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峡谷坝址区,场地覆盖层厚度为30m,欲建坝高60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 规范》(GB 50487—2008),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该峡谷区坝址钻孔进入基岩的深度应不小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要求?( ) A. 10m B. 30m C. 50m D. 60m

某峡谷坝址区,场地覆盖层厚度为30m,欲建坝高60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 规范》(GB 50487—2008),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该峡谷区坝址钻孔进入基岩的深度应不小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要求?( )
A. 10m B. 30m C. 50m D. 60m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表5. 4。2可知,覆盖层厚度<40m、坝高<70m时,钻孔进入基岩深度应为H(坝高),所以该峡谷区坝址钻孔进入基岩的深度应不小于60m。

相关考题:

某土石坝坝址的勘察资料见下表,拟将场地土层开挖15m深度后建造土石坝,问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的规定,该工程场地土类型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A、软弱场地土B、中软场地土C、中硬场地土D、坚硬场地土

某峡谷坝址区,场地覆盖层厚度为30m,欲建坝高60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该峡谷区坝址钻孔进入基岩的深度应不小于下列哪个选项的要求?(A) 10m (B) 30m(C) 50m (D) 60m

某水电工程土石坝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拟建坝高45m,下伏基岩埋深40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坝基勘察孔进入基岩的最小深度是下列哪个选项?(  )A、 5mB、 10mC、 20mD、 30m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峡谷河流坝址勘察时,各比选坝址应布置一条勘探剖面线,坝高( )m及以上的主要坝址,应在主要勘探剖面线上、下游增加辅助剖面线。A.30B.50C.70D.100

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峡谷河流坝址进行勘探,当坝高大于70m、覆盖层厚度小于40m时,河床钻孔深度应为( )。A.30~50mB.大于50mC.0.5~1倍坝高D.应达到相对隔水层

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峡谷河流坝址进行勘探,当坝高大于70m、覆盖层厚度小于40m时,河床钻孔深度应为()。A、30~50mB、大于50mC、0.5~1倍坝高D、应达到相对隔水层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1999),初步设计阶段土石坝坝址勘察时,下述()说法是正确的。A、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应包括库址区及坝肩地段B、可采用综合测井查明覆盖层层次,测定土层密度C、勘探点间距宜采用50~100mD、岩土试验时,第四系地层主要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组数累计不应小于11组

某水电站拟在平原区建30m高的大坝,据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了解坝址处覆盖层为黏性土、细砂、砂砾石层,最大厚度35m,下伏基岩为花岗岩,可行性研究阶段为初步查明坝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坝址钻孔深度宜()。A、不小于15mB、不小于25mC、不小于30mD、不小于45m

规划阶段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峡谷区应采用()的比例尺。A、1:5000~1:2000B、1:10000~1:5000C、1:25000~1:10000D、1:50000~1:10000

初步设计阶段土石坝勘探钻孔深度应符合的要求不包括()。A、覆盖层地基钻孔,基岩埋深小于坝高时,宜进入基岩以下10mB、基岩地基钻孔为坝高的1/3~1/2C、防渗线上钻孔应深入相对隔水层不少于10m或不小于1倍坝高D、0.5~1倍坝高

按"水电勘察规范",进行水库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时,下述()说法不正确。()A、水库库址勘察内容应包括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及其他环境地质问题B、峡谷区坝址河床钻孔深度,当覆盖层厚度小于40m,坝高小于70m时,应为1倍坝高C、对溢洪道建筑物的主要岩土层应取样试验D、各类天然建材的初查储量不宜小于设计需要量的2

单选题某水电站作为近期开发梯级工程进行规划阶段坝址勘探,该坝址设计坝长400m,最大坝高为80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坝址轴线河床部位控制性钻孔设计深度宜为()。A40mB50mC80mD160m

单选题某峡谷水库库容9.9亿m3,主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25m,坝顶长238m。坝址所在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该工程()工作。A应进行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B应进行地震基本烈度复核C应进行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确定式D可按现行《中国地震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地震基本烈度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峡谷区坝址,覆盖层厚度35m、坝高65m,峡谷区河床的钻孔深度应为(  )m。A35B45C65D100

单选题某水库库容7.8亿m3,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65m,坝顶长508m。坝址所在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按《水利水电工程陋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该工程()。A应进行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B应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C应进行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确定D可按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确定地震动参数

单选题某水库库容7.8亿m3,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65m,坝顶长508m。坝址所在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按《水利水电工程陋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该工程(  )。A应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B应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C应进行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确定D可按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确定地震动参数

单选题某水电站作为近期开发梯级工程,进行规划阶段坝址勘探,该坝址设计坝长400m,最大坝高为80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坝址轴线河床部位控制性钻孔设计深度宜为(  )。A40mB50mC80mD160m

单选题某水电站拟在平原区建30m高的大坝,据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了解坝址处覆盖层为黏性土、细砂、砂砾石层,最大厚度35m,下伏基岩为花岗岩,可行性研究阶段为初步查明坝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坝址钻孔深度宜()。A不小于15mB不小于25mC不小于30mD不小于45m

单选题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1999),进行水库可行性研究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时,下述( )说法不正确。A水库库址勘察内容为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及其他环境地质问题B峡谷区坝址河床钻孔深度,当覆盖层厚度小于40m,坝高小于70m时,应为1倍坝高C对溢洪道建筑物的主要岩土层应分层取样试验D各类天然建材的初查储量不宜小于设计需要量的2倍

单选题初步设计阶段土石坝勘探钻孔深度应符合的要求不包括()。A覆盖层地基钻孔,基岩埋深小于坝高时,宜进入基岩以下10mB基岩地基钻孔为坝高的1/3~1/2C防渗线上钻孔应深入相对隔水层不少于10m或不小于1倍坝高D0.5~1倍坝高

单选题某引水渠系工程渡槽采用墩基方案设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在初步设计阶段勘探钻孔孔滦布置原则为()。A桩基钻孔深度应进入桩端以下3mB桩基钻孔深度应进入桩端以下10~20mC墩基钻孔深度宜进入墩基以下5mD墩基钻孔深度宜进入墩基以下10~20m

单选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峡谷河流坝址勘察时,各比选坝址应布置一条勘探剖面线,坝高(  )m及以上的主要坝址,应在主要勘探剖面线上、下游增加辅助剖面线。A30B50C70D100

单选题某峡谷水库库容9.9亿m3,主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25m,坝顶长238m。坝址所在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该工程(  )工作。A应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B应进行地震基本烈度复核C应进行合成基岩地震动时程确定式D可按现行《中国地震区划图》(GB 18306—2001)确定地震基本烈度

单选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应采用的比例尺为(  )。A1︰2000~1︰10000B1︰5000~1︰2000C1︰5000~1︰10000D1︰50000~1︰100000

单选题按"水电勘察规范",规划阶段坝址勘察时,下述()规定不正确。()A峡谷区坝址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5000~1:10000B坝址区物探可采用地面物探方法C各梯级坝址勘探线上可不布置钻探孔D对坝址区主要岩土、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鉴定性试验

单选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应采用的比例尺为()。A1:2000~1:10000B1:5000~1:2000C1:5000~1:10000D1:50000~1:100000

单选题某引水渠系工程渡槽采用墩(桩)基方案设计,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在初步设计阶段勘探钻孔孔滦布置原则为(  )。A桩基钻孔深度应进入桩端以下3mB桩基钻孔深度应进人桩端以下10~20mC墩基钻孔深度宜进入墩基以下5mD墩基钻孔深度宜进入墩基以下10~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