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和某学校签订了教学楼承建合同,2栋5层框架结构。合同约定:(1)因设计图纸已齐全,结构造型简单,且施工单位熟悉周边环境及现场条件,甲乙双方协商采用固定总价计价模式签订施工承包合同。(2)施工单位每提前或延误奖励或罚款1万元/d;(3)施工中工程量变化10%以内的风险,由施工单位承担。双方就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周)达成一致。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单位应建设单位要求负责办理相关污水排水手续;项目部将雨水、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事件2:项目进行中,发生如下情况:(1)A工作为土方开挖工程,原合同土方量为500m3,因设计变更实际土方量为600m3。(2)C工作施工完成后,甲方认为某管线安装位置与设计图纸不符,经剥开检查确实有误,延误工期2周。(3)I工作施工中,学校提供的设计图纸存在错误,修改设计造成进度拖延5周。事件3: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成本管理工作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项目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并按“三同步”的原则实施施工成本核算。【问题】1.根据背景资料,本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除背景材料中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外,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哪些(至少列出3项)?2.事件1中,指出不妥指出并给出正确做法。3.事件2中,列式计算工作A施工单位可索赔的工期是多少天?若没有其他延误事件,分别指出本项目建设单位签认的工期和实际工期分别是多少天?按工期奖罚条款,施工单位应得到奖励或罚款是多少万元?4.事件3中,成本管理内容还有哪些?指出成本核算的“三同步”原则具体内容。

某施工单位和某学校签订了教学楼承建合同,2栋5层框架结构。合同约定:(1)因设计图纸已齐全,结构造型简单,且施工单位熟悉周边环境及现场条件,甲乙双方协商采用固定总价计价模式签订施工承包合同。(2)施工单位每提前或延误奖励或罚款1万元/d;(3)施工中工程量变化10%以内的风险,由施工单位承担。
双方就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周)达成一致。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应建设单位要求负责办理相关污水排水手续;项目部将雨水、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事件2:项目进行中,发生如下情况:(1)A工作为土方开挖工程,原合同土方量为500m3,因设计变更实际土方量为600m3。(2)C工作施工完成后,甲方认为某管线安装位置与设计图纸不符,经剥开检查确实有误,延误工期2周。(3)I工作施工中,学校提供的设计图纸存在错误,修改设计造成进度拖延5周。
事件3: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成本管理工作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项目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并按“三同步”的原则实施施工成本核算。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本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除背景材料中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外,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哪些(至少列出3项)?
2.事件1中,指出不妥指出并给出正确做法。
3.事件2中,列式计算工作A施工单位可索赔的工期是多少天?若没有其他延误事件,分别指出本项目建设单位签认的工期和实际工期分别是多少天?按工期奖罚条款,施工单位应得到奖励或罚款是多少万元?
4.事件3中,成本管理内容还有哪些?指出成本核算的“三同步”原则具体内容。


参考解析

解析:1.本工程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模式妥当。因为该项目规模小、技术难度低、具有完整的施工图纸,且工期未超过1年,根据规定可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常用的合同计价模式还有:(1)变动总价合同(可调总价合同);(2)固定单价合同;(3)变动单价合同(可调单价合同);(4)成本加酬金合同(成本补偿合同)。
2.事件1中的不妥之处有:
(1)施工单位办理相关污水排放手续不妥。
正确做法为:应由建设单位办理污水排放手续。
(2)雨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不妥。
正确做法为:雨水应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3)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不妥。
正确做法为:污水应经沉淀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1)事件2中,工作A可提出的工期索赔为:[600?500×(1+10%)]/(500/10)=1(周),即可以索赔7d。
(2)原网络图关键线路为①②⑤⑥⑧⑨,工期为37周。事件2的三个延误时间导致网络图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变化(A工作实际施工时间为600÷(500/10)=12周),新的关键线路为①②⑤⑥⑧⑨,工期为41周。可索赔的工期除了A工作的1周外,还有I工作的1周,因为I工作有4周的总时差,所以可索赔:延误时间-总时差=5-4=1周,所以总共可以索赔2周所以,本项目建设单位签认(认可)的工期为:原计算工期+可索赔工期=37+2=39周,即273天;
实际工期为新网络图所算得的工期:41周,即287d。
应罚款(287-273)×1=14(万元)。
分析各工作的延误能否索赔:(1)A工作施工单位可提出的工期和费用索赔,因为设计
变更是建设单位应承担的责任,但承包人承担10%工程量变化的风险。因此,可提出的工期索赔为:[600?500×(1+10%)]/(500/10)=1周。(2)C工作的延误是施工单位应承担的责任。(3)I工作存在4周的总时差,可提出1周工期索赔。

4.事件3中,成本管理内容还有: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成本核算的“三同步”原则具体指:形象进度、产值统计、成本归集。

相关考题:

1.背景某工程概算已被批准,准许招标。工程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文件规定:以概算额为基础按固定总价合同承包。某场道施工公司一举中标后通过艰苦谈判确定合同价650万元。该施工公司认为工程结构简单且对施工现场很熟悉未到现场进行勘察,另外因工期短于一年市场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故接受固定总价合同形式。2.问题(1)投标报价的步骤应有哪些?(2)按计价方式不同,合同可以分为哪些形式?(3)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承包,施工公司承担哪些主要风险?施工公司做法有哪些不足?(4)你认为对于施工单位风险相对小的合同形式是什么?为什么?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问题】1.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是哪些3.指出事件三中合同条款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1.背景某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了一矿井地面矿仓及运输走廊的施工合同,合同约定:(1)该工程的工期为18个月,如果是承包商的责任造成工期延长,每延长1个月罚款5万元。(2)工程施工材料由施工单位自行购买,如出现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承担全部责任。(3)施工中与现场其他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协调由施工单位自身负责,业主不参与。(4)工程若需要变更,必须提前14d通知业主及设计单位,否则造成的工期延误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部分材料施工单位无处购买,施工单位提前15d通知了业主,业主供应材料延误工期0.5个月;在运输走廊施工中,由于采用的水泥标号较高,施工单位因施工技术水平的限制要求变更,业主不予同意;另外由于运输走廊上部与选矿厂房连接,而选矿厂房因地基处理发生工期延误,虽没有影响选矿厂房的施工工期,但使运输走廊施工进度发生拖延,最终延误工期0.5个月。2.问题(1)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合同约定有哪些不合理之处?(2)施工单位要求进行工程变更的做法是否有不合理之处?(3)工程结算时,业主要对施工单位工期拖延1个月进行罚款5万元,是否合理?

背景某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了一矿井地面矿仓及运输走廊的施工合同,合同约定:(1)该工程的工期为18个月,如果是承包商的责任造成工期延长,每延长1个月罚款5万元。(2)工程施工材料由施工单位自行购买,如出现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承担全部责任。(3)施工中与现场其他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协调由施工单位自身负责,业主不参与。(4)工程若需要变更,必须提前14d通知业主及设计单位,否则造成的工期延误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部分材料施工单位无处购买,施工单位提前15d通知了业主,业主供应材料延误工期0.5个月;在运输走廊施工中,由于采用的水泥标号较高,施工单位因施工技术水平的限制要求变更,业主不予同意;另外由于运输走廊上部与选矿厂房连接,而选矿厂房因地基处理发生工期延误,虽没有影响选矿厂房的施工工期,但使运输走廊施工进度发生拖延,最终延误工期0.5个月。问题(1)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合同约定有哪些不合理之处(2)施工单位要求进行工程变更的做法是否有不合理之处(3)工程结算时,业主要对施工单位工期拖延1个月进行罚款5万元,是否合理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了一矿井地面矿仓及运输走廊的施工合同,合同约定:(1)该工程的工期为18个月,如果是承包商的责任造成工期延长,每延长1个月罚款5万元.(2)工程施工材料由施工单位自行购买,如出现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承担全部责任。(3)施工中与现场其他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协调由施工单位自身负责,业主不参与。(4)工程若需要变更,必须提前14天通知业主及设计单位,否则造成的工期延误由施工单位承担责任。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部分材料施工单位无处购买,施工单位提前15天通知了业主,业主 供应材料延误工期0.5个月;在运输走廊施工中,由于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较高,施工单位因施工技术水平的限制要求变更,业主不予同意;另外由于运输走廊上部与选矿厂房连接,而选 矿厂房因地基处理发生工期延误,虽没有影响选矿厂房的施工工期,但使运输走廊施工进度发 生拖延,最终延误工期0.5个月。问题:(1)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合同约定有哪些不合理之处?(2)施工单位要求进行工程变更的做法是否有不合理之处?(3)工程结算时,业主要对施工单位工期拖延1个月进行罚款5万元,是否合理?

某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了一矿井地面矿仓及运输走廊的施工合同,合同约定:(1)该工程的工期为18个月,如果是承包商的责任造成工期延长,每延长1个月罚 款5万元。(2)工程施工材料由施工单位自行购买,如出现质量问题由施工单位承担全部责任。(3)施工中与现场其他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协调由施工单位自身负责,业主不参与。(4)工程若需要变更,必须提前14d通知业主及设计单位,否则造成的工期延误由施 工单位承担责任。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部分材料施工单位无处购买,施工单位提前15天通知了业主, 业主供应材料延误工期0. 5个月;在运输走廊施工中,由于采用的水泥标号较髙,施工单 位因施工技术水平的限制要求变更,业主不予同意;另外由于运输走廊上部与选矿厂房连 接,而选矿厂房因地基处理发生工期延误,虽没有影响选矿厂房的施工工期,但使运输走 廊施工进度发生拖延,最终延误工期0.5个月。问题(1)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合同约定有哪些不合理之处?(2)施工单位要求进行工程变更的做法是否有不合理之处?(3)工程结算时,业主要对施工单位工期拖延1个月进行罚款5万元,是否合理?

某四层框架结构厂房,建筑面积为5200平方米。工程开工前施工图纸齐全,且现场已达三通一平标准。建设单位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确定了A公司为施工承包单位,并于2011年1月20日,双方签订了固定总价模式的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如下条款:(1)合同工期为320d,每提前ld奖励5000元,每拖延ld罚款10000元;(2)A公司不得将工程转包,但允许分包;(3)该工程质量实行终身保修;(4)施工单位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建设单位修改工程设计,造成停工待图3d;事件二:7月份遇到罕见特大暴雨,导致全场性停工10d,8月份又遇到季节性降雨,导致停工3d;事件三:在竣工验收时,总监理工程师要求对已隐蔽的地下管沟工程重新挖开进行复验,施工单位认为严格按监理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且验收合格,根据合同条款施工单位拒绝再次挖开检查,建设单位进行调解,停工2d后施工单位同意复验,复验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复验及恢复共造成工期延误6d。事件四:施工单位实际完成该工程的工期为344d。为此,建设单位扣罚施工单位的延误工期费用为:24×10000=24万元。问题(1)建设单位采取的招标方式是否合适?说明理由。(2)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模式是否合适?说明理由。(3)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一、事件二、事件三中,索赔是否成立?分别说明理由。(4)假定事件一、事件二、事件三均在关键线路上,结合上述事件,试问事件四中建设单位应给予施工单位奖励还是罚款?为什么?并给出具体奖罚数额。

一业主与施工单位就某厂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中有以下一些条款:1.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再承担因施工方案不当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2.项目开工前,业主要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地下主要管网线路资料,供施工单位施工时参考。3.无论业主方是否参加隐蔽工程的验收,当其提出对已经隐蔽的工程重新检验的要求时,施工单位应按要求进行剥露,并在检验合格后重新进行覆盖或者修复。检验如果合格,业主承担由此发生的经济支出,赔偿施工单位的损失并相应顺延工期。检验如果不合格,施工单位则应承担发生的费用,工期应予顺延。4.施工单位应按协议条款约定时间向业主方提交实际完成工程量的报告。业主方工程师代表接到报告7天内按施工单位提供的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报告核实工程量(计量),并在计量24小时前通知施工单位。二、问题1.请分别指出以上合同条款中的不妥之处。2.针对合同条款中的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3.施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4.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有何要求5.管道安装前现场应具备哪些条件

某机电安装公司通过公开招标承建某汽车制造厂的机电工程项目,合同总价为5000万元,工期为7个月。合同签订日期为3月l日,双方约定4月1日开工,10月28日竣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发生部位均为关键工序,索赔费用可在当月付款中结清):事件1:预付款按合同总价的25%支付,预付款延期支付20天,致使工程实际开工日拖延5天(每天的延期付款利率按0.1%计算,每延误工期1天补偿5000元)。事件2:5月初因施工机械出现故障延误工期2天,费用损失9000元,每延误工期l天罚款5000元。事件3:8月份由于业主设计变更,造成施工单位返工费4万元,并损失工期3天。又停工待图10天,窝工损失5万元。事件4:为赶工期,施工单位增加赶工措施费6万元(9月份4万元,10月份2万元),使工程不仅未拖延,相反比合同工期提前7天完工,双方约定工期每提前1天奖励6000元。2.问题(1)在以上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是否可以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为什么(2)施工单位可索赔工期和费用各为多少

某工程合同约定, 提前/延误的奖/罚为 2000 元/d。 施工单位编制了如下计划, 经监理批准后实施(单位: 周):施工过程中, 发生如下延误及其时间如下:问题: 实际工期是多少天? 施工单位可索赔工期是多少天? 施工单位可得到的奖励或罚款是多少元?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指出事件三中合同条款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某建设工程已委托某施工单位作为总承包单位。该施工单位提出由另一家施工单位作为分包,承担主体施工。所有安全责任由分包单位负责,如果有了事故也由分包单位上报,已签订了分包合同。主体工程可以由分包单位自主承担。()

某土方工程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土方施工合同,合同约定的土方工程量为8000m3,同期为16天,合同约定:工程量增加20%以内为施工方应承担的工期风险。施工过程中,因出现了较深的软弱下卧层,致使土方量增加了10200m3,则施工方可提出的工期索赔为()天。A、1B、4C、17D、14

某办公楼工程,由于施工图设计未完成,工程性质已明确但工程量还难以确定,双方经过多次协商,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价格9600万元,工期15个月。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多次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均及时按变更要求进行施工,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施工单位提出主体设计变更要增加费用90万元,但发包方不同意支付该设计变更增加费。施工过程中,8月12日非承包原因停电4小时,8月17日非承包原因停电6小时,总承包单位及时向业主提出索赔。业主与施工单位选择固定总价合同形式是否妥当?为什么?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l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l.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三中合同条款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问答题某四层框架结构厂房,建筑面积为5200m2。工程开工前施工图纸齐全,且现场已达三通一平标准。建设单位通过邀请招标的方式确定了A公司为施工承包单位,并于2011年1月20日,双方签订了固定总价模式的施工合同。合同中约定如下条款:(1)合同工期为320d,每提前Id奖励5000元,每拖延Id罚款10000元; (2)A公司不得将工程转包,但允许分包; (3)该工程质量实行终身保修; (4)施工单位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不承担因此弓丨起的丁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建设单位修改工程设计,造成停工待图3d; 事件二:7月份遇到罕见特大暴雨,导致全场性停工10d;8月份又遇到季节性降雨,导致停工3d; 事件三:在竣工验收时,总监理工程师要求对已隐蔽的地下管沟工程重新挖开进行复验,施工单位认为严格按监理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且验收合格,根据合同条款施工单位拒绝再次挖开检查,建设单位进行调解,停工2d后施工单位同意复验,复验结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复验及恢复共造成工期延误6d。 事件四:施工单位实际完成该工程的工期为344d。为此,建设单位扣罚施丁单位的延误工期费用=24X10000=24万元。 【问题】 1.建设单位采取的招标方式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2.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模式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3.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一、事件二、事件三中,索赔是否成立?分别说明理由。 4.假定事件一、事件二、事件=均在关键线路上,结合上述事件,试问事件四中建设单位应给予施工单位奖励还是罚款?为什么?并给出具体奖罚数额?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指出事件三中合同条款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单选题某土方工程业主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土方施工合同,合同约定的土方工程量为8000㎡,合同期为16天。合同约定:工程量增加20%以内为施工方应承担的工期风险。施工过程中,因出现了较深的软弱下卧层,致使土方量增加了10200m3则施工方可提出的工期索赔为()天。A1B4C17D14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是哪些?

问答题背景: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问题:(1)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是哪些?(3)事件三中合同条款有哪些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

问答题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担5万t级高桩码头的施工任务,采用直径1000mm的钢管桩作为码头基桩,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指定某钢结构厂提供钢管桩,送桩到现场,供施工单位沉桩,建设单位与供桩工厂签订了合同。码头沉桩施工中,由于供桩不及时和部分桩质量不合格被监理退回,造成工期延误和施工单位窝工的费用损失,施工单位就此提出了工期延长和费用索赔。问题(1)施工单位就此提出工期延长和费用索赔是否可行?为什么?(2)就背景材料所述,存在怎样的索赔关系?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l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l.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一中开发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d,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 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 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是哪些?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兴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l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某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l.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事件二中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是哪些?

问答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招标文件规定,工程为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地上5层,工期265日,固定总价合同模式。至投标阶段工程施工图设计尚未全部完成。在此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中标价格为1350万元。但是经双方3轮艰苦谈判,最终确定合同价为1200万元,并据此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事件二:在投标过程中,施工单位未到现场进行勘察,认为工程结构简单并且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非常熟悉,另外考虑工期不到一年,市场材料价格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于是按照企业以往积累的经验编制标书。事件三:部分合同条款中规定:1.施工单位按照开发公司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施工单位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责任。2.开发公司向施工单位提供场地的工程地质和主要管线资料,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指出事件三中合同条款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