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杆截面的截面特性包括()。A、桅杆材料的抗拉强度B、截面面积C、截面惯性矩D、最大起升高度E、截面抗弯模量

桅杆截面的截面特性包括()。

A、桅杆材料的抗拉强度
B、截面面积
C、截面惯性矩
D、最大起升高度
E、截面抗弯模量

参考解析

解析:桅杆截面的截面特性包括桅杆的截面面积、截面惯性矩、截面抗弯模量

相关考题:

利用梁的某截面内力影响线可求移动荷载下梁的() A、所有截面的内力B、指定截面的内力C、任一截面的内力D、与该截面相应的内力

混凝土简支梁桥承载能力评定检算,除验算跨中截面正弯矩外,还应包括()等方面的内容。 A.1/4截面正弯矩B.支点附近剪力C.1/4截面附近弯剪组合D.支点附近负弯矩

简支梁受力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截面的弯矩为零,3-3截面的弯矩为零;B.1-1截面的弯矩为-12kN.m,3-3截面的弯矩为零;C.1-1截面的弯矩为12kN.m,3-3截面的弯矩为零;D.3-3截面的弯矩不为零;

瞬时流量是 ( )。A.在一段时间内,流经管道(或设备)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总和B.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截面的流体的体积C.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或设备)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D.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截面的流体的质量

有一变截面压力管道,测得流量为15L/s,其中一截面的直径为100mm,另一截面处的速度为20m/s,则此截面的直径为(  )。 A. 29mm B. 31mm C. 35mm D. 26mm

有一变截面压力管道,测得流量Q=10L/s,其中一截面的管径d1=100mm,另一截面处的速度υ0=20.3m/s,则此截面的管径d0为(  )mm。A.20B.25C.28D.30

某车间操作平台梁,铰接于柱顶。梁跨度15m,柱距5m,梁上承受均布恒载标准值3kN/m(已包括自重),在梁的三分点处各承受一个固定集中活载,其标准值为F=340kN,且在固定集中活载处有可靠的侧向支承点,钢材为Q345钢,焊条为E50系列。钢梁截面及内力计算结果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验算此梁的折算应力时,应计算(  )。 A、1截面的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处 B、2截面的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处 C、1截面的翼缘最大纤维处 D、2截面的翼缘最大纤维处

A.1-1截面有轴力和弯矩,2-2截面有轴力、弯矩和剪力B.1-1截面的轴力大于2-2截面的轴力C.1-1截面的弯矩等于2-2截面的弯矩D.2-2截面左侧受压、右侧受拉

A.1-1截面和2-2截面均有轴力、弯矩和剪力B.2-2截面的弯矩较1-1截面的弯矩大C.2-2截面有轴力和剪力D.1-1截面有轴力和弯矩,没有剪力

混凝土简支梁桥承载能力评定检算,除检算跨中截面正弯矩外,还应包括( )等方面的内容。A:1/4截面正弯矩B:支点附近剪力C:1/4截面附近弯剪组合D:支点附近负弯矩

在同一通道中任一截面的流量相同。

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任一截面的液体()。

圆形截面的钢材,在同一截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称为不圆度。

单位时间内流体流过管路任一截面的质量称为质量流速。

通过某一截面上的电流密度j=0,通过该截面的电流强度必为零。

安装在管路中的压差计其读数表示:()A、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B、两截面间的压差;C、某一截面的阻力损失;D、某一截面的压力。

选择截面的基本步骤依次是( ),按公式进行校核。A、受力分析与计算、初选截面、计算初选截面的截面特性和长细比B、初选截面、受力分析与计算、计算初选截面的截面特性和长细比C、受力分析与计算、计算初选截面的截面特性和长细比、初选截面D、初选截面、计算初选截面的截面特性和长细比、受力分析与计算

体积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流体的体积。

桅杆的危险截面在桅杆的()截面上。

对于起吊重物时的独木桅杆,一般只验算桅杆中部截面的稳定性,这是因为那里的()。A、强度差B、弯矩最大C、受力大D、稳定性差

判断题在计算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正应力时其净截面的几何特性均按换算截面的几何特性计算。A对B错

多选题桅杆截面的选择应考虑()。A桅杆材料的抗拉强度B桅杆材料的抗压强度C最大起吊重量D最大起升高度E桅杆的稳定性校核结果

问答题什么叫子午圈、平行圈、法截面、法截线、卯酉圈?特性如何?

单选题桅杆稳定性校核中,桅杆的截面特性数据不包括()。A截面面积B抗弯模量C截面回转半径D换算长细比

多选题桅杆稳定性校核的基本步骤有()。A查桅杆的额定起重量B桅杆受力分析与内力计算C查算桅杆的截面特性数据D计算桅杆长细比E查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单选题选择截面的基本步骤依次是( ),按公式进行校核。A受力分析与计算、初选截面、计算初选截面的截面特性和长细比B初选截面、受力分析与计算、计算初选截面的截面特性和长细比C受力分析与计算、计算初选截面的截面特性和长细比、初选截面D初选截面、计算初选截面的截面特性和长细比、受力分析与计算

单选题如图3-26所示,验算此梁的折算应力时,应计算(  )。A1截面的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处B2截面的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处C1截面的翼缘最大纤维处D2截面的翼缘最大纤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