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h现象属于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速发型超敏反应

Koch现象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速发型超敏反应

参考解析

解析:1890年Koch观察到,将结核分枝杆菌皮下注射到未感染的豚鼠,10~14日后局部皮肤红肿、溃烂,最终死亡。而对3~6周前受少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转的动物,给予同等剂量的结核分枝杆菌皮下注射,2~3日后局部出现红肿,形成浅表溃烂,继而较快愈合,无淋巴结肿大,无播散和死亡。这种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现象。较快的局部红肿和表浅溃烂是由结核菌素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的表现。

相关考题:

Koch现象属于A.I超敏反应B.Ⅱ超敏反应C.Ⅲ超敏反应D.Ⅳ超敏反应E.速发型超敏反应

鉴定产气荚膜梭菌时应选择哪-项试验A.Nagler试验B.Koch现象试验C.串珠试验D.肥达反应试验E.锡克试验

Koch在哪年发现Koch现象A.1 840B.1 864C.1 886D.1 891E.1 900

最早发现结核杆菌是A、巴斯德于1885年B、巴斯德于1892年C、柯赫(Koch)于1882年D、柯赫(Koch)于1892年E、柯赫(Koch)于1895年

鉴定产气荚膜梭菌时应选择哪一项试验A.Nagler试验B.Koch现象试验C.串珠试验D.肥达反应试验E.锡克试验

Koch在哪年发现Koch现象A.1840B.1864C.1886D.1891E.1900

与Koch现象有关的是A、白喉棒状杆菌B、炭疽杆菌C、肉毒梭菌D、麻风分枝杆菌E、结核分枝杆菌

与Koch现象有关的是A.白喉棒状杆菌B.炭疽杆菌C.肉毒梭菌D.麻风分枝杆菌E.结核分枝菌

与产气荚膜梭菌的分解代谢有关的是A.神奈川现象B.汹涌发酵现象C.卫星现象D.迁徙生长现象E.Koch现象

可用于鉴定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与非致病性的是A.神奈川现象B.汹涌发酵现象C.卫星现象D.迁徙生长现象E.Koch现象

可用于验证嗜血杆菌对X、V因子需求的是A.神奈川现象B.汹涌发酵现象C.卫星现象D.迁徙生长现象E.Koch现象

最早发现结核杆菌是A.巴斯德于1885年B.巴斯德于1892年C.柯赫(Koch)于1882年D.柯赫(Koch)于1892年E.柯赫(Koch)于1895年

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葡萄球菌一起培养时有A.卫星现象B.双溶血环C.Nagler现象D.Koch现象E.抑制生长现象

一般不用于结核杆菌检查的试验().A、抗酸染色B、结核菌素试验C、金胺“O”荧光染色D、革兰染色E、Koch现象

不用于结核杆菌检查的试验()。A、抗酸染色B、结核菌素试验C、金胺“O”荧光染色D、革兰染色E、Koch现象

何谓Koch三角?

Koch现象

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葡萄球菌一起培养时有()。A、卫星现象B、双溶血环C、Nagler现象D、Koch现象E、抑制生长现象

什么是Koch原则?

单选题Koch现象属于()AI超敏反应BⅡ超敏反应CⅢ超敏反应DⅣ超敏反应E速发型超敏反应

问答题什么是Koch原则?

单选题Koch现象属于(  )。AⅣ超敏反应BⅠ超敏反应CⅢ超敏反应DⅡ超敏反应E速发型超敏反应

单选题与Koch现象有关的是()A白喉棒状杆菌B炭疽杆菌C肉毒梭菌D麻风分枝杆菌E结核分枝杆菌

单选题Koch在哪年发现Koch现象()A1840B1864C1886D1891E1900

单选题Koch现象属于().A.Ⅰ超敏反应AB.Ⅱ超敏反应BC.Ⅲ超敏反应CD.Ⅳ超敏反应DE.速发型超敏反应

单选题最早发现结核杆菌是()A巴斯德于1885年B巴斯德于1892年C柯赫(Koch)于1882年D柯赫(Koch)于1892年E柯赫(Koch)于1895年

名词解释题科赫(Koch)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