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输水管道系统,由a处用四条并联管道供水至b处。已知各管段的管长l1=200m,l2=400m,l3=350m,l4=300m,比阻S1=1.07s2/m6,S2=S3=0.47s2/m6,S4=2.83s2/m6。若总流量为Q=400L/s,各管道的流量为( )。 A.Q1=123L/s,Q2=189L/s,Q3=23L/s,Q4=65L/sB.Q1-108L/s,Q2=121L/s,Q3=54L/s,Q4=117L/sC.Q1=108L/s,Q2=115L/s,Q3=123L/s,Q4=54L/sD.Q1=54L/s,Q2=156L/s,Q3=98L/s,Q4=92L/s

图示输水管道系统,由a处用四条并联管道供水至b处。已知各管段的管长l1=200m,l2=400m,l3=350m,l4=300m,比阻S1=1.07s2/m6,S2=S3=0.47s2/m6,S4=2.83s2/m6。若总流量为Q=400L/s,各管道的流量为( )。


A.Q1=123L/s,Q2=189L/s,Q3=23L/s,Q4=65L/s
B.Q1-108L/s,Q2=121L/s,Q3=54L/s,Q4=117L/s
C.Q1=108L/s,Q2=115L/s,Q3=123L/s,Q4=54L/s
D.Q1=54L/s,Q2=156L/s,Q3=98L/s,Q4=92L/s

参考解析

解析:熟练记忆并联管路计算中的阻抗及比阻的表达式.并能运用并联管路的相关性质进行计算。各支管的总阻抗:,



因此得



根据连续性条件Q=Q1+Q2+Q3+Q4=3.71Q1,求得
Q1=108L/s,Q2=115L/s,Q3=123L/s,Q4=54L/s

相关考题:

进程P1、P2、P3、P4和P5的前趋图如下: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5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6个信号量Sl、S2、S3、S4、S5和S6,且信号量S1~S 6的初值都等于零。下图中a和b处应分别填写(23);c和d处应分别填写(24),e和f处应分别填写(25)。(62)A.P(S1)P(S2)和P(S3)P(S4)B.P(S1)V(S2)和P(S2)V(S1)C.V(S1)V(S2)和V(S3)V(s4)D.P(S1)P(S2)和V(S1)V(s2)

● 进程P1、P2、P3、P4和P5 的前趋图如下: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5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 6 个信号量 S1、S2、S3、S4、S5和S6,且信号量S1~S6的初值都等于零。下图中 a和 b 处应分别填写 (23) ;c和d处应分别填写 (24) ,e和f处应分别填写 (25) 。(23)A. P(S1) P(S2) 和P(S3) P(S4)B. P(S1) V(S2) 和P(S2) V(S1)C. V(S1) V(S2) 和V(S3) V(S4)D. P(S1) P(S2) 和V(S1) V(S2)(24)A. P(S1) P(S2) 和V(S3) V(S4)B. P(S1) P(S3) 和V(S5) V(S6)C. V(S1) V(S2) 和P(S3) P(S4)D. P(S1) V(S3) 和P(S2) V(S4)(25)A. P(S3) P(S4) 和V(S5) V(S6)B. V(S5) V(S6) 和P(S5) P(S6)C. P(S2) P(S5) 和P(S4) P(S6)D. P(S4) V(S5) 和P(S5) V(S6)

● 进程P1、P2、P3、P4、P5的前趋图如下: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4个信号量S1、S2、S3和S4且信号量初值都等于零。下图中a和b应分别填写 (50) ,c和d应分别填写 (51) e和f应分别填写 (52) 。(50)A. P(S1)和P(S2)B. P(S1)和V(S2)C. V(S1)和V(S2)D. V(S1)和P(S2)(51)A. P(S1)、P(S2)和V(S3)、V(S4)B. P(S1)、P(S2)和P(S3)、P(S4)C. V(S1)、V(S2)和P(S3)、P(S4)D. V(S1)、V(S2)和V(S3)、V(S4)(52)A. P(S3)和P(S4)B. P(S3)和V(S4)C. V(S3)和V(S4)D. V(S3)和P(S4)

进程P1、P2、P3和P4的前趋图如下所示: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4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5个信号量S1、S2、S3、S4和S5,且信号量S4-S5的初值都等于0。下图中a、b和c处应分别填写①;d、e和f处应分别填写②。A.V(S1)V(S2)、P(S1)V(S3)和V(S4)B.P(S1)V(S2)、P(S1)P(S2)和V(S1)C.V(S1)V(S2)、P(S1)P(S3)和V(S4)D.P(S1)P(S2)、V(S1)P(S3)和V(S2)

进程P1、P2 、P3、P4 和P5的前趋图如下所示: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2、P3、P4和P5并发执行的过程,需要设置5个信号量S1、S2、S3、S4和S5,且信号量S1~S5的初值都等于零。如下的进程执行图中a和b处应分别填写( );c和d处应分别填写( );e和f处应分别填写( )。A.V (S1)和P(S2)V(S3)B.P(S1)和V(S2)V(S3)C.V(S1)和V(S2)V(S3)D.P(S1)和P(S2)V(S3)A.P(S2)和P(S4)B.V(S2)和P(S4)C.P(S2)和V(S4)D.V(S2)和V(S4)A.P(S4)和V(S5)B.V(S5)和P(S4)C.V(S4)和P(S5)D.V(S4)和V(S5)

(51)A.P(S1) 和P(S2)、V(S3)和 V(S4)B.P(S1)和P(S2)、P(S3)和P(S4)C.V(S1) 和V(S2)、P(S3)和 P(S4)D.P(S1)和V(S3)、P(S2)和V(S4)

进程P1、P2、P3、P4、P5的前趋图如下。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相应于进程执行过程设置5个信号量S1、S2、S3、S4和S5,且信号量初值都等于零。下图中a处应填写( );b和c、d和e处应分别填写(请作答此空),f、g和h应分别填写( ) 。A.P(S1)和P(S2)、V(S3)和V(S4)B.P(S1)和P(S2)、P(S3)和P(S4)C.V(S1)和V(S2)、P(S3)和P(S4)D.P(S1)和V(S3)、P(S2)和V(S4)

进程P1、P2、P3和P4的前趋图如下所示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4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5个信号量S1、S2、S3、S4和S5,且信号量S1~S5的初值都等于0。下图中a、b和c处应分别填写(请作答此空);d、e和f处应分别填写( )。A.V(S1)V(S2)、P(S1)V(S3)和V(S4)B.P(S1)V(S2)、P(S1)P(S2)和V(S1)C.V(S1)V(S2)、P(S1)P(S3)和V(S4)D.P(S1)P(S2)、V(S1)P(S3)和V(S2)

图示输水管道系统,由a处用四条并联管道供水至b处。已知各管段的管长l1=200m,l2=400m,l3=350m,l4=300m,比阻S1=1.07s2/m6,S2=S3=0.47s2/m6,S4=2.83s2/m6。若总流量为Q=400L/s,各管道的流量为( )。 A.Q1=123L/s,Q2=189L/s,Q3=23L/s,Q4=65L/sB.Q1-108L/s,Q2=121L/s,Q3=54L/s,Q4=117L/sC.Q1=108L/s,Q2=115L/s,Q3=123L/s,Q4=54L/sD.Q1=54L/s,Q2=156L/s,Q3=98L/s,Q4=92L/s

长管并联管道中各并联管段的(  )。A. 水头损失相等 B. 总能量损失相等 C. 水力坡度相等 D. 通过的流量相等

长度相等,管道比阻分别为S01和S02=4S01的两条管道并联,如果用一条长度相同的管段替换并联管道,要保证总流量相等时水头损失相等,等效管段的比阻等于(  )。 A. 0.25S01 B. 0.8S01 C. 0.44S01 D. 0.4S01

长度相等、管道比阻分别为S01和S02=4S01的两条管段并联,如果用一条长度相同的管段替换并联管道,要保证总流量相等时水头损失相等,等效管段的比阻等于(  )。A.2.5S02B.0.8S02C.0.44S01D.0.56S01

进程P1、P2、P3、P4和P5的前趋图如下: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5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6个信号S1、S2、S3、S4、S5和S6,且信号量S1-S6的初值都等于零。下图中a和b处应分别填写(请作答此空);c和d处应分别填写( ),e和f处应分别填写( )。A. P(S1)P(S2)和P(S3)P(S4)B. P(S1)V(S2)和P(S2)V(S1)C. V(S1)V(S2)和V(S3)V(S4)D. P(S1)P(S2)和V(S1)V(S2)

进程P1、P2、P3、P4和P5的前趋图如下: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5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6个信号S1、S2、S3、S4、S5和S6,且信号量S1-S6的初值都等于零。下图中a和b处应分别填写( );c和d处应分别填写(请作答此空),e和f处应分别填写( )。A. P(S1)P(S2)和V(S3)V(S4)B. P(S1)P(S3)和V(S5)V(S6)C. V(S1)V(S2)和P(S3)P(S4)D. P(S1)V(S3)和P(S2)V(S4)

长管并联管道各并联管段的()。A、水头损失相等B、水力坡度相等C、过水量相等D、总能量损失相等

已知水泵供水系统的设计净扬程Hst=13m,设计流量Q=360L/s,吸水管路总的阻抗S1=7.02S2/m5,压水管道总的阻抗S2=17.98S2/m5,求水泵的扬程H。

某一简单长管,流量Q=0.10m3/s,水力坡度J=0.015,则其管段的比阻值为()s2/m6。A、1.500B、1.970C、2.835D、4.500

脊髓有两个膨大部分,其中腰膨大相当于()A、T12至L2水平B、T12至S2水平C、L1至S2水平D、L2至S2水平E、L3至S3水平

坐骨神经由上述哪部分组成()A、L2~L3神经根B、L4~S1神经根C、L4~S3神经根D、L2~L3神经根前支E、L4~S2神经根

长管并联管道各并联管段的()。A、水头损失相等B、水力坡度相等C、总能量损失相等D、通过的水量相等

坐骨神经的神经组成是()。A、L3~S3脊神经组成B、L3~S4脊神经组成C、L4~S2脊神经组成D、L4~S3脊神经组成E、L5~S2脊神经组成

某一简单长管,长度L=600m,流量Q=0.21m3/s,水力坡度J=0.015,则该管段的比阻值为()s2/m6。A、0.236B、0.340C、0.497D、0.582

长管并联管道各并联管段的()A、水头损失相等B、水力坡度相等C、总能量损失相等D、通过流量相等

问答题在串联管道、并联管道中,各管段的流量和能量损失分别满足什么关系?

单选题一水塔供水系统,由三条管段串联组成。已知要求末端出水水头为10m,d1=450mm,l1=1500mm,Q1=0.23m3/s;d2=350mm,l2=1000mm,Q2=0.13m3/s;d3=250mm,l3=1000mm,Q3=0.05m3/s;管径改变处有出水。管道沿程阻力系数λ1=0.012,λ2=0.015,λ3=0.018,试求水塔高度:()A 25.2mB 23.85mC 30.52mD 22.08m

单选题长管并联管道各并联管段的()。A水头损失相等B水力坡度相等C过水量相等D总能量损失相等

单选题长管并联管道与各并联管段的(  )。A水头损失相等B总能量损失相等C水力坡度相等D通过的流量相等

单选题长管并联管道各并联管段的()。A水头损失相等B水力坡度相等C总能量损失相等D通过的水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