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中标一给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此水池结构为完全地下式单元组合现浇钢筋混凝土薄壳型结构。水池埋深总高度11m,设计水深9m。水池平面尺寸为31×22m,底板厚1200mm,壁板厚230mm,施工恰逢11 月。项目部编制了相关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了专家论证。项目部编制了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①→池底防渗层施工→浇筑池底混凝土垫层→②→池壁分块浇筑→③→底板嵌缝→池壁防水层施工→功能性试验。并组织实施。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在浇筑池壁混凝土时发生了混凝土大量外泄,项目部立即停止了浇筑并采取了相关技术措施。事件二:由于项目赶工期,项目部在模板施工完毕后直接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发现混凝土杂质过多。事件三: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气温过低,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强度增长缓慢,有些部位强度不再增长,项目部采取了相应的继续措施。事件四:项目部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等内容。由于赶进度,施工作业人员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 前在底板混凝土上踩踏,造成混凝土面上有脚印的迹象。项目部对作业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采取了相关技术措施进行补救。问题:1.补充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中①、②、③的名称。2.指出事件一中造成混凝土大量外泄可能的原因。3.写出事件二中项目部应做的正确做法。4.针对事件三中项目部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5.补充事件四中专项施工方案包括的内容,项目部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进行补救?6.写出本项目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工程,并说明理由。

A 公司中标一给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此水池结构为完全地下式单元组合现浇钢筋混凝土薄壳型结构。水池埋深总高度11m,设计水深9m。水池平面尺寸为31×22m,底板厚1200mm,壁板厚230mm,施工恰逢11 月。项目部编制了相关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了专家论证。项目部编制了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①→池底防渗层施工→浇筑池底混凝土垫层→②→池壁分块浇筑→③→底板嵌缝→池壁防水层施工→功能性试验。并组织实施。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浇筑池壁混凝土时发生了混凝土大量外泄,项目部立即停止了浇筑并采取了相关技术措施。
事件二:由于项目赶工期,项目部在模板施工完毕后直接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发现混凝土杂质过多。
事件三: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气温过低,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强度增长缓慢,有些部位强度不再增长,项目部采取了相应的继续措施。
事件四:项目部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等内容。由于赶进度,施工作业人员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 前在底板混凝土上踩踏,造成混凝土面上有脚印的迹象。项目部对作业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采取了相关技术措施进行补救。
问题:
1.补充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中①、②、③的名称。
2.指出事件一中造成混凝土大量外泄可能的原因。
3.写出事件二中项目部应做的正确做法。
4.针对事件三中项目部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5.补充事件四中专项施工方案包括的内容,项目部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进行补救?
6.写出本项目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工程,并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解析:1.①:中心支柱浇筑。②:池内防水层施工。③:底板分块浇筑。
2.原因:模板安装位置不正确、拼缝不紧密造成漏浆;对拉螺栓、垫块等安装不稳固;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穿墙套管有遗漏,且安装不牢固。
3.正确做法: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部清扫干净,经检验合格后,再将窗口封闭。
4.调整配合比方法;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掺用引气剂,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对原材料进行加热,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灌以后,还储备有相当的热量;采用外部加热法;使用抗冻外加剂。
5.补充的内容:施工计划、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验收要求、应急处置措施、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项目部采取的措施:混凝土还没有全部硬化前用砂浆和水泥灰压实抹光。
6.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工程:(1)土方的开挖、支护、降水工程。理由:水池开挖深度超过5m。(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理由:水池模板及支撑搭设高度8m 及以上;搭设跨度18m 及以上

相关考题:

预制安装混凝土水池时,因为矩形水池用四角现浇混凝土壁板及预制壁板缝间钢筋结构保证水池整体性,故矩形水池在板缝混凝土浇筑前必须严格按( )施工。A.施工要求,处理好板缝结构B.施工现场情况,严格按浇注程序C.设计要求,完善水池四壁板缝结构D.设计要求,完善板缝钢筋结构

预制安装水池满水试验能否达到较好标准,除底板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壁板施工质量满足抗渗标准外,( )也是防渗漏的关键,必须控制其施工质量。A.底板缝混凝土B.预制混凝土壁板C.现浇壁板缝混凝土D.施工时浇筑板缝混凝土量的多少

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的中心支柱浇筑,下一步骤为( )。A.池底防渗层施工B.浇筑池底混凝土垫层C.池内防水层施工D.池壁分块浇筑

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流程中,不含()工序。 A. 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 B.中心支柱浇筑C.底板浇筑 D.顶板浇筑

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中,不含()工序。 A. 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 B.中心支柱浇筑C.底板分块浇筑 D.顶板浇筑

水池底板施工的关键是( )。A.确保底板各部轴线位置及高程符合标准要求B.钢筋位置要准确C.混凝土的强度及抗渗性强度等级要符合标准要求D.设缝水池底板连续一次浇筑E.设缝水池的变形缝防水性能要符合要求

整体式现浇混凝土施工池体结构施工流程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B.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防水层施工→垫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C.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底板浇筑→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功能性试验→扳浇筑D.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功能性试验→顶板浇筑

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流程( )。A.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防水施工→垫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B.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底板浇筑→垫层施工→防水施工→池壁及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C.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D.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底板浇筑→防水施工→垫层施工→池壁及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

某公司中标承建水源工程,项目包括43.2m×54.6m清水池两座,两池水平距离900mm。水池设计埋深5m,底板下为预应力管桩基础,池内净高5m,底板顶面设计标高-0.3m,底板厚500mm,池壁厚350mm,顶板厚250mm,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内支撑顶板的现浇柱的柱距为3800mm×3800mm,每座水池中间在长度方向设一道1m宽的后浇带,宽度方向设一道30mm的伸缩缝,缝缝内设橡胶止水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15,水池结构C30P8防水混凝土。施工项目部编制的清水池专项施工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为满足水厂通水计划,施工项目部拟采用膨胀加强带技术,取消后浇带,以便加快施工速度。事件二:原设计池内导流墙为MU10砖、M10水泥砂浆砌筑结构,1:2水泥砂浆抹面。建设单位坚持改为混凝土结构导流墙。问题:1.简述清水池单体工程施工部署(组织)。2.给出单个清水池浇筑施工流程。3.针对事件一,项目部应经过哪些程序4.对于事件二,项目部应注意哪些技术管理环节。

背景资料:某公司中标承建水源工程,项目包括43.2m×54.6m清水池两座,两池水平距离900mm。水池设计埋深5m,底板下为预应力管桩基础,池内净高5m,底板顶面设计标高-0.3m,底板厚500mm,池壁厚350mm,顶板厚250mm,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内支撑顶板的现浇柱的柱距为3800mm×3800mm,每座水池中间在长度方向设一道1m宽的后浇带,宽度方向设一道30mm的伸缩缝,缝缝内设橡胶止水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15,水池结构C30P8防水混凝土。施工项目部编制的清水池专项施工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为满足水厂通水计划,施工项目部拟采用膨胀加强带技术,取消后浇带,以便加快施工速度。事件二:原设计池内导流墙为MU10砖、M10水泥砂浆砌筑结构,1:2水泥砂浆抹面。建设单位坚持改为混凝土结构导流墙。问题:1.简述清水池单体工程施工部署(组织)。2.给出单个清水池浇筑施工流程。3.针对事件一,项目部应经过哪些程序?4.对于事件二,项目部应注意哪些技术管理环节。

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中,浇筑池底混凝土垫层和池壁分块浇筑之间的工序是(  )。A.底板分块浇筑B.池底防渗层施工C.池壁防水层施工D.池内防水层施工

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中,没有( )工序。A.池壁分块浇筑B.底板分块浇筑C.底板嵌缝D.顶板浇筑

下列选项中,关于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流程的说法正确是( )。A.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功能性试验→顶板浇筑B.测量定位→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顶板浇筑→功能性试验C.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测量定位→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功能性试验→顶板浇D.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测量定位→垫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底板浇筑→池壁及顶板支撑柱浇筑→顶板浇→功能性试验

某公司承建的地下水池工程,设计釆用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长×宽×高为 30m×20m×6m,池壁顶面高出地表 0.5m。池体位置地质分布自上而下分别为回填土(厚 2m)、粉砂土(厚2m)、细砂土(厚 4m),地下水位于地表下 4m 处。水池基坑支护设计采用 Φ800mm 灌注桩及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第一层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层钢管支撑,井点降水采用 Φ400mm 无砂管和潜水泵,当基坑支护结构强度满足要求及地下水位降至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降水施工方案,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及水池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相关内容如下:(1)水池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水池边线和与桩位测量定位→基坑支护与降水→A→垫层施工→B→底板钢筋模板安装与混凝土浇筑→C→顶板钢筋模板安装与混凝土浇筑→D(功能性实验)(2)在基坑开挖安全控制措施中,对水池施工期间基坑周围物品堆放做了详细规定如下:1)支护结构达到强度要求前,严禁在滑裂面范围内堆载;2)支撑结构上不应堆放材料和运行施工机械;3)基坑周边要设置堆放物料的限重牌。(3)混凝土池壁模板安装时,应位置正确,拼缝紧密不漏浆,采用两端均能拆卸的穿墙栓来平衡混凝土浇筑对模板的侧压力;使用符合质量技术要求的封堵材料封堵穿墙螺栓拆除后在池壁上形成的锥形孔。(4)为防止水池在雨季施工时因基坑内水位急剧上升导致构筑物上浮,项目制定了雨季水池施工抗浮措施。1. 本工程除了灌注桩支护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支护形式?基坑水位应降至什么位置才能足基坑开挖和水池施工要求?2. 写施工工艺流程中工序 A、 B、 C、 D 的名称。3. 施工方案(2)中,基坑周围堆放物品的相关规定不全,请补充。4. 项目部制定的雨季水池施工抗浮措施有哪些?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壁板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是水池( )的关键。A、抗浮B、抗变形C、结构强度D、防渗漏

现浇水池底板与池壁连接处的施工缝宜留在()。A、池底表面以上20cm的池壁内B、池壁以下20cm池底混凝土内C、池底与池壁交接处D、无要求

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中,不含()工序。A、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B、中心支柱浇筑C、底板分块浇筑D、顶板浇筑

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流程中,不含()工序。A、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B、中心支柱浇筑C、底板浇筑D、顶板浇筑

问答题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某供水厂的扩建工程,主要内容为一座在建调蓄水池。水池长65m,宽32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筏板式基础。新建水池采用基坑明挖施工,挖深为6m。设计采用直径800mm混凝土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新建水池壁外侧距现有构筑物最小距离仅有2.6m,新建水池基坑挖深大于既有构筑物底板0.5m;附近有多条地下管线。地层主要为粉土,地下水位于地表下0.5m。 施工前,项目部确定池壁砼施工程序有: (1)测量定位; (2)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 (3)垫层施工; (4)底板浇筑; (5)池壁及顶板支撑桩浇筑; (6)底板防水层施工; (7)功能性试验; (8)顶板浇筑。 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后按程序报批。A公司主管部门审核时,提出以下质疑: (一)水池浇筑混凝土采用桩墙作为外模板,仅支设内侧模板方案,没有考虑桩墙与内模之间杂物的清扫措施; (二)池壁砼施工缝浇筑时,事先清除干净,保持湿润,不得有积水,随后继续浇筑上一层砼。 基坑开挖至坑底时,由于止水帷幕缺陷西北角发生渗漏。项目部采用导流管引流后用双快水泥封堵,但渗漏较严重,该措施没有成功。针对背景中渗漏情况,应采取什么措施封堵?

问答题某公司承建的地下水池工程,设计釆用薄壁钢筋混疑士结构,长×宽×高为30m×20m×6m,池壁顶面高出地表0.5m。池体位置地质分布自上而下分别为回填土(厚2m)、粉砂土(厚2m)、细砂土(厚4m),地下水位于地表下4m处。 水池基坑支护设计采用Φ800mm灌注桩及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第一层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层钢管支撑,井点降水采用Φ400mm无砂管和潜水泵,当基坑支护结构强度满足要求及地下水位降至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降水施工方案,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及水池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相关内容如下: (1)水池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水池边线和与桩位测量定位→基坑支护与降水→A→垫层施工→B→底板钢筋模板安装与混凝凝筑→C→顶板钢筋模板安装与混疑土浇筑→D(功能性实验) (2)在基坑开挖安全控制措施中,对水池施工期间基坑周围物品堆放做了详细规定如下: 1)支护结构达到强度要求前,严禁在滑裂面范围内堆载; 2)支撑结构上不应堆放材料和运行施工机械; 3)基坑周边要设置堆放物料的限重牌。 (3)混凝土池壁模板安装时,应位置正确,拼缝紧密不漏浆,采用两端均能拆卸的穿墙栓来平衡混凝土浇筑对模板的侧压力;使用符合质量技术要求的封堵材料封堵穿墙螺栓拆除后在池壁上形成的锥形孔。 (4)为防止水池在雨季施工时因基坑内水位急剧上升导致构筑物上浮,项目制定了雨季水池施工抗浮措施。项目部制定的雨季水池施工抗浮措施有哪些?

问答题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某供水厂的扩建工程,主要内容为一座在建调蓄水池。水池长65m,宽32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筏板式基础。新建水池采用基坑明挖施工,挖深为6m。设计采用直径800mm混凝土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新建水池壁外侧距现有构筑物最小距离仅有2.6m,新建水池基坑挖深大于既有构筑物底板0.5m;附近有多条地下管线。地层主要为粉土,地下水位于地表下0.5m。 施工前,项目部确定池壁砼施工程序有: (1)测量定位; (2)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 (3)垫层施工; (4)底板浇筑; (5)池壁及顶板支撑桩浇筑; (6)底板防水层施工; (7)功能性试验; (8)顶板浇筑。 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后按程序报批。A公司主管部门审核时,提出以下质疑: (一)水池浇筑混凝土采用桩墙作为外模板,仅支设内侧模板方案,没有考虑桩墙与内模之间杂物的清扫措施; (二)池壁砼施工缝浇筑时,事先清除干净,保持湿润,不得有积水,随后继续浇筑上一层砼。 基坑开挖至坑底时,由于止水帷幕缺陷西北角发生渗漏。项目部采用导流管引流后用双快水泥封堵,但渗漏较严重,该措施没有成功。改正池壁施工缝浇筑错误之处。

单选题现浇水池底板与池壁连接处的施工缝宜留在()。A池底表面以上20cm的池壁内B池壁以下20cm池底混凝土内C池底与池壁交接处D无要求

单选题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结构施工流程中,不含()工序。A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B中心支柱浇筑C底板浇筑D顶板浇筑

问答题背景资料 A公司中标某供水厂的扩建工程,主要内容为一座在建调蓄水池。水池长65m,宽32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筏板式基础。新建水池采用基坑明挖施工,挖深为6m。设计采用直径800mm混凝土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新建水池壁外侧距现有构筑物最小距离仅有2.6m,新建水池基坑挖深大于既有构筑物底板0.5m;附近有多条地下管线。地层主要为粉土,地下水位于地表下0.5m。 施工前,项目部确定池壁砼施工程序有: (1)测量定位; (2)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 (3)垫层施工; (4)底板浇筑; (5)池壁及顶板支撑桩浇筑; (6)底板防水层施工; (7)功能性试验; (8)顶板浇筑。 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后按程序报批。A公司主管部门审核时,提出以下质疑: (一)水池浇筑混凝土采用桩墙作为外模板,仅支设内侧模板方案,没有考虑桩墙与内模之间杂物的清扫措施; (二)池壁砼施工缝浇筑时,事先清除干净,保持湿润,不得有积水,随后继续浇筑上一层砼。 基坑开挖至坑底时,由于止水帷幕缺陷西北角发生渗漏。项目部采用导流管引流后用双快水泥封堵,但渗漏较严重,该措施没有成功。请确定池壁砼施工顺序。(用序号表示即可)

单选题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中,不含()工序。A土方开挖及地基处理B中心支柱浇筑C底板分块浇筑D顶板浇筑

单选题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壁板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是水池()的关键。A抗浮B抗变形C结构强度D防渗漏

单选题单元组合式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工艺流程中,没有( )工序。A池壁分块浇筑B底板分块浇筑C底板嵌缝D顶板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