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5.6km的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施工单位进场后,在图纸会审的初审阶段,发现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没有设计任何过渡层,为加强面层与基层的联结作用,提出在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增设0.5cm厚稀浆封层的变更申请,并按合同约定组价得到新增项目的单价为5.8元/㎡。经正常审批后,设计单位认为该变更属于设计疏漏引起,同意增设,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监理单位审核后签发了《工程变更令》,审批后的单价为5.25元/㎡。施工单位根据《变更设计图》组织施工。在进行稀浆封层施工过程中,采用中裂的拌和型乳化沥青,通过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的用量。施工过程中发现乳化沥青的破乳时间太长,制约了AC-20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进度,施工单位决定在稀浆封层中掺入适量的氧化剂作外加剂。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提出对稀浆封层进行单独计量,并呈送了计量报告,监理单位给予了签认。问题:1.指出稀浆封层施工中错误的做法,并写出正确的做法。2.分析监理单位签发《工程变更令》的理由。3.计算施工单位对稀浆封层申请计量的金额。4.指出图中交通安全设施A的名称,简述其主要作用。5.根据《图纸会审制度》,除背景中提及的阶段外,图纸会审还有哪两个阶段?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5.6km的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单位进场后,在图纸会审的初审阶段,发现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没有设计任何过渡层,为加强面层与基层的联结作用,提出在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增设0.5cm厚稀浆封层的变更申请,并按合同约定组价得到新增项目的单价为5.8元/㎡。经正常审批后,设计单位认为该变更属于设计疏漏引起,同意增设,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监理单位审核后签发了《工程变更令》,审批后的单价为5.25元/㎡。施工单位根据《变更设计图》组织施工。在进行稀浆封层施工过程中,采用中裂的拌和型乳化沥青,通过试验确定乳化沥青的用量。施工过程中发现乳化沥青的破乳时间太长,制约了AC-20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进度,施工单位决定在稀浆封层中掺入适量的氧化剂作外加剂。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提出对稀浆封层进行单独计量,并呈送了计量报告,监理单位给予了签认。问题:1.指出稀浆封层施工中错误的做法,并写出正确的做法。2.分析监理单位签发《工程变更令》的理由。3.计算施工单位对稀浆封层申请计量的金额。4.指出图中交通安全设施A的名称,简述其主要作用。5.根据《图纸会审制度》,除背景中提及的阶段外,图纸会审还有哪两个阶段?


参考解析

解析:1.错误做法:掺入了氧化剂作为外加剂,正确的做法:应该采用一定数量的水泥(或消石灰)作稀浆封层填料。2.因为该变更理由合理(属于设计疏漏引起的变更);且变更程序符合要求,所以监理单位签发《变更令》合理。3.45600×7×5.25=1675800元4.A为波形梁护栏。其主要作用是吸收能量,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基,视线诱导。5.还有内部会审和综合会审两个阶段。

1.稀浆封层使用的乳化沥青可采用慢裂或中裂的拌和型乳化沥青,当需要减缓破乳速度时,可掺加适量的氧化乳作外加剂。当需要加快破乳时,可采用一定数量的水泥或消石灰粉作填料。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沥青路面透层、粘层、封层施工技术方面的题。考核考生对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2.背景中,施工单位进场后,在图纸会审的初审阶段,发现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没有设计任何过渡层,为加强面层与基层的联结作用,提出在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增设0.5cm厚稀浆封层的变更申请,并按合同约定组价得到新增项目的单价为5.8元/㎡。经正常审批后,设计单位认为该变更属于设计疏漏引起,同意增设,设计单位出具了《变更设计图》。这里面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稀浆封层漏设是因为设计单位的疏漏引起的,属于非施工单位的原因;其二,施工单位按正常程序报批,且得到了设计单位的《变更设计图》,变更程序符合要求。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变更管理方面的题。考核考生对变更理由的掌握。3.计量的金额等于计量单价乘以工程数量。背景中“并按合同约定组价得到新增项目的单价为5.8元/㎡”,数量则需要考生从背景中计算。从《路面结构设计图》可以看出基层的宽度是7m,“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5.6km的二级公路路面施工”,所以稀浆封层的面积是45600×7=319200㎡。所以计量金额为:45600×7×5.25=1675800元。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工程计量方面的题。考核考生清单计量的计算能力。4.首先,本小题界定清楚了A属于“交通安全设施”,从《路面结构设计图》中可见,A位于路基两侧边缘,对称布置,A应该是交通安全设施中的防撞设施。再从A的形状可以判断出,A为波形梁护栏。防撞设施主要包括护栏、防撞筒等。护栏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失控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或在路侧比较危险的路段冲出路基,不致发生二次事故。同时,还具有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以及诱导视线的作用。所以,A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能量,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基,视线诱导。解题思路:这是一道交通安全设施方面的题。考核考生对波形梁护栏的掌握。5.搞好图纸会审工作,首先要求参加会审的人员应熟悉图纸。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全面认真地了解图纸,充分理解设计图及技术标准的规定要求,熟悉工艺流程和结构特点等重要环节,必要时,还要到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看设计图是否符合现场要求。图纸会审包括初审、内部会审和综合会审三个阶段。背景中“施工单位进场后,在图纸会审的初审阶段,发现AC-20沥青混凝土与基层之间没有设计任何过渡层”,这里已经提到了“初审阶段”,所以还有内部会审和综合会审两个阶段。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管理方面的题。考核考生对图纸会审制度的掌握。

相关考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2.5km的山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线右侧濒临花溪河,属于沿溪线,河流的常水位3~4m深。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在填隙碎石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选择湿法施工。现将施工单位对湿法施工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①在备料时,对集料的颗粒组成不做级配要求,集料最大粒径为铺筑厚度的0.5~0.7倍。②采用单层铺筑,严格按填隙碎石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③在“碾压滚浆”工序中,在无超高的平曲线路段与直线路段,碾压从公路中心开始,逐渐错轮向两侧路肩进行。④在设超高的曲线路段,碾压从公路内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公路外侧路肩进行。为保障行车安全,公路沿线填方高度超高6m的路段以及临河危险路段,在路基边缘设置了交通安全设施A。【问题】1.写出施工单位选择的填隙碎石施工方法的理由。2.逐条判断填隙碎石施工技术要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指出图中A的名称,简述其主要作用。

级配砾石可用于( )。A:高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B: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C: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D:二级公路沥青碎石路面的基层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8.0km的平原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全线均为填方路堤,平均填方高度为2~4m,填方边坡坡面未做坡面防护处理。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部分摘录如表2所示。表2合同清单单价表问题:1.写出图中8cm×12cm×100cm预制块构筑物的名称和作用。2.写出图中排除路面表面水至路基范围之外的途径。3.计算M7.5浆砌片石加固土路肩的合同清单总价。4.简述施工中的材料费控制的途径。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2.5km的山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线右侧濒临花溪河,属于沿溪线,河流的常水位3~4m深。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在填隙碎石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选择湿法施工。现将施工单位对湿法施工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①在备料时,对集料的颗粒组成不做级配要求,集料最大粒径为铺筑厚度的0.5~0.7倍。②采用单层铺筑,严格按填隙碎石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③在“碾压滚浆”工序中,在无超高的平曲线路段与直线路段,碾压从公路中心开始,逐渐错轮向两侧路肩进行。④在设超高的曲线路段,碾压从公路内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公路外侧路肩进行。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对以下项目进行实测检验:压实度(△)、弯沉值、平整度、厚度(△)。为保障行车安全,公路沿线填方高度超高6m的路段以及临河危险路段,在路基边缘设置了交通安全设施A。问题:1.写出施工单位选择的填隙碎石施工方法的理由。2.逐条判断填隙碎石施工技术要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指出图中A的名称,简述其主要作用。4.写出填隙碎石实测检验项目的漏项。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1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较破碎,巨块碎状镶嵌结构,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2.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3.本隧道施工是否需要监控量测说明理由。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问题:1.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2.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3.本隧道施工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某公路建设项目,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业主委托一监理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并分别与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签定了合同。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单位没有做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按照合同约定,提出需将路面工程进行分包。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并赶在冬季前作完路面工程,业主代表选择了一家专业沥青混凝土施工公司,将路面工程分包给该专业施工公司(合同未签),并向承包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发出通知,要求施工单位配合路面分包单位施工。【问题】(2)若承包人提出异议,监理工程师应按什麽程序协调有关方的关系?

某高速公路分路基、路面两期施工,路面为沥青路面。第一期工程某路基施工合同包括7座天桥的施工,桥面顶面为5cm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是通过公开招标产生的,在天桥桥面施工前后发生下列事情: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天桥附近高速公路上路床共同测得一点的压实度是95.5%,施工单位判断为合格,而监理单位却判断为不合格。施工到桥面前,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路基施工单位不便于施工沥青混合料路面,要求变更为水泥砼路面,设计单位表示同意,立即对设计图纸进行了修改,直接交给路基施工单位。在铺筑水泥砼路面过程中,水泥砼路面的设计宽度为8m,设计长度是100米,路面施工单位考虑到地形的特点和施工模板的长度,实际铺筑了100.5m。假设单价为53550元/(1000㎡)。【问题】3、设计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某公路建设项目,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业主委托一监理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并分别与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签定了合同。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单位没有做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技术,按照合同约定,提出需将路面工程进行分包。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并赶在冬季前作完路面工程,业主代表选择了一家专业沥青混凝土施工公司,将路面工程分包给该专业施工公司(合同未签),并向承包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发出通知,要求施工单位配合路面分包单位施工。【问题】(1)你认为业主代表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某高速公路分路基、路面两期施工,路面为沥青路面。第一期工程某路基施工合同包括7座天桥的施工,桥面顶面为5cm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是通过公开招标产生的,在天桥桥面施工前后发生下列事情: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天桥附近高速公路上路床共同测得一点的压实度是95.5%,施工单位判断为合格,而监理单位却判断为不合格。施工到桥面前,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路基施工单位不便于施工沥青混合料路面,要求变更为水泥砼路面,设计单位表示同意,立即对设计图纸进行了修改,直接交给路基施工单位。在铺筑水泥砼路面过程中,水泥砼路面的设计宽度为8m,设计长度是100米,路面施工单位考虑到地形的特点和施工模板的长度,实际铺筑了100.5m。假设单价为53550元/(1000㎡)。【问题】6、计算铺筑水泥砼路面的计量工程量和工作量。

某高速公路分路基、路面两期施工,路面为沥青路面。第一期工程某路基施工合同包括7座天桥的施工,桥面顶面为5cm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是通过公开招标产生的,在天桥桥面施工前后发生下列事情: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天桥附近高速公路上路床共同测得一点的压实度是95.5%,施工单位判断为合格,而监理单位却判断为不合格。施工到桥面前,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路基施工单位不便于施工沥青混合料路面,要求变更为水泥砼路面,设计单位表示同意,立即对设计图纸进行了修改,直接交给路基施工单位。在铺筑水泥砼路面过程中,水泥砼路面的设计宽度为8m,设计长度是100米,路面施工单位考虑到地形的特点和施工模板的长度,实际铺筑了100.5m。假设单价为53550元/(1000㎡)。【问题】5、根据《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工程计量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某高速公路分路基、路面两期施工,路面为沥青路面。第一期工程某路基施工合同包括7座天桥的施工,桥面顶面为5cm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是通过公开招标产生的,在天桥桥面施工前后发生下列事情: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天桥附近高速公路上路床共同测得一点的压实度是95.5%,施工单位判断为合格,而监理单位却判断为不合格。施工到桥面前,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路基施工单位不便于施工沥青混合料路面,要求变更为水泥砼路面,设计单位表示同意,立即对设计图纸进行了修改,直接交给路基施工单位。在铺筑水泥砼路面过程中,水泥砼路面的设计宽度为8m,设计长度是100米,路面施工单位考虑到地形的特点和施工模板的长度,实际铺筑了100.5m。假设单价为53550元/(1000㎡)。【问题】4、多铺筑的0.5m长的水泥砼路面是否予以计量?为什么?

某高速公路分路基、路面两期施工,路面为沥青路面。第一期工程某路基施工合同包括7座天桥的施工,桥面顶面为5cm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是通过公开招标产生的,在天桥桥面施工前后发生下列事情: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天桥附近高速公路上路床共同测得一点的压实度是95.5%,施工单位判断为合格,而监理单位却判断为不合格。施工到桥面前,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路基施工单位不便于施工沥青混合料路面,要求变更为水泥砼路面,设计单位表示同意,立即对设计图纸进行了修改,直接交给路基施工单位。在铺筑水泥砼路面过程中,水泥砼路面的设计宽度为8m,设计长度是100米,路面施工单位考虑到地形的特点和施工模板的长度,实际铺筑了100.5m。假设单价为53550元/(1000㎡)。【问题】2、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某高速公路分路基、路面两期施工,路面为沥青路面。第一期工程某路基施工合同包括7座天桥的施工,桥面顶面为5cm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都是通过公开招标产生的,在天桥桥面施工前后发生下列事情: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天桥附近高速公路上路床共同测得一点的压实度是95.5%,施工单位判断为合格,而监理单位却判断为不合格。施工到桥面前,施工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申请,路基施工单位不便于施工沥青混合料路面,要求变更为水泥砼路面,设计单位表示同意,立即对设计图纸进行了修改,直接交给路基施工单位。在铺筑水泥砼路面过程中,水泥砼路面的设计宽度为8m,设计长度是100米,路面施工单位考虑到地形的特点和施工模板的长度,实际铺筑了100.5m。假设单价为53550元/(1000㎡)。【问题】1、推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谁的结论正确?

二级公路采用的路面等级是()。A、高级路面B、中级路面C、高级或次高级路面D、次高级或中级路面

某公路路面施工完成后发现路面纵向开裂,试分析其原因?

某高速公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单位在基层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 1、由于本工程的路面属高级路面,所以采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该路面的基层。 2、在选择水泥时,施工单位选择了终凝时间较短的水泥。 3、该工程采用路拌法施工,在设计水泥剂量时,按配合比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5%的剂量来确定的。 4、其路拌法施工工艺有: ①施工放样。 ②准备下承层。 ③混合料拌合与运输。 ④布置基准线钢丝。 ⑤混合料摊铺与碾压。 ⑥自检验收。 ⑦质检。 ⑧养生。 施工工艺流程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的顺序进行。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将其改正。

我国的公路按照公路路面类型可分为()。A、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和等外级公路B、铺装路面、简易铺装路面和未铺装路面C、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村D、高速公路、国道

问答题某公路路面施工完成后发现路面纵向开裂,试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二级标准及以下公路路面工程的施工企业是()。A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特级企业B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企业C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二级企业D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三级企业

单选题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一级标准公路路面工程的施工企业是()。A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特级企业B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企业C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二级企业D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三级企业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初步判断隧道围岩等级。确定围岩等级有哪些指标?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本隧道施工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1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10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起止桩号为K5+640~K5+750,隧道围岩为砂岩,岩体完整,呈块状整体,进出口岩石裸露。隧道采用传统矿山法施工。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安全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护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问答题某高速公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单位在基层施工中,出现以下情况:(1)由于本工程的路面属高级路面,所以采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该路面的基层。(2)在选择水泥时,施工单位选择了终凝时间较短的水泥。(3)该工程采用集中场拌法施工,在设计水泥剂量时,按配合比试验确定的剂量时,按配合比实验确定的剂量增加1%的剂量来确定的。施工单位在选择水泥时是否正确,哪些水泥可做结合料?

单选题二级公路采用的路面等级是()。A高级路面B中级路面C高级或次高级路面D次高级或中级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