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于()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A:2009年5月10日B:2009年6月10日C:2010年5月10日D:2011年5月10日

中国证监会于()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

A:2009年5月10日
B:2009年6月10日
C:2010年5月10日
D:2011年5月10日

参考解析

解析:为了进一步健全机制、提高效率,中国证监会于2009年6月10日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对新股发行体制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的更大发展。

相关考题:

根据《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对新股发行体制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坚持了( )的改革方向。A.市场化B.行政化C.企业化D.自律化

鉴于( ),中国证监会于2010年10月11日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第二阶段改革措施。A.第一阶段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已得到落实B.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C.把发行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成为市场共识D.推出下一步改革措施的市场条件已基本具备

第 13 题 根据《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每一只股票发行时,任一股票配售对象只能选择(  )方式进行新股申购。A.网上B.网下C.网上和网下D.网下或者网上之一

根据( ),对最终定价超过预期价格导致募集资金量超过项目资金需要量的,发行人应当提前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用途。 A.《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 B.《股票上市公告书内容与格式指引》 C.《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D.《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2010年10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考虑是( )。 A.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询价过程中报价和配售约束机制以促进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 B.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强化对询价机构的约束和合理引导市场 C.完善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形成进一步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 D.增加承销与配售的灵活性,理顺承销机制,完善回拨机制和中止发行机制并强化发行人、投资人等市场主体职责

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应当引入独立第三方对拟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进行风险评估,为中小投资者在新股认购时提供参考。中国证监会具体组织开展新股风险评析的相关工作。 ( )

在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规定,要进一步推进以( )为中心的发行制度建设,逐步淡化监管机构对拟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 A.信息披露 B.材料审批 C.注册登记 D.信息核准

根据《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关于新股投资风险特别公告,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任何投资者如参与网上申购,均表明其接受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B、发行人上市后所有股票均为可流通股份C、任一股票配售对象只能选择网上一种方式进行申购,不允许选择网下方式D、单个投资者只能使用一个合格账户进行申购

2009年6月中国证监会启动了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其中,第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A:完善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形成进一步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B:优化网上发行机制,将网上网下申购参与对象分开C: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D:加强新股认购风险提示,提示所有参与人明晰市场风险

2010年10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该阶段的改革措施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也是第一阶段改革措施的延伸和继续。()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功能,证监会在对新股发行体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于2012年4月28日公布之日起实施。A.《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B.《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C.《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D.《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发行人申请材料预披露的时间应为()。A:发行人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正式受理后,即在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B:申请材料提交证监会之后,见面会之前C:初审会之后,发审会之前D:见面会之后,落实反馈意见之前

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进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核准文件的有效期限为12个月。()正确错误

《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规定,每一只股票发行时,任一股票配售对象只能选择网下或者网上一种方式进行新股申购。()

《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的公布时间为( )。A. 2009年5月10日 B. 2009年6月5日C. 2009年6月10日 D. 2009年10月6日

中国证监会于2009年6月10日公布了(),对新股发行体制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的更大发展。A:《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B:《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C:《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D:《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

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在首次公开发行新股时,持股期满3年的股东可将部分老投向网下投资者转让。

2010年8月20日,中国证监会再次发布《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启动第二阶段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其主要改革措施有( )。A.继续完善询价过程中报价和配售约束机制B.适当扩大参与询价的机构范围C.适当扩大参与询价的个体范围D.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E.完善回拨机制

在《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第二阶段的改革措施包括主承销商应当建立透明的推荐决策机制。()

2009年6月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继续了市场化改革方向,在具体实施上按照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其中第一阶段改革主要措施包括()。A、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B、优化网上发行机制,将网上网下申购参与对象分开C、加强新股认购风险提示,提示所有参与人明晰市场风险D、完善询价和申购的报价约束机制,形成进一步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

1999年7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对总股本超过4亿元的新股发行方式作出重大改革,采取()相结合的方式。A、向法人配售B、对公众上网发行C、发行认股证D、证券公司配售

中国证监会于2010年发布了《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第二阶段改革措施包括()。A、进一步完善报价申购和配售约束机制B、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充实网下机构投资者C、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D、完善回拨机制和中止发行机制

在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规定,要进一步推进以()为中心的发行制度建设,逐步淡化监管机构对拟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断。A、信息披露B、材料审批C、注册登记D、信息核准

根据《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对每一只股票发行,任一股票配售对象只能选择()方式进行新股申购。A、网上B、网下C、网上和网下D、网下或者网上之一

根据(),对最终定价超过预期价格导致募集资金量超过项目资金需要量的,发行人应当提前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用途。A、《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B、《股票上市公告书内容与格式指引》C、《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D、《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多选题1999年7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对总股本超过4亿元的新股发行方式作出重大改革,采取()相结合的方式。A向法人配售B对公众上网发行C发行认股证D证券公司配售

多选题2010年8月20日,中国证监会再次发布《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启动第二阶段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其主要改革措施有(  )。A继续完善询价过程中报价和配售约束机制B适当扩大参与询价的机构范围C适当扩大参与询价的个体范围D增强定价信息透明度E完善回拨机制