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述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及其取证模式 背景与答题要求 审计过程是对审计事项与相关既定标准之间的相符程度进行检查和评价的过程,也是取证过程。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获取审计证据的质量高低和取证模式的合理性。因此,采用适当的取证模式,获取符合质量要求的审计证据是每一次审计成败的关键。 2.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二)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 (三)三种主要的取证模式 (四)影响审计取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1.试述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及其取证模式
背景与答题要求
审计过程是对审计事项与相关既定标准之间的相符程度进行检查和评价的过程,也是取证过程。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获取审计证据的质量高低和取证模式的合理性。因此,采用适当的取证模式,获取符合质量要求的审计证据是每一次审计成败的关键。
2.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二)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
(三)三种主要的取证模式
(四)影响审计取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参考解析

解析:(一)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形成审计结论的证明材料。(二)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样本量有关。特别是对样本证据而言,证据应达到数量要求(即达到统计原理所必需的数值要求),同时样本项目还应具备代表性。
2.适当性。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质量的衡量。审计证据在支持审计结论方面具有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事项及其具体审计目标之间具有实质性联系。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真实、可信。
(三)三种主要的取证模式
1.账项基础审计。账项基础审计将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账簿作为取证工作的切入点,在规划和实施审计时,审计人员将工作重心直接放在会计账簿上,因此也叫“簿记审计”。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今天,许多审计方法已臻于成熟,并形成了体系,这些方法在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中仍然得到广泛的运用。其中常用方法和具体方法主要有:顺查法和逆查法;详查法和抽查法。
2.制度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是以内部控制制度评审为基础所进行的审计,其程序设置的切入点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调查、测试和评价,来确定账表余额检查的深度与广度,最终达到检查证账表余额真实性的目的。制度基础审计的基本模式是:计划阶段:调查并初步评价内部控制;期中阶段:测试并最终评价内部控制;期末阶段:依据内部控制评审结果进行账表余额检查;报告阶段:报告全部审计结果并报告内部控制评审结果。如果不考虑正常的审计阶段,并以测试术语表示,其基本模式足:调查内部控制一符合性测试一实质性测试。
3.风险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程序并没有脱离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目前,世界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公认的程序,而且大多数方法仍停留在研究阶段,已研究出来的风险模型应用起来也非常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在下述问题上已取得共识,即在审计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都要进行风险分析和控制。
(四)影响审计取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1.目标导向分析。在选择审计取证模式时,首要的考虑因素应该是审计目标,因为不同的模
式适用于不同的目标。从历史上看,账项基础审计比较适用于弊端审计或错弊审计,亦即比较适用于单一合法性审计目标;制度基础审计比较适用于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亦即比较适用于以真实公允性为首要目标的定期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则适用于高风险领域中的真实公允性财务报表审计。
2.风险导向分析。从审计的发展看,早期账项基础审计南于采用详细审计方法,审计风险是比较低的。为提高效率采取制度基础审计后,由于抽样方法的引入,使审计风险程度加大,最终使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基础审计发展。从人们的认识看,早期账项基础审计阶段,风险只是人们的潜意识,审计方法并没有将客观的风险显现出来,人们没有明确风险因素对审计的影响;制度基础审计阶段,风险成为人们的明确意识,抽样审计方法将客观的风险完全暴露在人们的面前,职业界越来越意识到控制风险的重要性。风险基础审计阶段,即风险型制度基础审计阶段,风险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职业界通过审计方法的改进来分析、控制客观的风险,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风险导向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审计人员选择有效的审计方法,分析、控制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3.资源分析。审计取证模式的选择必然要受到审计资源限制的影响,事实上,审计取证模式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审计目标演变和资源条件限制所造成的。错弊审计以合法性为首要目标,要求采用详细的账项基础审计。以真实公允性为首要目标的审计,不要求必须采用详细的账项基础审计。这种目标转变为审计取证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先决条件,但是,以真实性为主要目标的审计并没有放弃合法性目标,只是将其置于第二位。同时,以真实性为主要目标的审计要对审计事项做出全面评价,而不是单纯揭示问题,因而其工作量并不比错弊审计小,如果采用详细的账项基础审计方法反而要比错弊审计增加更多的人财物力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存在着资源限制(这一点几乎是肯定的),人们必须在审计方法上进行创新,这又为审计取证模式的转变确立了必要条件。

相关考题:

简述模式识别的特征分析理论及其支持证据

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个重要特征,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充分性和适当性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才是有证明力的B. 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越少C. 如果审计证据质量存在缺陷,仅获取更多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D. 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注册会计师必须收集更多数量的审计证据,否则无法形成审计意见

简要说明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下列做法中,属于运用审计证据整理分析方法中的比较方法的有:A、按一定的方法对数据方面的审计证据加以计算B、将各种审计证据加以比较,从中分析出被审计对外经济活动的特征及其变动趋势C、将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加以比较,判断审计证据是否符合需要D、对各类审计证据及其所形成的局部审计结论进行综合分析E、将收集到的个别审计证据按期证明力的强弱加以归类

直接用于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是( )。A.审计取证基本方法B.审计取证具体方法C.详查法D.抽查法

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审计证据的特征包括适当性和充分性B、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可体现为审计证据是否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C、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D、只有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才是有证明力的E、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

下列有关审计证据质量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审计证据的客观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要求B.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之间或与其他审计证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程度C.审计证据的合法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应符合法定要求D.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反映审计事项客观现实的程度E.对于重要事项,不应以审计成本的高低或获取证据的难易程度为由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

下列有关审计证据质量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审计证据的客观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要求B.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是指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与审计事项及其具体审计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C.审计证据的合法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应符合法定要求D.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反映审计事项客观现实的程度

下列关于审计取证模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账目基础审计直接从会计资料的审查入手收集有关审计证据B、账目基础审计以数据的可靠性为着眼点C、风险基础审计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D、运用账目基础审计模式需要大量采用抽查方法

从历史上看,审计取证模式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审计学科的发展变化。试述审计取证模式的类别及审计取证模式的影响因素。 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一) 分别说明审计目标、审计风险和审计资源对选择审计取证模式的影响

一、题目 试述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及其取证模式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审计过程是对审计事项与相关既定标准之间的相符程度进行检查和评价的过程,也是取证过程。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获取审计证据的质量高低和取证模式的理性。因此,采用适当的取证模式,获取符合质量要求的审计证据是每一次审计成败的关键。 请按以下层次回答问题:(一)审计证据的含义(二)审计证据的质量特征(三)三种主要的取证模式(四)影响审计取证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审计证据对于审计工作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试述审计证据的含义及质量特征要求。请按以下层次论述: (一) 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的类型与取证途径不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以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为特征的审计取证模式是()。A、制度基础审计B、风险基础审计C、业务基础审计D、账目基础审计

以下关于凋取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有()。A、将《调取证据清单》只需交给证据保管人员,同时附卷。B、向有关单位收集、调取的书面证据材料,要求提供人必须签名,并加盖被调取单位印章C、在《调取证据通知书》上写明调取证据的名称、特征、数量及调取的理由和法律依据D、在调取证据时,口头将署调取的证据的名称、特征、数量告知被调取证据的单位或个人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在调取证据时,口头将要调取的证据的名称、特征、数量告知被调取证据的单位或个人B、向有关单位收集、调取的书面证据材料,要求提供人必须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C、在《调取证据通知书》上写明调取证据的名称、特征、数量及调取的理由和法律依据D、将《调取证据清单》只需交给证据保管人员,同时附卷

审计证据的数量与质量特征?

审计人员对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分析时,应当关注下列方面:()。A、一种取证方法获取的审计证据可能既与某些具体审计目标相关,也与其他具体审计目标有关B、一种取证方法获取的审计证据可能只与某些具体审计目标相关,而与其他具体审计目标无关C、针对一项具体审计目标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者获取不同形式的审计证据D、针对一项具体审计目标可以从相似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者获取类似形式的审计证据

不同的审计方式,所需审计证据不同,可以取证的途径不同,就要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

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审计证据的质量越低,就需要更多的审计证据()

为了收集一种证据,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取证方法,一种取证方法也可以取得不同的审计证据。

以下关于调取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有()A、将《调取证据清单》只需交给证据保管人员,同时附卷B、向有关单位收集、调取的书面证据材料,必须由提供人签名,并加盖被调取单位印章C、在《调取证据清单》上写明调取证据的名称、特征、数量及调取的理由和法律依据D、在调取证据时,口头将要调取的证据的名称、特征、数量告知被调取证据的单位或个人

单选题对审计全过程中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分析的基础上,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取证模式是( )。A账目基础审计B制度基础审计C风险基础审计D数据基础审计

问答题审计证据的数量与质量特征?

单选题审计证据具有充分性和适当性的特征,以下有关审计证据特征的理解中,恰当的是(  )。A获取的审计证据数量越多,越能增进审计证据的适当性B审计证据越适当,需要的数量越多C如果审计证据质量不高,则需要更多的证据增强其证明力D审计证据质量存在缺陷,无法依靠证据的数量弥补

单选题以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为特征的审计取证模式是()。A制度基础审计B风险基础审计C业务基础审计D账目基础审计

多选题下列关于审计证据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有( )。A审计证据是评价审计事项的事实根据B审计工作的质量取决于审计证据的质量C审计证据是行政诉讼的佐证资料D审计任务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取证工作是否成功E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都必须有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