基桩不满足要求 C.群桩不满足要求,基桩满足要求 D.群桩和基桩都不满足要求

某公路桥梁钻孔桩为摩擦桩,桩径为1.0 m,桩长35 m,土层分布及桩侧摩阻力标准值qik,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基本允许值[fa0]如图所示,桩端以上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γ2=20 KN/m3,桩端处土的容许承载力随深度修正系数k2=5.0,根据《公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计算,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最接近()。(取修正系数λ=0. 8,清底系数m0=0. 8)(A) 5620 kN (B) 5780 kN (C) 5940 kN (D) 6280 kN

如图4 -22所示,某泵房按丙级桩基考虑,为抗浮设置抗拔桩,上拔力设计值为 600kN,桩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d=550mm,桩长l= 16m,桩群边缘尺寸为20m×10m,桩数为50根,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群桩基础及基桩的抗拔承载力,下列哪一组与结果最接近?( )(抗拔系数λi:对黏性土取0.7,对砂土取0.6,桩身材料重度y=25kN/m3;群桩基础平均重度y =20kN/m3)A.群桩和基桩都满足要求 B.群桩满足要求,基桩不满足要求 C.群桩不满足要求,基桩满足要求 D.群桩和基桩都不满足要求

某地下车库作用有141MN浮力,基础及上部结构和土重为108MN。拟设置直径 600mm、长10m的抗拔桩,桩身重度为25kN/m3。水的重度取10kN/m3。基础底面以下10m内为粉质黏土,其桩侧极限摩阻力为36kPa,车库结构侧面与土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按群桩呈非整体破坏,估算需设置抗拔桩的数量至少应大于下列哪个选项?(取粉质黏土抗拔系数λ= 0. 70) ( )A. 83 根 B. 89 根 C. 108 根 D. 118 根

某多层建筑采用条形基础,宽度1m,其地质条件如图所示,基础底面埋深为地面下2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拟采用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减小基础沉降,桩基设计采用桩径为600mm的钻孔灌注桩,桩端进入第②层土2m,如果桩沿条形基础的中心线单排均匀布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桩间距选项中哪一个最适宜(传至条形基础顶面的荷载Fk=120kN/m,基础底面以上土和承台的重度取20kN/m3,承台面积控制系数ξ=0.6,承台效应系数ηc=0.6)(  ) A. 4.2m B. 3.6m C. 3.0m D. 2.4m

某柱下六桩独立桩基,承台埋深3.0m,承台面积取2.4m×4.0m,采用直径0.4m的灌注桩,桩长12m,距径比sa/d=4,桩顶以下土层参数如表4-1所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 J94-2008),考虑承台效应(取承台效应系数ηc=0. 14),试确定考虑地震作用时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之比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取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ξa=1.5)( ) A. 1.05 B. 1.11 C. 1. 16 D. 1.20

某搅拌桩复合地基,搅拌桩桩长10m,桩径0.6m,桩距1.5m,正方形布置。搅拌桩湿法施工,从桩顶标高处向下的土层参数见下表。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估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0.8,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取1.0)(  )A、 117kPaB、 126kPaC、 133kPaD、 150kPa

某柱下6桩独立基础,承台埋深3.0 m,承台面积2.4X4 m3,采用直径0. 4 m 灌注桩,桩长12 m,桩距Sa/d=4,桩顶以下土层参数如下,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考虑承台效应,(取承台效应系数ηc=0. 14)试确定考虑地震作用时,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之比最接近()。(取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ξa=1.5) (A) 1. 05 (B) 1. 11 (C) 1. 16 (D) 1. 26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下图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为抗拔系数。提示:按《建筑粧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主楼范围以外的地下室工程桩均按抗拔桩设计,一柱一桩,抗拔桩未采取后注浆措施。已知抗拔桩的桩径、桩顶标高及桩底端标高同下图所示的承压桩(容重为25kN/m3)。试问,为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桩允许拔力最大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土层条件计算。A.850 B.1000 C.1700 D.2000

某工程由两幢7层主楼及地下车库组成,统一设一层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桩基础。工程桩采用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桩身纵筋锚入承台内800mm,主楼桩基础采用一柱一桩的布置形式,桩径800mm,有效桩长26m,以碎石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7m;地基中分布有厚度达17m的淤泥,其不排水抗剪强度为9kPa。主楼局部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如图5-8所示,地下水位稳定于地面以下1m,λ为抗拔系数。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主楼范围以外的地下室工程桩均按抗拔桩设计,一柱一桩,抗拔桩未采取后注浆措施。已知抗拔桩的桩径、桩顶标高及桩底端标高同图16(Z)所示的承压桩(容重为25kN/m3)。试问,为满足地下室抗浮要求,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桩允许拔力最大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土层条件计算。A.850B.1000C.1700D.2000

水平承载力群桩效应与下列()无关。()A、桩的距径比及排列方式B、桩与承台的连接形式C、承台底及侧面的土的性质D、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的桩基沉降计算公式中,等效沉降系数ψc取值时,下列( )说法是正确的。A、与土的种类有关B、与沿承台短边(矩形布桩时)布桩多少有关C、与桩中心距大小有关D、与承台长宽比有关E、当承台尺寸、桩径、桩距相同时,桩愈长ψe值愈大,桩愈短ψe值愈小

下列何种情况要求桩通长配筋()A、端承桩B、承受负摩阻力的桩C、抗拔桩D、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

单选题某抗拔基桩桩顶拔力为800kN,地基土为单一的黏土,桩侧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50kPa,抗拔系数取为0.8,桩身直径为0.5m,桩顶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桩身混凝土重度为25kN/m3,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群桩基础呈非整体破坏情况下,基桩桩长至少不小于下列哪一个选项?(  )[2011年真题]A15mB18mC21mD24m

单选题某位于季节性冻土地基上的轻型建筑采用短桩基础,场地标准冻深为2.5m。地面以下20m深度内为粉土,土中含盐量不大于0.5%,属冻胀土。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为30kPa,桩型为直径0.6m的钻孔灌注桩,表面粗糙。当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自地面算起,满足抗冻拔稳定要求的最短桩长最接近下列何值?(NG=180kN,桩身重度取25kN/m3,抗拔系数取0.5,切向冻胀力及相关系数取规范表中相应的最小值)(  )[2014年真题]A4.7mB6.0mC7.2mD8.3m

单选题确定群桩(桩数不小于4根)中复合基桩承载力设计值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对端承桩复合桩基,一般不考虑承台底土的作用效应B当承台底面以下为可液化土时,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ηc2=0C当距径比sa2/d6时,不考虑承台效应,取ηc2=0D对采用后注浆灌注桩的承台,ηc2宜取低值

多选题《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的桩基沉降计算公式中,等效沉降系数ψc取值时,下列( )说法是正确的。A与土的种类有关B与沿承台短边(矩形布桩时)布桩多少有关C与桩中心距大小有关D与承台长宽比有关E当承台尺寸、桩径、桩距相同时,桩愈长ψe值愈大,桩愈短ψe值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