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轨道交通地下区间详细勘察时勘探点布置最合适的是下列哪一项(  ) A. 沿隧道结构轮廓线布置 B. 沿隧道结构外侧一定范围内布置 C. 沿隧道结构内侧一定范围内布置 D. 沿隧道中心线布置

对轨道交通地下区间详细勘察时勘探点布置最合适的是下列哪一项(  )

A. 沿隧道结构轮廓线布置
B. 沿隧道结构外侧一定范围内布置
C. 沿隧道结构内侧一定范围内布置
D. 沿隧道中心线布置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307—2012)第7.3.4条规定,勘探点的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车站主体勘探点宜沿结构轮廓线布置,结构角点以及出入口与通道、风井与风道、施工竖井与施工通道等附属工程部位应有勘探点控制。
②每个车站不应少于2条纵剖面和3条有代表性的横剖面。
③车站采用承重桩时,勘探点的平面布置宜结合承重桩的位置布设。
④区间勘探点宜在隧道结构外侧3m~5m的位置交叉布置。
⑤在区间隧道洞口、陡坡段、大断面、异型断面、工法变换等部位以及联络通道、渡线、施工竖井等应有勘探点控制,并布设剖面。
⑥山岭隧道勘探点的布置可执行现行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17)的有关规定。

相关考题: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 (2009年版),对于高层建筑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的布置原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勘探点应按建筑物周边线布置,角点和中心点应有勘探点B.勘探点间距宜取15?35mC.特殊体形的建筑物,应按其体形变化布置勘探点D.单幢高层建筑的勘探点不应少于3个

在城市轨道交通详细勘察阶段,下列有关地下区间勘察工作布置的说法,哪一选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A、对复杂场地,地下区间勘探点间距宜为10~30mB、区间勘探点宜在隧道结构中心线上布设C、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D、对非岩石地区,控制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3倍的隧道直径(宽度)

在建筑地基的详细勘察阶段,对需要支护的工程,正确的勘察工作应满足的要求有( )。A.应在开挖边界外按开挖深度的1~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B.基坑周边勘探点的深度不宜大于1倍开挖深度C.勘探点间距视地基条件而定,可在15~30m内选择D.基坑周边勘探点不宜穿越软土层

下列关于建筑工程初步勘察工作的布置原则,哪一选项不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的规定?(  )A、勘探线应平行于地貌单元布置B、勘探线应垂直于地质构造和地层界线布置C、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性勘探点D、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湿陷性黄土详细勘察时,取样勘探点不得少于总勘探点的( )。A. 2/3 B. 1/2 C. 1/3 D. 1/4

关于港口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布置原则的叙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河港宜垂直岸向布置勘探线,海港勘探点可按网格状布置(B)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河港水工建筑物区域,勘探点应按垂直岸向布置(C)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海港水工建筑物区域,勘探线应按垂直于水工建筑长轴方向布置(D)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港口陆域建筑区宜按平行地形、地貌单元走向布置勘探线

湿陷性黄土详细勘察时取样勘探点应按地貌单元和控制性的地段布置,其数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 )。A.1/2B.1/3C.1/4D.2/3

在对地下洞室进行详细勘察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山区勘探点间距不应大于50mB、勘探点宜在洞室中线外侧6~8m交叉布置C、第四系中的一般性勘探孔可钻至基底设计标高下6~10mD、采集试样及原位测试勘探孔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2/3

在详细勘察阶段,中等复杂场地的城市地下洞室的勘探点间距为()。A、≤25mB、25~40mC、40~80mD、80~200m

对于房屋建筑及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在初勘阶段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应符合一定原则,下列各原则中( )是错误的。()A、勘察线应垂直于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地层界线布置B、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C、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D、在建筑物的轮廓线上及中心点应布置勘探点

地下洞室详细勘察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下列()不正确()A、勘探点间距不应大于50mB、勘探点宜在洞室中线外侧6~8m交叉布置C、采集试样及原位测试勘探孔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2/3D、第四系中的一般性勘探孔可钻至基底设计标高下6~10m

勘察工作布置时,对于选用比例尺大小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B、初步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详细勘察C、详细勘察>初步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D、可行性研究勘察>详细勘察>初步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中,详细勘察勘探点间距为多少?

单选题下列关于建筑工程初步勘察工作的布置原则,哪一选项不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版)的规定?(  )[2014年真题]A勘探线应平行于地貌单元布置B勘探线应垂直于地质构造和地层界线布置C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性勘探点D在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

多选题对于建筑基坑,在详细勘察阶段进行勘察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勘察范围宜在开挖边界外按基坑短边长度的1-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B勘察范围宜在开挖边界外按基坑开挖深度的1~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C基坑周边勘探点深度不宜小于支护结构端点的深度D勘探点间距应视地层条件而定,可在15~30m内选择

单选题对于房屋建筑及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在初勘阶段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应符合一定原则,下列各原则中( )是错误的。()A勘察线应垂直于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地层界线布置B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C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D在建筑物的轮廓线上及中心点应布置勘探点

单选题湿陷性黄土详细勘察时,取样勘探点不得少于总勘探点的(  )。A2/3B1/2C1/3D1/4

单选题湿陷性黄土详细勘察时取样勘探点应按地貌单元和控制性的地段布置,其数量不得少于全部勘探点的()。A1/2B1/3C1/4D2/3

多选题关于港口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布置原则的叙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A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河港宜垂直岸向布置勘探线,海港勘探点可按网格状布置B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河港水工建筑物区域,勘探点应按垂直岸向布置C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海港水工建筑物区域,勘探线应按垂直于水工建筑长轴方向布置D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港口陆域建筑区宜按平行地形、地貌单元走向布置勘探线

单选题在对地下洞室进行详细勘察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山区勘探点间距不应大于50mB勘探点宜在洞室中线外侧6~8m交叉布置C第四系中的一般性勘探孔可钻至基底设计标高下6~10mD采集试样及原位测试勘探孔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2/3

单选题在城市轨道交通详细勘察阶段,下列有关地下区间勘察工作布置的说法,哪一选项不符合规范要求?(  )[2014年真题]A对复杂场地,地下区间勘探点间距宜为10~30mB区间勘探点宜在隧道结构中心线上布设C控制性勘探孔的数量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D对非岩石地区,控制性勘探孔进入结构底板以下不应小于3倍的隧道直径(宽度)

单选题对于房屋建筑及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在初期阶段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应符合一定原则,下列各原则中错误的是()。A勘察线应垂直于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地质界线位置B在建筑物的轮廓线上及中心点应布置勘探点C地形平坦地区,可按网格布置勘探点D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

单选题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管道工程详细勘察勘探点的布置,对下列()可不予考虑()A管道线路工程勘探点间距视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而定,宜为200~1000mB勘探孔深度宜为管道埋设深度以下1~3mC对管道穿越工程,勘探点宣布置在穿越管道的中线上;偏离中线最大不应大于3mD对管道穿越工程,勘探点间距最大不应大于200m,最少不应少于3个

单选题下列哪一选项对地下水资源勘察阶段的划分符合《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454-2010的规定。()A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B普查阶段、初勘阶段、详勘阶段、开采阶段C规划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探阶段、开采阶段

问答题岩土工程勘察中,详细勘察勘探点间距为多少?

单选题地下洞室详细勘察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下列()不正确()A勘探点间距不应大于50mB勘探点宜在洞室中线外侧6~8m交叉布置C采集试样及原位测试勘探孔数量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2/3D第四系中的一般性勘探孔可钻至基底设计标高下6~10m

单选题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对于高层建筑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的布置原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勘探点应按建筑物周边线布置,角点和中心点应有勘探点B单幢高层建筑的勘探点不应少于4个C特殊体形的建筑物,应按其体形变化布置勘探点D单幢高层建筑的勘探点不应少于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