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的、管理体系、策略、政策和程序、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以及监督管理方面予以明确,初步确立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制度框架。A.2008年9月B.2009年9月C.2010年12月D.2012年12月

( ),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的、管理体系、策略、政策和程序、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以及监督管理方面予以明确,初步确立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制度框架。

A.2008年9月
B.2009年9月
C.2010年12月
D.2012年12月

参考解析

解析:2009年9月,银监会在借鉴巴塞尔委员会《稳健原则》、部分国家和地区流动性监管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和监管实践制定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的、管理体系、策略、政策和程序、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予以明确.初步确立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制度框架。

相关考题:

商业银行应当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建立与其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基本要素:A.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B.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C.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D.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商业银行建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制定了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对( )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A.现金流测算B.限额管理C.应急计划D.融资管理E.压力测试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构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应至少每年评估一次,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

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构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应至少每年评估一次,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 )

商业银行建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制定了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对( )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A.现金流测算B.限额管理C.风险对冲D.融资管理E.压力测试

下列关于我国流动性风险监管规则的发展说法错误的是()。A.《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初步确立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制度框架B.《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构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中外资银行监管要求相结合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C.2015年发布的《商业银行法》将存贷比作为三项监管指标之一进行规范D.2015年8月29日银监会对《流动性办法》进行了相应修改,将存贷比由监管指标调整为监测指标

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构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应至少每年评估一次,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 )

我国初步确立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制度框架的标准是2009年9月银监会制定的( )。A.《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B.《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试行)》C.《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信息披露办法》D.《净稳定资金比例披露标准》

2009年9月,中国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初步构建了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架构和监管体系,从( )等方面对商业银行管理提出监管要求。A.治理结构B.管理政策和程序C.内部控制D.信息系统E.信息披露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 )。A.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B.严格的授信管理.C.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D.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E.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健全流动性管理机制,要建立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具体管理制度。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基本要素。A、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B、合理的机构文化管理体系C、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D、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E、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应当明确其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管理模式以及主要政策和程序。A、战略目标B、战略规划C、总体目标D、具体目标

商业银行应当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建立与其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基本要素:()A、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B、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C、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D、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的、管理体系、策略、政策和程序、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以及监督管理方面予以明确,初步确立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制度框架。A、2008年9月B、2009年9月C、2010年12月D、2012年12月

商业银行建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制定了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A、现金流测算B、限额管理C、应急计划D、融资管理E、压力测试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基本要素:()A、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B、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C、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D、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含哪些基本要素?()A、有效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B、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C、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D、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包括()。A、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B、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C、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D、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多选题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包括()。A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B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C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D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多选题商业银行董事会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应履行()职责。A审核批准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重要的政策和程序B监督高级管理层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C持续关注流动性风险状况,定期获得流动性风险报告,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水平、管理状况及其重大变化D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支持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E制定、定期评估并监督执行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

单选题()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的、管理体系、策略、政策和程序、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以及监督管理方面予以明确,初步确立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制度框架。A2008年9月B2009年9月C2010年12月D2012年12月

判断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偏好、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构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应至少每半年评估一次,并在必要时进行修订。A对B错

判断题健全流动性管理机制,要建立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具体管理制度。A对B错

多选题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的规定,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 )。A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B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C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D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E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

多选题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A有效的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B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C科学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D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治理结构E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

单选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应当明确其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管理模式以及主要政策和程序。A战略目标B战略规划C总体目标D具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