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试图检验两种心理疗法对演讲恐惧症的治疗效果。研究者选取80名在公开场合存在严重演讲问题的大学生,把他们分成两组。第一组20人,由第一位心理治疗师施行行为疗法;第二组20人,由第二位心理治疗师施行认知疗法;第三组20人,由第三位心理治疗师进行无用无害的药物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治疗;第四组20人,不做任何处理,由第四位心理治疗师评价演讲情况。所有被试在治疗前后由各自的心理治疗师对其的课堂演讲进行评价,最后获得这些被试演讲表现的改善比例。实验结果发现,不同疗法组的被试演讲改善比例不同。行为疗法组1000-/0,认知疗法组60%,药物组73%,无处理组3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该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2)结合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研究中第三组、第四组的设置目的是什么?(3)研究结果可能的混淆变量是什么?有何控制办法?

某研究试图检验两种心理疗法对演讲恐惧症的治疗效果。研究者选取80名在公开场合存在严重演讲问题的大学生,把他们分成两组。第一组20人,由第一位心理治疗师施行行为疗法;第二组20人,由第二位心理治疗师施行认知疗法;第三组20人,由第三位心理治疗师进行无用无害的药物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治疗;第四组20人,不做任何处理,由第四位心理治疗师评价演讲情况。所有被试在治疗前后由各自的心理治疗师对其的课堂演讲进行评价,最后获得这些被试演讲表现的改善比例。实验结果发现,不同疗法组的被试演讲改善比例不同。行为疗法组1000-/0,认知疗法组60%,药物组73%,无处理组3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该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2)结合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研究中第三组、第四组的设置目的是什么?(3)研究结果可能的混淆变量是什么?有何控制办法?


参考解析

解析:(1)该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该研究中的自变量为四个心理疗法组,分为四个水平:行为疗法组、认知疗法组、药物注射组和控制组:该研究中的因变量为治疗前后演讲表现的改善比例。(2)三、四组的设置目的第三组作为安慰剂组,从结果中可以看到,药物组的改善比例比认知疗法组高一些,这说明被试会因为认为自己正在被治疗,症状上表现出很大的改进,因此安慰剂组的设置是必要的。第四组作为基线组,结果表明该组也有32%的改善,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流逝,行为症状会自然改善。有了这个基线组,才能说明治疗方法是否有效。(3)混淆变量及其控制方法本研究结果的主要混淆变量是心理治疗师同时进行了治疗和结果评价。可以采取的控制办法是让心理治疗和行为评价分开,评价时保证评价者不知道被试的实验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中变量控制方面的内容。应该对安慰剂效应、自然发展以及主试者的期待效应进行适当控制。

相关考题:

下列对心理治疗中的文化屏障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来访者与心理治疗师的教育程度不一样B、来访者与心理治疗师的国籍不一样C、来访者与心理治疗师的文化背景不一样D、来访者与心理治疗师的语言不一样E、来访者与心理治疗师的生活习惯不一样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心理治疗师在某种程度上对相互关系投入感情B、心理治疗师太虚浮、疏远C、心理治疗师态度冷漠、机械和漠不关心D、心理治疗师过分地投入E、心理治疗师丧失客观性

康复评定组包括哪些成员 ( )A、康复医师B、物理治疗师C、言语治疗师D、心理治疗师E、社会工作者

(2013)某心理治疗师的母亲出现了心理问题,其妹妹想让他给母亲进行心理治疗,但他却将母亲转给其他 某心理治疗师的母亲出现了心理问题,其妹妹想让他给母亲进行心理治疗,但他却将母亲转给其他心理治疗师进行治疗。该心理治疗师遵循的心理治疗的原则是A、保密原则B、真诚原则C、中立原则D、回避原则E、系统原则

某心理治疗师在遇到一位他治疗的患者及同事时,当着该同事的面询问其近来的心理状况,该心理治疗师违背心理治疗原则是A、灵活原则B、真诚原则C、回避原则D、中立原则E、保密原则

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心理治疗师才能对治疗或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这体现了A、心理治疗师的责任B、心理治疗中的保密原则C、建立治疗关系的原则D、组织与管理规范E、心理治疗师的越界行为及其处理

一位来访者要求心理治疗师帮助他决定是否该与女友分手,心理治疗师满足其要求,该心理治疗师的行为A、心理治疗师考虑得更成熟B、心理治疗师有这方面的经验C、违反了保持客观中立的原则D、违反了帮助来访者自立的原则E、违反了对来访者的尊重的原则

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师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B.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师不需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关系。C.心理咨询建立在咨询师与求助者良好关系的基础上。D.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2013)菜心理治疗师的母亲出现了心理问题,其妹妹想让他给母亲进行心理治疗,但他却将母亲转给其他心理治疗师进行治疗。该心理治疗师遵循的心理治疗的原则是A.保密原则B.真诚原则C.中立原则D.回避原则E.系统原则

(2011)某心理治疗师要对一位恐惧症患者进行治疗,他想让该患者在治疗开始就直接进入其最恐惧的情境,较快速地消退其症状。该心理治疗师采用的方法是A.系统脱敏法B.惩罚法C.冲击疗法D.厌恶疗法E.习惯转换法

某心理治疗师的母亲出现了心理问题,其妹妹想让他给母亲进行心理治疗,但他却把母亲转给其他心理治疗师治疗,该心理治疗师遵循的心理治疗的原则是A.保密原则B.真诚原则C.中立原则D.回避原则E.系统原则

患者女性,23岁,农民。一次与同村人发生口角,对方声音洪亮,患者自感不是对手。第二天起出现无法说话,与之交谈只能用手势表示。能正常咳嗽,到耳鼻喉科检查未发现声带异常。患者求助于心理治疗师,与心理治疗师交谈中患者渐入眠,入眠中心理治疗师引导其重现发生口角的经过,该心理治疗师使用的方法是()A、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治疗C、催眠治疗D、认知治疗E、个人中心治疗

某心理治疗师的母亲出现了心理问题,其妹妹想让他给母亲进行心理治疗,但他却将母亲转给其他心理治疗师进行治疗。该心理治疗师遵循的心理治疗的原则是()A、保密原则B、真诚原则C、中立原则D、回避原则E、系统原则

康复治疗协作组的组长一般为()。A、物理治疗师B、康复护士C、康复医师D、心理治疗师E、作业治疗师

康复评定组包括的成员有()A、康复医师B、物理治疗师C、言语治疗师D、心理治疗师E、社会工作者

患者女性,23岁,农民。一次与同村人发生口角,对方声音洪亮,患者自感不是对手。第二天起出现无法说话,与之交谈只能用手势表示。能正常咳嗽,到耳鼻喉科检查未发现声带异常。患者求助于心理治疗师,与心理治疗师交谈中患者渐入眠,入眠中心理治疗师引导其重现发生口角的经过,该心理治疗师使用的方法是()A、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治疗C、催眠治疗D、认知疗法E、个人中心治疗

单选题只有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心理治疗师才能对治疗或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这体现了()。A心理治疗师的责任B心理治疗中的保密原则C建立治疗关系的原则D组织与管理规范E心理治疗师的越界行为及其处理

单选题患者女性,23岁,农民。一次与同村人发生口角,对方声音洪亮,患者自感不是对手。第二天起出现无法说话,与之交谈只能用手势表示。能正常咳嗽,到耳鼻喉科检查未发现声带异常。患者求助于心理治疗师,与心理治疗师交谈中患者渐入眠,入眠中心理治疗师引导其重现发生口角的经过,该心理治疗师使用的方法是()A精神分析疗法B行为治疗C催眠治疗D认知疗法E个人中心治疗

单选题某心理治疗师的母亲出现了心理问题,其妹妹想让他给母亲进行心理治疗,但他却将母亲转给其他心理治疗师进行治疗。该心理治疗师遵循的心理治疗的原则是()A保密原则B真诚原则C中立原则D回避原则E系统原则

单选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心理治疗师在某种程度上对相互关系投入感情B心理治疗师太虚浮、疏远C心理治疗师态度冷漠、机械和漠不关心D心理治疗师过分地投入E心理治疗师丧失客观性

单选题对心理治疗中的文化屏障的含义理解哪项最准确?(  )A来访者与心理治疗师的语言不一样B来访者与心理治疗师的教育程度不一样C来访者与心理治疗师的文化背景不一样D来访者与心理治疗师的国籍不一样E来访者与心理治疗师的生活习惯不一样

单选题某心理治疗师在遇到一位他治疗的患者及同事时,当着该同事的面询问其近来的心理状况,该心理治疗师违背心理治疗原则是A灵活原则B真诚原则C回避原则D中立原则E保密原则

单选题某男性,28岁,多年来,不敢与陌生人交谈,甚至眼神也不能相对,工作任务完成得不尽理想,随之来到心理治疗室。心理治疗师对其进行的处理中,首先进行了为其诊断相关的问诊,并做了心理测验。 心理治疗师最好优先选取的治疗方法为()A精神分析B完型疗法C催眠疗法D团体治疗E系统脱敏

单选题康复治疗协作组的组长一般为()。A物理治疗师B康复护士C康复医师D心理治疗师E作业治疗师

单选题某治疗师邀请患者及其家人一起在治疗室里就患者的心理障碍问题进行讨论。这种治疗形式属于(  )。A个别心理治疗B社会心理治疗C集体心理治疗D家庭心理治疗E支持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