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刑事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从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工作,在公安部成立国家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多部委联手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打击防范。从图表Ⅰ的数据来看,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有:A.2015年以后电信网络诈骗的增长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B.2014年至2015年发案增长率比2015年至2016年的发案增长率高60%C.2014年至2015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发案数上升率达到了20%以上D.2015年相比较2014年来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单起案件的平均损失金额明显上升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刑事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从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工作,在公安部成立国家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多部委联手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打击防范。



从图表Ⅰ的数据来看,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有:

A.2015年以后电信网络诈骗的增长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
B.2014年至2015年发案增长率比2015年至2016年的发案增长率高60%
C.2014年至2015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发案数上升率达到了20%以上
D.2015年相比较2014年来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单起案件的平均损失金额明显上升

参考解析

解析:从图表1可以看出,2015年后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依然增加,而损失数减小,故电信网络诈骗损失数的增长得到了遏制,A项说法错误。2014年到2015年的发案增长率为(2423-1643)/1643×100%=47.5%,而2015年到2016年发案增长率为(2588-2423)/2423×100%=6.8%,故2014年到2015年的发案增长率比2015年到2016年发案增长率高40.7%,B项说法错误。2014年到2015年的发案增长率为(2423-1643)/1643×100%=47.5%,达到了20%以上,故C项说法正确。2014年电信诈骗单起案件平均损失金额为4518/1643=2.75万元,2015年为9939/2423=4.10万元,故2015较2014明显上升,D项说法正确。因此选择CD选项。

相关考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常见电信诈骗手法及防范方法A短信诈骗B街头行骗C网络诈骗

下列关于网络电信诈骗犯罪,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人构成诈骗罪,既有既遂,也有未遂的,应当以诈骗罪既遂处罚B.2人以上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而组成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应认定为诈骗犯罪集团C.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D.多人共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只要加入该诈骗团伙后,即应当对该诈骗团伙实施的全部诈骗行为承担责任

下列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认定说法正确的是( )。A.江某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其提供手机卡,对其应以诈骗罪共同犯罪论处B.彭某明知是金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得,多次使用非法持有的他人的大量信用卡帮助套现,对其应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追究刑事责任C.董某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制订诈骗方案、编造诈骗信息,对其应以传授犯罪方法罪追究刑事责任D.吕某非法使用“黑广播”干扰无线电通讯秩序,且经责令改正仍不改正,并发布诈骗信息获利5000元,对其应以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指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达到————数额标准组织,酌情从重处罚。A.较大B.特大C.一定D.相应

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酌情从重处罚:()A.曾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三年内因电信网络诈骗受过行政处罚的B.诈骗他人的财物,或者诈骗重病患者及其亲属财物的C.诈骗民政物资的D.已赈灾、募捐等社会公益、慈善名义实施诈骗的

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酌情从重处罚:A、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B、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C、组织、指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D、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

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达到相应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酌情从重处罚:A、曾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三年内曾因电信网络诈骗受过行政处罚的B、诈骗他人的财物,或者诈骗重病患者及其亲属财物的C、诈骗民政物资的D、以赈灾、募捐等社会公益、慈善名义实施诈骗的

压缩网络诈骗的生存空间【背景链接】2019年1月,一份研究报告总结出“2018年十大网络诈骗经典话术”,再次警示人们筑牢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这其中,既有网络社交、信贷诈骗等传统“套路”,也不乏利用电商、网游等平台实施诈骗的新手段新表现。除了财产损失,网络诈骗还会给受害人带来难以消弭的心理创伤,甚至酿成生命悲剧。《2018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网络诈骗人均损失创下近5年来新高。与此同时,“00后”正成为网络诈骗的新目标,网龄较短的青少年受害者数量迅速增加。无论是从经济损失数额,还是从受害群体范围来看,网络诈骗潜滋暗长的态势,都值得警惕。【提出观点】网络诈骗污损了网络生态,侵蚀了社会诚信土壤,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阴霾,重拳出击、重典治乱,以凌厉手段集中整治网络诈骗行为,已成为社会共识。【综合分析】安全是享受互联网红利的前提。近些年来,随着相关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电信诈骗人人喊打的局面已经形成。一方面,有关部门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摧窝点、追赃款、拔“钉子”,取得显著成效。有数据统计,近3年来全国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31.5万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14.6万人。另一方面,随着持续不断的严厉打击、宣传教育,广大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认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特别是一系列电信诈骗“套路”“话术”的曝光,让不少人的识骗防骗能力显著提升。电信诈骗的危害不只是让人蒙受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当违法犯罪人员通过诈骗获利,诱使更多的不法分子参与其中,这实际上就是骗术的滋生蔓延,是对社会风气的严重败坏,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安全感造成严重影响。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影响无远弗届,人们的个人信息、财产信息也都接入了网络,打击治理电信诈骗,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安全地享受网络红利,也是为了促进网络经济能够更好发展。【对策措施】首先要把好入口总开关,精准核实信息。网络自由是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在网络上的延展,相对自由与绝对自由是辩证统一的,做好信息平台的注册认证的前期工作,是保障网络自由与安全的防盗锁。其次信息安全不容忽视,绝大部门的网络诈骗起源于用户个人的信息泄露,提升网络服务商的保密意识、诚信意识和规则意识,重罚失信、泄密行为,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密码。再次,加大网络诈骗信息宣传力度,增强网民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遇事多咨询多沟通,克服“馅饼心理”,始终将实干创造财富奉为圭臬,为保障个人网络安全设置防护栏。最后,相关部门继续重拳出击,紧盯不良苗头,排查作案线索,摸清犯罪心理,加强网络安全技术,严惩网络诈骗行为,为保障人民群众网络安全与自由保驾护航。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刑事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从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工作,在公安部成立国家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多部委联手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打击防范。当前一类新型电信网络诈编犯罪“杀猪盘”十分猖獗。其是一种以读恋爱、交朋友为手段,取得受害人信任,继而采用诱使受害人进行虚假投资等方式,骗取受害人金钱的常见诈骗类型。A市公安局抓获了涉嫌该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贾某,但贾某拒不交代身份信息,根据图表2数据分析,贾某最有可能的来源地是: A.甲市B.乙市C.丙市D.丁市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刑事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从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工作,在公安部成立国家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多部委联手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打击防范。从图表3数据分析,A市的兼职刷单类诈骗案件最多,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加强了对此类案件的预警工作力度,民警小张在值班过程中发现骗子针对在B市活动的A市受害人李某的诈骗活动。经研判,受害人李某已经落入骗子的套路,下一步将给骗子汇款,小张立即拨打李某的电话进行劝阻,但李某不听劝阻,反而指责小张。小张想要进一步采取相关劝阻措施,以下措施最有效的是: A.通知李某活动所在地派出所民警与李某联系当面劝阻B.再次使用110指挥中心电话对李某进行劝阻直到其相信为止C.立即联系银行对李某的账号进行冻结D.立即前往李某所在地进行当面劝阻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17年第一季度受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5068起,涉案金额共计2.76亿元。在对犯罪形势和案发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后,公安机关发现了一些基本特征和典型情况,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对策。通过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嫌疑人使用的诈骗“剧本”进行分析,统计出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见下图)。结合该图,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防控水平,以下建议措施对社会公众防范发案量突出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合理的有:( )A.提高群众识别冒充警察身份的电话和短信的能力B.督促各商业银行落实信用卡申领身份核验工作C.通过多种媒介发布涉电商网络诈骗预警信息D.建议群众在进行大额款项交易时谨慎使用移动支会手段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刑事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从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工作,在公安部成立国家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多部委联手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打击防范。面对当前该类案件的高发态势,A市公安机关拟进一步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的预防工作力度。结合以上四个图表的数据分析,以下措施针对性最强的是: A.到小区内给老年人发放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知识宣传单B.在大中专院校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知识讲座C.组织务工人员学习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知识D.组织财务人员学习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知识

下列行为中应当以诈骗共同犯罪论处的是()。A、王某招募谢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B、黄某为童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诈骗方案、术语清单C、刘某与陈某事先通谋,先由刘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再由陈某将诈骗所得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通过交易游戏点卡套现D、贾某明知朱某利用虚假网站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为其提供支付结算,涉案金额巨大

个人信息泄露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去实施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犯罪。

《意见》第二条规定了十项电信网络诈骗从重处罚的情节有()A、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B、组织、指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在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C、曾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曾因电信网络诈骗受过行政处罚的;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或者诈骗重病患者及其亲属财物的D、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等款物的;以赈灾、募捐等社会公益、慈善名义实施诈骗的E、利用电话追呼系统等技术手段严重干扰公安机关等部门工作的;利用“钓鱼网站”链接、“木马”程序链接、网络渗透等隐蔽技术手段实施诈骗的

下列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行为,不以共同犯罪论处的是()。A、夏某事先与朱某商量,由朱某负责将夏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所得存于多个银行账户中B、张某招募刘某等人冒充电信公司职工拨打虚假客服电话C、王某明知谢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将窃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谢某D、李某得知彭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获利较多,便以市面价2倍的价格向彭某出售手机充值卡,帮助其套现

()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第一防线,也是有效阻止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的重要手段。A、进行宣传教育B、构建反诈工作平台C、严格落实电话卡实名登记D、完善银行紧急致付制度

()的发布,标志着反电信网络诈骗的行动进入了一个全面进攻、深化治理的新阶段。A、《关于进一步防范和打击通讯信息诈骗工作的实施意见》B、《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C、《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相关工作的通知》D、《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下列关于网络电信诈骗犯罪,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人构成诈骗罪,既有既遂,也有未遂的,应当以诈骗罪既遂处罚B、2人以上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而组成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应认定为诈骗犯罪集团C、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D、多人共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只要加入该诈骗团伙后,即应当对该诈骗团伙实施的全部诈骗行为承担责任

下列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认定说法正确的是()。A、江某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其提供手机卡,对其应以诈骗罪共同犯罪论处B、彭某明知是金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得,多次使用非法持有的他人的大量信用卡帮助套现,对其应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追究刑事责任C、董某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制订诈骗方案、编造诈骗信息,对其应以传授犯罪方法罪追究刑事责任D、吕某非法使用“黑广播”干扰无线电通讯秩序,且经责令改正仍不改正,并发布诈骗信息获利5000元,对其应以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李某系甲市公安局侦办的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在逃人员,后被乙市公安局抓获。为有利于查清犯罪事实,可以由甲市公安局继续对李某涉嫌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进行管辖。

《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发布,公安机关要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依法立为(),公检法要依法快侦、快捕、快诉、快审、快判,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展蔓延势头。A、民间纠纷B、社会治安案件C、民事案件D、刑事案件

近年来,电信诈骗发案率高,案值巨大,手段花样翻新,受害群体广泛。对于电信诈骗,你有什么看法?

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指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达到()数额标准组织,酌情从重处罚。A、较大B、特大C、一定D、相应

问答题近年来,电信诈骗发案率高,案值巨大,手段花样翻新,受害群体广泛。对于电信诈骗,你有什么看法?

判断题个人信息泄露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去实施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犯罪。A对B错

单选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指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达到()数额标准组织,酌情从重处罚。A较大B特大C一定D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