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 )为高频率泥石流沟谷I2的活动特征。 A.泥石流爆发周期一般在10年以上 B.泥石流基本上每年都发生C.流域面积为1 ~5km2 D.堆积区面积小于1km2
下列( )为高频率泥石流沟谷I2的活动特征。
A.泥石流爆发周期一般在10年以上 B.泥石流基本上每年都发生
C.流域面积为1 ~5km2 D.堆积区面积小于1km2
A.泥石流爆发周期一般在10年以上 B.泥石流基本上每年都发生
C.流域面积为1 ~5km2 D.堆积区面积小于1km2
参考解析
解析:参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附录C表C. 0.1相关规定。
相关考题: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相关规定,对于高频率泥石流沟谷,泥石流的固体物质一次冲出量为3×104m3时,属于下列哪个类型的泥石流?( )A、Ⅰ1类B、Ⅰ2类C、Ⅱ1类D、Ⅱ3类
泥石流地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I1类泥石流沟谷不应作为建筑场地,各类线路工程应避开B.II1类泥石流沟谷可以作为建筑场地C.I2和II2类泥石流沟谷不宜作为建筑场地D.当线路必须通过I2类泥石流沟口时,应设桥通过,桥位应设在河床弯曲处
关于泥石流的分类与分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按规模分类时应考虑固体物质储量和固体物质一次最大冲出量B.可按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划分为高频率、中频率、低频率三种类型C.按流域形态、特征可把泥石流划分为沟谷塑与山坡型两种 D.泥石流的发育阶段可划分为发育初期、成长期、成熟期
按泥石流的工程分类法,下列对泥石流地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正确的是( )。A. I类泥石流沟谷适宜作为建筑场地B. I类泥石流沟谷各类线路工程可通过C. I类和II类泥石流沟谷和沟口都可以利用其堆积区作为建筑场地D.当上游大量弃渣或进行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供排平衡条件时,应重新判定产生新的泥石流的可能性
北京地区某沟谷中稀性泥石流阻力系数为1.67,洪水时沟谷过水断面面积为600m2,湿周长为109.3m,泥石流水面纵坡为9.2%,该泥石流流速为( )m/s。A. 3.0 B. 5.0 C. 7.0 D. 9.0
西南地区某地,一沟谷中有稀性泥石流分布,通过调查,该泥石流中固体物质比重为2.6,泥石流流体重度为1.38kN/m3,湿周长126m,洪水时沟谷过水断面积为560m2,泥石流水面纵坡坡度为4.2%,粗糙系数为4.9,该泥石流的流速为( )m/s。A. 2.01 B. 2. 05 C. 2. 10 D. 2. 12
对泥石流进行分类与分期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按规模分类时应考虑固体物质储量和固体物质一次最大冲出量B、可按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划分为高频率、中频率、低频率三种类型C、按流域形态、特征可把泥石流划分为沟谷型与山坡型两种D、泥石流的发育阶段可划分为发育初期、旺盛期、间歇期
单选题西北地区某沟谷中土的天然含水量为14%,土体比重平均值为2.60,泥石流流体中固体物质体积与水的体积比约为0.15,沟谷中设计清水流量为2000m3/s,该沟谷中设计泥石流流量为()m3/s。()A2300B2436C2802D2919
单选题北京地区某沟谷中稀性泥石流阻力系数为1.67,洪水时沟谷过水断面面积为600m2,湿周长为109.3m,泥石流水面纵坡为9.2%,该泥石流流速为()。A3.0m/sB5.0m/sC7.0m/sD9.0m/s
多选题关于泥石流的分类与分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按规模分类时应考虑固体物质储量和固体物质一次最大冲出量B可按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划分为高频率、中频率、低频率三种类型C按流域形态、特征可把泥石流划分为沟谷型与山坡型两种D泥石流的发育阶段可划分为发育初期、成长期、成熟期
单选题按泥石流的工程分类法,下列对泥石流地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正确的是( )。AⅠ类泥石流沟谷适宜作为建筑场地BⅠ类泥石流沟谷各类线路工程可通过CⅠ类和Ⅱ类泥石流沟谷和沟口都可以利用其堆积区作为建筑场地D当上游大量弃渣或进行工程建设,改变了原有供排平衡条件时,应重新判定产生新的泥石流的可能性
单选题对泥石流进行分类与分期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按规模分类时应考虑固体物质储量和固体物质一次最大冲出量B可按泥石流的发生频率划分为高频率、中频率、低频率三种类型C按流域形态、特征可把泥石流划分为沟谷型与山坡型两种D泥石流的发育阶段可划分为发育初期、旺盛期、间歇期
多选题泥石流地区的建筑适宜性评价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Ⅰ1类泥石流沟谷不应作为建筑场地,各类线路工程应避开BⅡ1类泥石流沟谷可以作为建筑场地CⅠ2和Ⅱ2类泥石流沟谷不宜作为建筑场地D当线路必须通过Ⅰ2类泥石流沟口时,应设桥通过,桥位应设在河床弯曲处
单选题易发生泥石流沟谷里的排土场,应建立泥石流观测站和专门的()。泥石流沟谷应定期进行剖面测量,统计泥沙淤积量,为排土场泥石流防治提供资料。A气象站B水文观测站C地形测绘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