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根平行避雷线的高度同为20m,两线间距离为48m,则两避雷线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为()。A.6m; B.7m; C.8m; D.9m。

两根平行避雷线的高度同为20m,两线间距离为48m,则两避雷线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为()。
A.6m; B.7m; C.8m; D.9m。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避雷线的保护范围是以避雷线高度h为高,底面半径也为h的一个圆锥体。()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电力线路的杆塔避雷线对边线的保护角宜采用(),杆塔上两根避雷线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导线与避雷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 A.30°~40°B.20°~30°C.10°~20°D.5°~10°

有关避雷装置不正确的描述是()。 A.避雷线常采用镀锌钢绞线B.避雷线工作原理与避雷针相同C.避雷线保护宽度范围比避雷针大D.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与使用的支数和高度有关

两根等高避雷线,高度为18m,其间距离为14m。 两避雷线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高度为()。A.12.5m; B.13.5m; C14.5m; D.15.5m。

某发电厂拟采用悬挂高度为29m的两根平行避雷线和一高度也是29m的独立避雷针联合作为髙度为16m设施的防雷保护。现已知两根平行避雷线间距离为24m,长度为46m;-雷针与最近一根避雷线两端的距均是46m,现按有关公式计算、校验此方案的可行性(被保护设施均在避雷线间和避雷线与避雷针间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保护范围内)。 避雷针、线的联合保护范围是(按等效避雷线计算):避雷线端部及外侧的保护范围是()。A.4.15m;B.5.62m; C.6.11m; D.6.92m。

两支避雷针的髙度同为30m,两针间距离为84m,则两针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为()。A.15m; B.18m; C.21m, D.24m。

单根避雷线的高度为15m,则避雷线在8m水平面上毎侧保护范围的宽度为()。A.2.95m; B.3.15m; C.3.29m;D.3.48m。

某发电厂拟采用悬挂高度分别为26、30m的单根避雷线作为某设施(高度为15m)的防雷保护,现按有关公式分别计算出在、水平面上每侧保护范围的宽度。 当避雷线悬挂高度为30m时,每侧保护范围的宽度为( )。A.7.05m; B.7.78m; C.8.48; D.8.86m。

已知某工程采用高度为28m,线间距离为1Om的两根平行避雷线作为防雷保护,根据有关公式计算,两避雷线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的高度、是()。A.15m; B.19.8m; C.23.6m; D.25.5m。

两根等髙独立避雷针,高度为30m,其间距离为45m。 两针间保护范围上部边缘最低点高度为()。 A.22.5m; B.23.5m; C.24.5m; D.25.5m。

某发电厂拟采用悬挂高度为29m的两根平行避雷线和一高度也是29m的独立避雷针联合作为髙度为16m设施的防雷保护。现已知两根平行避雷线间距离为24m,长度为46m;-雷针与最近一根避雷线两端的距均是46m,现按有关公式计算、校验此方案的可行性(被保护设施均在避雷线间和避雷线与避雷针间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保护范围内)。 校验结果是()。A.被保护设施在两根平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内;B.被保护设施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C被保护设施超出两跟平行避雷线和避雷针联合的保护范围;D.被保护设施全在两根平行避雷线和避雷针的联合保护范围内。

某发电厂拟采用悬挂高度为29m的两根平行避雷线和一高度也是29m的独立避雷针联合作为髙度为16m设施的防雷保护。现已知两根平行避雷线间距离为24m,长度为46m;-雷针与最近一根避雷线两端的距均是46m,现按有关公式计算、校验此方案的可行性(被保护设施均在避雷线间和避雷线与避雷针间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保护范围内)。 两根平行避雷线间的最小保护宽度是()。A.3.29m; B.4.11m; C.5.22m; D.6.1m。

两根不等高避雷线各横截面的保护范围的确定方法是()。A.应仿照两支不等高避雷针的方法计算确定;B.应由通过两避雷线高度点及保护范围边缘最低点的圆弧确定;C.应根据被保护物确定;D.应用等效方法计算确定。

两根等高避雷线,高度为18m,其间距离为14m。若被保护物髙度为12m,两避雷线端部两侧保护最小宽度为()。A.1.17m; B.1.22m; C.1.36m; D.1.45m.

某发电厂拟采用悬挂高度为29m的两根平行避雷线和一高度也是29m的独立避雷针联合作为髙度为16m设施的防雷保护。现已知两根平行避雷线间距离为24m,长度为46m;-雷针与最近一根避雷线两端的距均是46m,现按有关公式计算、校验此方案的可行性(被保护设施均在避雷线间和避雷线与避雷针间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保护范围内)。 两根平行避雷线端部及外侧的保护范围按单根避雷线的公式计算,其结果是().A.3.56m; B.4.35m; C.5.38m; D.6.11m,

某发电厂拟采用悬挂高度为29m的两根平行避雷线和一高度也是29m的独立避雷针联合作为髙度为16m设施的防雷保护。现已知两根平行避雷线间距离为24m,长度为46m;-雷针与最近一根避雷线两端的距均是46m,现按有关公式计算、校验此方案的可行性(被保护设施均在避雷线间和避雷线与避雷针间所形成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保护范围内)。 避雷针的外侧保护范围是()。A.10.5m; B.13m; C.14.6m; D.15.8m。

杆塔上两根避雷线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导线与避雷线间垂直距离的( )。A、10倍B、5倍C、3倍D、2倍

有一单避雷线的110kV线路,导线呈上字型排列,其避雷线悬挂高度为20m,上导线横担长1.8m,导线距避雷线悬挂点的垂直距离为4.1m。经计算上导线保护角可以满足要求。

两支等高避雷针,其高度为25m,两针相距20m,计算在两针中间位置、高度为7m的平面上保护范围一侧最小宽度是多少?

电力线路的杆塔避雷线对边线的保护角宜采用(),杆塔上两根避雷线间的距离不应超过导线与避雷线间垂直距离的5倍。A、30°~40°B、20°~30°C、10°~20°D、5°~10°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采用架空避雷线保护,已知冲击接地电阻(Ri=10Ω)避雷线的支柱高度(h=20m)避雷线的水平长度(l=50m)避雷线至被保护物的空气中距离Sa2=()。A、3.25m;B、3.35m;C、4.1m;D、4.7m。

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只是与其长度、高度有关。

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与避雷线的数量,高度、相互位置等因素有关。

杆塔上两根避雷线间的距离应不超过避雷线间垂直距离的()。A、25倍B、15倍C、10倍D、5倍

架空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效果,除了与可靠的接地有关外,主要还与()。A、避雷线的材质有关;B、避雷线的接地方式有关;C、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有关;D、避雷线的高度有关。

单选题杆塔上两根避雷线间的距离应不超过避雷线间垂直距离的()。A25倍B15倍C10倍D5倍

单选题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采用架空避雷线保护,已知冲击接地电阻(Ri=10Ω)避雷线的支柱高度(h=20m)避雷线的水平长度(l=50m)避雷线至被保护物的空气中距离Sa2=()。A3.25m;B3.35m;C4.1m;D4.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