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肌酐病理性增加包括A、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B、进行性肌营养不良C、碱中毒D、肾衰竭E、消耗性疾病

尿肌酐病理性增加包括

A、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
B、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C、碱中毒
D、肾衰竭
E、消耗性疾病

参考解析

解析:尿肌酐增加病理状态见于肢端肥大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伤寒、斑疹伤寒、破伤风等。

相关考题:

有关尿酮体和尿肌酐的叙述正确的是()。A、尿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丁酸、丙酮,是体内糖氧化的中间产物B、酮体在肾脏产生,在血液中循环C、如酮体产生的速度小于组织的利用速度,则血液中酮体增加出现酮血症D、尿肌酐是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脱水缩合物E、人体每日的肌酐排出量变化比较大

急性肾衰竭患者,监测指标不包括A、尿素B、尿钠C、尿酮体D、尿渗透压E、尿肌酐

功能性急性肾衰竭时可出现A、尿比重>1.020,尿/血肌酐比值>40:1B、尿比重>1.015,尿/血肌酐比值20:1D、尿比重1.020,尿/血肌酐比值

肾前性少尿鉴别要点不包括A、尿比重>1.020B、病史有肾前性因素C、补液试验或利尿后尿量无明显增加D、血尿素氮/血肌酐>20E、尿肌酐/血肌酐>40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引起()。A.尿血红蛋白阳性B.尿沉渣白细胞增多C.尿肌酐病理性增加D.尿尿酸增高E.尿淀粉酶增高

急性胰腺炎发作期可引起()。A.尿血红蛋白阳性B.尿沉渣白细胞增多C.尿肌酐病理性增加D.尿尿酸增高E.尿淀粉酶增高

食用高嘌呤饮食、木糖醇摄入过多,剧烈运动、禁食等可引起()。A.尿血红蛋白阳性B.尿沉渣白细胞增多C.尿肌酐病理性增加D.尿尿酸增高E.尿淀粉酶增高

医学指标尿肌酐增加,提示病人可能患A.贫血B.糖尿病C.硬皮病D.进行性肾病E.严重进行性肌萎缩

医学指标尿肌酐增加,提示病人可能患( )。

尿肌酐病理性增加包括A.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B.进行性肌营养不良C.碱中毒S 尿肌酐病理性增加包括A.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疾病B.进行性肌营养不良C.碱中毒D.肾衰竭E.消耗性疾病

血液中的酮体增加出现酮血症,可检验A:尿蛋白B:尿葡萄糖C:尿液隐血D:尿肌酐E:尿酮体

下列属于尿肌酐病理性减少的临床意义的是A:糖尿病B:甲状腺功能减退C:伤寒D:破伤风E:碱中毒

有关尿酮体和尿肌酐的叙述正确的是A.尿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丁酸、丙酮,是体内糖氧化的中间产物B.酮体在肾脏产生,在血液中循环C.如酮体产生的速度小于组织的利用速度,则血液中的酮体增加出现酮血症D.尿肌酐是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脱水缩合物E.人体每日的肌酐排出量变化比较大

食用高嘌呤饮食、木糖醇摄入过多,剧烈运动、禁食等可引起()A、尿血红蛋白阳性B、尿沉渣白细胞增多C、尿肌酐病理性增加D、尿尿酸增高E、尿淀粉酶增高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引起()A、尿血红蛋白阳性B、尿沉渣白细胞增多C、尿肌酐病理性增加D、尿尿酸增高E、尿淀粉酶增高

急性胰腺炎发作期可引起()A、尿血红蛋白阳性B、尿沉渣白细胞增多C、尿肌酐病理性增加D、尿尿酸增高E、尿淀粉酶增高

100米全力游泳后,显著增加的是()。A、磷酸肌酸B、血红蛋白C、尿肌酐D、血乳酸

下列哪项不是少尿型肾衰的诊断依据A、尿量少于100ml/dB、血清肌酐在基础水平上至少增加44.2μmol/LC、血清肌酐在基础水平上至少增加50%D、预测肌酐清除率至少下降50%E、需要某种肾脏替代疗法维持肾功能

右旋醣酐引起()A、尿比重显著增高B、血红蛋白尿C、尿肌酐减少D、尿肌酐增多E、血尿

尿肌酐日泄量增加时,可能是肌肉机能降低的反映。

肌酐是()。测定尿肌酐含量可以反映()和()。尿肌酐系数是()。

单选题功能性急性肾衰竭时可出现()A尿比重1.020,尿/血肌酐比值40:1B尿比重1.015,尿/血肌酐比值30:1C尿比重1.020,尿/血肌酐比值20:1D尿比重1.015,尿/血肌酐比值20:1E尿比重1.020,尿/血肌酐比值10:1

单选题表现为尿肌酐病理性减少的是(  )。(无此项)ABCDE

单选题右旋醣酐引起()A尿比重显著增高B血红蛋白尿C尿肌酐减少D尿肌酐增多E血尿

单选题肾前性少尿鉴别要点不包括()A尿比重1.020B病史有肾前性因素C补液试验或利尿后尿量无明显增加D血尿素氮/血肌酐20E尿肌酐/血肌酐40

单选题表现为尿肌酐病理性增加的是(  )。ABCDE

填空题肌酐是()。测定尿肌酐含量可以反映()和()。尿肌酐系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