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中标某市污水管工程,总长1.7km。采用1.6~1.8m混凝土管,其埋深为-4.3~-4.1m,各井间距8~10m。地质条件为黏性土层,地下水位置距离地面-3.5m。项目部确定采用两台顶管机同时作业,一号顶管机从8号井始发向北顶进,二号顶管机从10号井始发向南顶进。工作井直接采用检查井位置(施工位置如图1所示)。A公司编制了顸管工程施工方案,并已经通过专家论证。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因拆迁原因,使9号井不能开工。第二台顶管设备放置在项目部附近小区绿地暂存28d。事件2:在穿越施工条件齐全后,为了满足建设方要求,项目部将10号井作为第二台顶管设备的始发井,向原8号井顶进。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批;隹后实施。【问题】 1.本工程中工作井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说明理由。 2.设备放在小区绿地暂存,应履行哪些程序或手续 3.10号井改为向8号井顶进的始发井,应做好哪些技术准备工作 4.项目经理批准施工变更方案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5.项目部就事件1的拆迁影响,可否向建设方索赔如可索赔,简述索赔项目。

A公司中标某市污水管工程,总长1.7km。采用1.6~1.8m混凝土管,其埋深为-4.3~-4.1m,各井间距8~10m。地质条件为黏性土层,地下水位置距离地面-3.5m。
项目部确定采用两台顶管机同时作业,一号顶管机从8号井始发向北顶进,二号顶管机从10号井始发向南顶进。工作井直接采用检查井位置(施工位置如图1所示)。A公司编制了顸管工程施工方案,并已经通过专家论证。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因拆迁原因,使9号井不能开工。第二台顶管设备放置在项目部附近小区绿地暂存28d。
事件2:在穿越施工条件齐全后,为了满足建设方要求,项目部将10号井作为第二台顶管设备的始发井,向原8号井顶进。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批;隹后实施。



【问题】
 1.本工程中工作井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说明理由。
 2.设备放在小区绿地暂存,应履行哪些程序或手续
 3.10号井改为向8号井顶进的始发井,应做好哪些技术准备工作
 4.项目经理批准施工变更方案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5.项目部就事件1的拆迁影响,可否向建设方索赔如可索赔,简述索赔项目。


参考解析

解析:1.本工程中工作井需要编制专项方案。
理由:工作井是采用检查井改造的,其埋深为-4.3~-4.1m,最浅处深度都达到-5.7m,混凝土管直径1.6~1.8m,带水顶管作业,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施工专项方案,且须经专家论证。
 2.设备放在小区绿地暂存,应履行的程序或手续:须经城市人民政府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征得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管理处同意,签订补偿协议或承诺书。
 3.10号井改为向8号井顶进的始发井,应做好的技术准备工作:必须执行变更程序;开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批;技术负责人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资料签字保存并归档;调查和保护施工影响区内的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对检查井进行加固,布置千斤顶、顶柱、后背;工作井上方设截水沟和防淹墙,防止地表水流人工作井;交通导行方案,工作井范围内设围挡、警示标志、夜间红灯示警;对桥梁监测变形量。
 4.项目经理批准施工变更方案不妥。
理由:本工程不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而且需要组织专家论证。专项方案经专家论证后需变更时必须重新组织专家论证,而且应将再次论证并通过的专项方案经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项目责任人签字后实施。
 5.项目部可以就事件1的拆迁影响向建设单位索赔。索赔项目:工期、机械窝工费、人员窝工费、绿地占用费、合理利润。

相关考题:

某轻型井点采用环状布置,井点管埋设面距基坑底的垂直距离为4m,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为10m,则井点管的埋设深度(不包括滤管长)至少应为( )m。A.5.5B.6C.6.5 D.5

某承重砖墙混凝土基础的埋深为1.5m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向压力F=200kN/m。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其天然容重γ=17.5kN/m3,孔隙比e=0.943,液性指数IL=0.7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拟设计基础采用C10素混凝土砌筑。若基底埋深为1.5m,则选择确定基础宽度b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1.2mB、1.4mC、1.6mD、1.8m

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 假定,本场地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其中②粉土层采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测定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1.6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m,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试问,进行基础设计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下述观点何项正确(  )A. ②粉土层不液化,③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B. ②粉土层液化,③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C. ②粉土层不液化,③砂土层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D. ②粉土层、③砂土层均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某公路桥位于砂土场地,基础埋深为2.0m,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为7m,地下水埋深为5.0m,地震烈度为8度,该场地地震液化初步判定结果为(  )。A、不液化土B、不考虑液化影响C、考虑液化影响,需进一步液化判别D、条件不足,无法判别

某工程基坑开挖施工,采用轻型井点降排水,已知井点管环形布置,环形范围总长度为 1000m,轻型井点集水总管 D100,吸水管直径 40,橡胶管 D50(井点管间距 1.2m);采用 100mm 污水泵、电动多级离心清水泵 φ150h≤180m 抽水设备(每台抽水设备能保证 50 根井点管的抽水量);基槽坑施工日历天为 90天,试编制该基坑施工技术措施项目定额工程量清单。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的敷设要求是( )。A.坡度宜为0.002,埋管顶部应在冻土层以下0.4m,且距地面不宜小于0.8mB.可以没有坡度,埋管顶部应在冻土层以下0.5m,且距地面不宜小于1.0mC.可以没有坡度,埋管顶部应在冻土层以下0.4m,且距地面不宜小于0.8mD.坡度宜为0.002,埋管顶部应在冻土层以下0.5m,且距地面不宜小于1.0m

A 公司中标某市污水干线工程,合同工期205 天,管线总长1.37km。管径1.6~1.8m,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顶覆土为4.1~4.3m,管道位于砂性土和粒径小于100mm 的砂砾石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0m 左右,检查井井距60~120m。依据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拟用两台土压平衡顶管设备同时进行施工,且工作井设在检查井位置(施工部署如下图所示),编制了顶管工程专项方案,按规定通过专家论证。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1)因拆迁影响,使9#井不能开工;第二台顶管设备放置在项目部附近小区绿地暂存28 天。(2)在穿越施工手续齐全后,为了满足建设方工期要求,项目部将10#井作为第二台顶管设备的始发井,向原8#井顶进。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问题】1. 本工程中工作井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说明理由。2. 占小区绿地暂存设备,应履行哪些程序或手续?3. 10#井改为向8#井顶进的始发井,应做好哪些技术准备工作?4. 项目经理批准施工变更方案是否妥当?说明理由。5. 项目部就事件(1)的拆迁影响,可否向建设方索赔?如可索赔,简述索赔项目。

A公司中标某市污水管工程,总长1.7公里。采用¢1. 6?1. 8m混凝土管,其埋深为 —4.1?一 4. 3m,各井间距8?10m。地址条件为粘性土层,地下水位置在距离地面一 3. 5m。 项目部确定采用两台顶管机同时作业,一号顶管机从8井井作为始发井向北顶进,二号顶管 机从井作为始发井向南顶进。工作井直接采用检查井位置(施工位置如下图),编制了 顶管工程施工方案,并已经通过专家论证。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1)因拆迁原因,使9#井不能开工。第二台顶管设备放置在项目部附近小区绿地暂存 28天。(2)在穿越施工条件齐全后,为了满足建设方要求,项目部将10弁井作为第二台顶管 设备的始发井,向原8#井顶进。施工方案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问题】1.本工程中工作井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方案,说明理由。2.占小区绿地暂存设备,应履行哪些程序或手续?3.10#井改为向8#井顶进的始发井,应做好哪些技术准备工作?4.项目经理批准施工变更方案是否妥当?说明理由。5.项目部就事件(1)的拆迁影响,可否向建设方索赔?如可索赔,简述索赔项目。

某处开挖(人工法)一段污水管道沟槽,长度60m,土质为三类土,管材为混凝土管,管径D=600mm,沟槽始端挖深为3.5m,末端挖深为4m。试计算其土方量(每侧工作面宽度500mm,边坡系数为1:0.33,管壁厚6cm)。

某城市道路排水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管道安装项目,基础为混凝土基础,管径为1000mm,管道埋深为5m。沟槽开挖、混凝土垫层、平基.管座钢筋安管等均属于()应收集并整理其记录。A、隐蔽工程B、分部工程C、单位工程D、单项工程

钢筋混凝土电杆10m杆在一般土壤中的埋深中为多少米()A、1.5mB、1.6mC、1.7mD、1.8m

采用轻型井点系统降低基坑的地下水位,其基坑底长为15m,底宽5m,自然地面标高为-0.5米,地下水位标高为-1.5m,地面至-8.5m为细砂层,细砂层下为粘土层,基坑底面标高为-4.5m。井点管长6.0m,滤管长1.2m。试确定井点系统的布置,并计算井点管的埋设深度H4,降水深度S,总管长度,判断井点类型。(1:m=1:0.5)

立8米通信电时,立杆地面为普通土,电杆埋深为()米A、1.3B、1.5C、1.6

10m水泥杆水田湿地埋深为()。A、1.5mB、1.6mC、1.7mD、1.8m

两内螺纹管件间的管段预测长度应为()。A、测得的两管件间距减去两端管件拧入内螺纹部分的总长度B、测得的两管件间距加上两端管件拧入内螺纹部分的总长度C、测得的两管件间距离减去一端管件拧入螺纹部分的总长度D、测得的两管件间距离加上一端管件拧入螺纹部分的总长度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管道安装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立管安装时应在预埋铁件上安装卡架固定,安装位置距地面或楼面距离宜为()M。A、1.2-1.5B、1.3-1.5C、1.5-1.8D、1.5-1.6

单选题某污水管道工程,土质为粉质粘土,上游支管采用DN500mm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下游总管采用φ1200mm钢筋混凝土管,检查井采用砖砌。一般地段采用开槽埋管施工方法,槽底最深为5m,槽宽最宽为2.5m。地下水埋深4.5m。 为维持现有交通,φ1200mm钢筋混凝土管在穿过交叉路口时,采用顶管法施工。在某覆土高度不到2m的管段,与φ1200mm钢筋混凝土管同时施工的有一条外径为200mm的钢质给水管,与污水管正交,两管管壁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3m。采用砌筑砖礅支撑方式对给水管进行保护,砖墩基础压力不超过地基的允许承载力本工程降水井应采用( )布置。A单排线状B双排线状C封闭环状D梅花状

单选题某基坑开挖土层为粉砂,地下水位线低于地面10m;开挖深度18m,降水方法宜采用()。A集水井B轻型井点C管井井点D深井井点

单选题某污水管道工程,土质为粉质粘土,上游支管采用DN500mm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下游总管采用φ1200mm钢筋混凝土管,检查井采用砖砌。一般地段采用开槽埋管施工方法,槽底最深为5m,槽宽最宽为2.5m。地下水埋深4.5m。 为维持现有交通,φ1200mm钢筋混凝土管在穿过交叉路口时,采用顶管法施工。在某覆土高度不到2m的管段,与φ1200mm钢筋混凝土管同时施工的有一条外径为200mm的钢质给水管,与污水管正交,两管管壁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3m。采用砌筑砖礅支撑方式对给水管进行保护,砖墩基础压力不超过地基的允许承载力根据场地地下水埋深、土质条件、槽底深度及槽宽,宜选用( )方法降水。A管井井点B轻型井点C大口井点D深井泵井点

多选题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方案时,应计算井管的埋设深度H,如算出H值大于井管长度时,可采用下列措施()。A地下水如距离地面较深,可设法降低总管标高B地下水如距离地面较深,可设法提高总管标高C改用二级轻型井点降水法D改用喷射井点

单选题立8米通信电时,立杆地面为普通土,电杆埋深为()米A1.3B1.5C1.6

单选题某城市道路排水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管道安装项目,基础为混凝土基础,管径为1000mm,管道埋深为5m。沟槽开挖、混凝土垫层、平基.管座钢筋安管等均属于()应收集并整理其记录。A隐蔽工程B分部工程C单位工程D单项工程

单选题某污水管道工程,土质为粉质粘土,上游支管采用DN500mm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下游总管采用φ1200mm钢筋混凝土管,检查井采用砖砌。一般地段采用开槽埋管施工方法,槽底最深为5m,槽宽最宽为2.5m。地下水埋深4.5m。 为维持现有交通,φ1200mm钢筋混凝土管在穿过交叉路口时,采用顶管法施工。在某覆土高度不到2m的管段,与φ1200mm钢筋混凝土管同时施工的有一条外径为200mm的钢质给水管,与污水管正交,两管管壁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3m。采用砌筑砖礅支撑方式对给水管进行保护,砖墩基础压力不超过地基的允许承载力在管道正常顶进时,管道下部( )范围内不得超挖。A135°B145°C160°D180°

单选题某污水管道工程主干线长1.5km,采用φ1000mm的混凝土平口管,管外底标高为-5m;支管长200m,采用Φ400mm混凝土平口管,管外底标高为-2.5m.管道接口采用水泥砂浆抹带。 工程地质条件为无地下水粉质黏土。 本工程采用开槽施工,主干线在穿越道路交叉口路段交通繁忙,在征得设计同意后,改为人工掘进顶管施工。 在支管K0+20m处有DN200自来水管垂直相交,两管净距为0.7m。施工中对交叉的自来水管采用砌筑管廊的保护措施本工程管道顶进时,不符合规定的做法是( )。A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自上而下分层开挖B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0范围内不超挖C工具管进入土层过程中每顶进1m,测量1次D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大于15mm

单选题某均质黏性土场地中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底面宽度2.0m,埋深为1.5m,基础线荷载为500kN/m,土层天然重度为19kN/m3,承载力特征值fak=130kPa,采用2.0m厚的粗砂垫层,垫层重度18kN/m3,场地中地下水埋深为4.0m。按规范JGJ79-2002计算。垫层底面宽度不宜小于()。A3.5mB3.7mC4.1mD4.3m

单选题某污水管道工程,土质为粉质粘土,上游支管采用DN500mm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下游总管采用φ1200mm钢筋混凝土管,检查井采用砖砌。一般地段采用开槽埋管施工方法,槽底最深为5m,槽宽最宽为2.5m。地下水埋深4.5m。 为维持现有交通,φ1200mm钢筋混凝土管在穿过交叉路口时,采用顶管法施工。在某覆土高度不到2m的管段,与φ1200mm钢筋混凝土管同时施工的有一条外径为200mm的钢质给水管,与污水管正交,两管管壁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3m。采用砌筑砖礅支撑方式对给水管进行保护,砖墩基础压力不超过地基的允许承载力保护给水管的砖墩尺寸至少为( )。A240mm×240mmB240mm×500mmC360mm×365mmD365mm×500mm

问答题采用轻型井点系统降低基坑的地下水位,其基坑底长为15m,底宽5m,自然地面标高为-0.5米,地下水位标高为-1.5m,地面至-8.5m为细砂层,细砂层下为粘土层,基坑底面标高为-4.5m。井点管长6.0m,滤管长1.2m。试确定井点系统的布置,并计算井点管的埋设深度H4,降水深度S,总管长度,判断井点类型。(1:m=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