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背景资料】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楼、教学楼、科研中心,后勤服务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单体建筑,由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该群体工程的施工建设。其中,科研中心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十层,地下二层,建筑檐口高度 45 米,由于有超大尺寸的特殊设备,设置在地下二层的试验室为两层通高;结构设计图纸说明中规定地下室的后浇带需待主楼结构封顶后才能封闭。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二;施工单位针对两层通高试验室区域单独编制了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针对模板整体设计有模板和支架选型、构造设计、荷载及其效应计算,并绘制有施工节点详图。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求补充该模板整体设计必要的验算内容。事件三;在科研中心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明确指出:(1)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2)在楼板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上部用木板遮盖防止落入物料;(3)两侧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所有底模及支架,后浇带位置处重新搭设支架及模板,两侧进行回顶,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监理工程师认为方案中上述做法存在不妥,责令改正后重新报审。针对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将施工技术要点以书面形式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问题】(1)事件二中,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针对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中模板整体设计,施工单位应补充哪些必要验算内容?(2)事件三中,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2016年)
【背景资料】
某高校新建新校区,包括办公楼、教学楼、科研中心,后勤服务楼、学生宿舍等多个单体建筑,由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该群体工程的施工建设。其中,科研中心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十层,地下二层,建筑檐口高度 45 米,由于有超大尺寸的特殊设备,设置在地下二层的试验室为两层通高;结构设计图纸说明中规定地下室的后浇带需待主楼结构封顶后才能封闭。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二;施工单位针对两层通高试验室区域单独编制了模板及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针对模板整体设计有模板和支架选型、构造设计、荷载及其效应计算,并绘制有施工节点详图。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要
求补充该模板整体设计必要的验算内容。
事件三;在科研中心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明确指出:(1)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2)在楼板浇筑混凝土前,后浇带两侧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分隔、上部用木板遮盖防止落入物料;
(3)两侧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拆模条件后,拆除所有底模及支架,后浇带位置处重新搭设支架及模板,两侧进行回顶,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监理工程师认为方案中上述做法存在不妥,责令改正后重新报审。针对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将施工技术要点以书面形式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
【问题】
(1)事件二中,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针对模板及支架施工方案中模板整体设计,施工单位应补充哪些必要验算内容?
(2)事件三中,后浇带施工方案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后浇带混凝土填充作业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哪些?


参考解析

解析:(1)(P60)(估计 6 分)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刚度、抗倾覆验算。
(2)(估计 6 分)
1)①(P61)不妥之一:梁、板的模板与支架整体一次性搭设完毕。
正确做法: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②(P68)不妥之二:待主体结构封顶后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正确做法:待主体结构封顶后至少保留 14 天。
2)(P68)技术要点:①采用微膨胀混凝土;②比原结构高一等级混凝土;③地下室防水后浇带至少保持养护 28 天(其他 14 天)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民事诉讼期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一审裁定不服的上诉期是10日B.对一审判决不服的上诉期是15日C.一审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是6个月D.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l年内提出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行) 》,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 )。A.迟报B.瞒报C.漏报D.谎报

某C20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跨度为3.8m,其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设计无具体要求,当现浇板混凝土强度至少为()MPa时才可以拆除底模及支架。A.1.2B.10C.12.5D.15

安全生产中的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利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 )报告。A.生产安全部门 B.工会组织 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 D.国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下列关于联合体承包工程,表述正确的是()。A.联合体组成独立法人B.联合体中标的,应资质高的一方与招标人签订合同C.联合体中各单位资质等级不同时,应以资质等级高的单位的业务许可范围承包工程D.联合体各方对承包合同的履行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